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想維穩越不穩──專訪澳大副教授余永逸

2014-05-01 澳門五一進化史 專題報道

文:論盡採訪組

網址:https://aamacau.com/?p=8061

時間:2014年05月1日 1:01

近些年來,五一遊行的隊伍的數量不斷上升,今年的遊行隊伍更多達有18個團體參與表達訴求。經濟的繁榮發展,與社會矛盾成正比。政府與市民的溝通,除了上街示威之外,仿似已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派錢解決不了生活素質問題

澳大政府與行政學系副教授余永逸說︰「點解民眾要上街?佢地都唔想,但問題係佢地被逼到要上街,當越來越多人上街的時候,政府就唔穩,唔穩就一定要改變。」他認為,自回歸以來,澳門政府的思維一直沒有很大的改變,無辦法提升自身的管治能力,仍然純粹以為解決溫飽問題就可以穩定社會,「純粹只是派錢,派糖,什麼都是派。」

然而,現時澳門社會矛盾的核心已經不再是溫飽問題。例如,今次五一青年團體便以「重塑空間,還我好生活」為主題。余永逸說︰「現時社會所追求的是提升生活質素,但是,生活質素不是完全用錢就能夠解決,但是政府的思維卻仍然停留在用錢解決問題。政府的問題就在於只想發展模式,而不想市民的生活質素。經濟發展所做的任何嘢,都係傷害緊市民的生活素質,發展無慢下來的時候,咪影響居民的生活素質囉。」

前欠規劃,後難維持

他認為,自回歸以來,政府就沒有規劃好澳門社會的發展藍圖,到今時今日,由於已經牽涉到太多既得利益集團,政府根本無力再去規劃,難以平衡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依家呢個政府係做唔到,上一屆政府還好一些,但都沒有做,到今屆政府已經沒有這種能力。何厚鏵年代有能力平衡社會不同的力量,尤其是來自商界。到今屆政府只是維持現狀已經很難。」

余永逸認為,現任特首崔世安在既得利益集團的認受性不高,所以,政府認為維持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已經足夠。他認為,2010年五一遊行便爆發了嚴重的警民衝突,這並不是純粹本地居民的民間力量,而是可能一些人士有心讓一些比較激進的力量衝擊政府。「這是一個示警,今屆政府新上任的第一個五一,既得利益集團不壓住下面,下面咪湧上黎囉。」

「非正式政治」解決體制問題

「善豐佔街事件」最終以「善心人」出錢埋單,暫時平息了風波。余永逸認為,這是用「非正式政治」去解決公共事務的手法。「澳門政府的體制弱,整個體制係唔得既,包括法律,行政等等都沒有提升,咁就唯有透過一些所謂的民間協助,當中有否政府的參與,我們無法得知。」

他說,「非正式政治」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政治體制上的不足之處。然而,過份依賴「非正式政治」會導致市場化。「點解人地要幫你?市場化就係利益,你俾利益我,我先幫你。所以,當善豐事件解決的時候,會有人問,會唔會有官商勾結,因為人哋幫咗你,係要有啲回報。」

越想維穩越不穩

余永逸指出,政府的思維必須要比市民「走快幾步」,「政府現時不動,所以咪不斷有市民撞佢囉。如果每次都將這些激進的力量扼殺,最後只會越來越多人上街。政府越係諗住穩定個社會,結果社會就越唔穩定。」

政府如果想透過「不和諧」的方式達致「和諧」,「除非將全部影響穩定的因素削除,但是當越來越多不穩定的因素出現的時候,你係無辦法削走。所以,市民咪迫政府去改囉,市民已經開始學習越來越激進,如果,到最後政府真係唔改,整個體制咪瓦解囉,但是,我相信澳門唔會出現這種情況,北京亦都不允許。」

互信被毀,政策難行

余永逸指出,政府每次有政策出台時總是「遮遮掩掩」,缺乏透明度,總是被市民懷疑政府背後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陰謀,或者向利益集團輸送龐大利益。「當政策一出台的時候,你咪講清目的和原因囉,甚至出更多的諮詢文本,解釋政府的立場,點解要咁做。」

澳門政府現時的確做了不少諮詢,然而,市民感受到的是「被通知」多於「被諮詢」,因此,市民便常批評為所謂的公開諮詢只是「假諮詢」。余永逸說︰「一方面政策唔得,另一方面官員解釋政策沒有說服力。所以,就無咗個互信,無咗互信之後,就咩都唔洗行架啦。」他認為,自何厚鏵時代的第二屆政府開始,官民之間的互信就不斷受到打擊,直到政改一役,互信已經完全被摧毀。

挾民調以令民眾,社會怨恨推向兩極

余永逸認為,政府的所謂諮詢根本沒有吸收到市民的意見,每次都只是「Yes or No」,要還是不要的問題。「所以,讓市民覺得你既諮詢文本根本上就係通知我,唔係諮詢我。當市民不接受的時候,咪下下都動員囉,因為我無辦法修改的內容時候,我唯有唔要呢樣嘢囉。

他又指出,政府在推行政策上,慣用民調作支持,變相成了公投。「政府現時是依賴民調,用多數壓少數,將社會的怨恨進一步推向兩極,雖然另一極個班人都仍然佔少數,但係你一件事推一班人去,另一件事推另一班人去的時候,反對的極就越來越多人。」

donation-ad
余永逸︰「政府越係諗住穩定社會,結果社會就越唔穩定。」

余永逸︰「政府越係諗住穩定社會,結果社會就越唔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