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劇場搏劇場2014的主題是「表演次文化」,來自韓國的《全民比薩》將影像搬到劇場,構造了另一種的劇場形式。由於整個節目大部分時間都聚焦在影像的放映,對於抱著一心觀看傳統劇場的觀眾來說,存在一定落差。但《全民比薩》作為一部半紀錄片半劇情的影片,題材新穎,又剛剛好滿足到觀眾的獵奇心。但觀眾看完這個作品後,要花時間思考和批判這個作品的文化內涵。
2008年朝鮮第一家比薩店開張,引發導演拍攝《全民比薩》的念頭。對於比薩這種食物,大眾似乎都已經習以為常,但對朝鮮人民來說,可以說一件天大的事。導演抓住這個現象作為切入點,展開韓國人對朝鮮生活的影像論述。書寫文化差異往往是有趣的,觀眾在影像中看到朝鮮人如何買韓國DVD、練習韓國偶像歌曲的MV等,刻畫了朝鮮人對韓國的美好想象。另一方面,影片又突出了朝鮮資源缺乏落後的社會環境,例如走私者走私要求的報酬是一些日常衣物,有DVD但沒有能力買DVD機等等。乃至影片播畢後的讀信環節,都反映了韓朝兩國的天淵之別。
然而,筆者認為這種「你」「我」之分論述某一特定群體是危險的。在今天大吹「韓風」的社會環境中,筆者看到整部影片灌輸著非常主流的價值觀,影像呈現的內容無疑是以站在韓國較優越的地位,手握話語霸權,對比出朝鮮落後的刻板印象。這有如文化學者經常批判的“東方主義”:西方世界眼中的東方世界,我們都知道是片面的頑固的,《全民比薩》的情況,也是如此。按照這個角度看這個作品,它灌輸的主流價值觀和今次「劇場搏劇場」的主題「表演次文化」就顯得大相徑庭。的確,這是相對另類的劇場形式,但實際上演出的意識形態十分主流。另外,將這個作品放在劇場空間裡面其實難以發現這些問題,可以說,劇場空間包庇了這個作品的文化反思。觀眾進入劇場,往往聚焦在這個作品的美學形式和影片的戲劇(劇情)張力;同時,劇場空間里發生的任何表現手法,又似乎能令觀眾容易受落。加之半寫實半虛構的內容,在這個演出裡面,影片道出的訊息變得理所當然。
導演在演後座談中表示,拍攝這個影片參考了很多資料,訪問過一些脫北者。但這也可理解成是一個演出的資料收集。對於這些資料歸納出來的最終結果,觀眾無從考究到底距離朝鮮的真實面貌有多接近,因此,我們看完這個作品,至少要去花一些時間反思這個作品的社會意義和文化內涵到底是什麼。
觀演場次:2014.2.19晚上八時演出名稱:全民比薩
演出地點:自家劇場
*劇照由小城實驗劇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