位於新橋與沙梨頭交界,渡船街、大興街與石街的交接處,供奉著橋頭土地公,上面的對聯刻寫著「土能生白玉 地下出黃金」。
自古以來,人類對土地充滿想像。
在人們開始耕種之前,土地已自行長出可以養活人類的食糧,以及人類無法掌握的山林荒野,後來想像力豐富的神農氏發明了耕種,開始將土地規劃成符合人類生活所需的樣態。現代人將「生活所需」的意義不斷擴張、增磅,「需要」與「想要」的定義愈來愈模糊,橋頭土地公的對聯,今日已不是比喻,土地真的種出了白玉與黃金,一層鋪上一層的水泥已無法耕種,水泥混凝鋼筋卻一直攀高,一棟棟空置的住宅真的成了白玉黃金,不但無法耕種更沒有住人,仰望沒有人的豪宅,人們卻異口同聲地說︰「地小人多,房屋供不應求。」橋頭土地公每天都有人在上香,可是人們對於土地的想像卻彷彿在什麼時候消失了,或只有單一的頻道壟斷,無法轉台。事實上,情況將會比想像更嚴峻,在缺乏反思、多元的土地想像下,人與土地的關係早已被割斷,比舊風景消失得快,比懷舊消費得更狠,反對聲音再多竟也追不上無節制的空間戰場,海還沒填好,山林已毀於一旦。
2012年「送海︰海洋文化交流計劃」完結後,作為策展人之一,其實還來不及反思整個過程,藝術與社會的思辨還沒真正展開,兩個離島已是一樓還有一山高,對岸的海岸線上一天一天向我城推進,沒完沒了的空間、土地爭議。
如果「送海」是對城市空間前生與延伸的想像,那想像到底出於懷舊?生態?還是說到尾在尋找一個生命裡失落了的坐標?過去我們稱它為「身份認同」,但那認同到底比海更無常,而真正的認同也許不在民族、本土之類的追本溯源,而是你如何了解你自己、如何了解自己與土地、環境的關係,當「土生土長」的人,卻對地方的文化、歷史、環境缺乏認知、拒絕記憶,這種「本土」還可以想像嗎?
於是,我們想要站得更穩,便得更在意那些日常生活中的政治性,那不是「小革命」,也不是「微抗爭」,而是更激進地將土地從水泥想像成壤土,將瓶裝水想像成石油危機,從超市回到街市,從乘客、車主回到行人,從公屋回到荒野,從想像如何將想要增加,想像需要如何少之又少。
「想像」應該是藝術工作者最善長的方式,可是在土地、空間的急速變化下,藝術的實踐如何反映、表達,以至實踐?
於是我們從海岸線回流至蓮溪流域,以水和田為意象,澳、港、台三地藝術家、社區規劃工作者,再一次以 展覽、社區旅行、紀錄片、深度講堂,分享實踐、實踐分享。
土地的價值扭曲、破碎,看看彼此如何以藝術行動,連結生活空間的新想像。
壤︰澳港台藝術與社群交流計劃
「深耕細鋤,厚加糞壤,勉致人功,以助地力。」──《論衡•率性》
主辦︰足跡Step Out(www.facebook.com/stepout.mo)
舉行日期︰2014.7.19-8.2
舉行地點︰連勝街no.47藝文空間及新橋區
網頁︰www.facebook.com/soil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