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改騙局

中學時讀歷史,讀到清末的維新運動、到憲政運動,幾年間極速轉向武力革命,走向共和,一直不太明白。情勢變化太快,實在搞不懂其中的因由。直到後來讀到當時權貴拒絕變革的種種言論,再對照去年澳門政改諮詢期間,政府和建制社團合演的一齣荒誕不經的鬧劇,才深切體會人民對統治者從建言、期望、失望,到絕望走向革命的心情。

1906年8月25和26日,清廷連續兩天召開御前會議。這兩天御前會議,議題只有一個:是否立憲,正反雙方大臣激烈爭辯。其中,軍機大臣榮慶的發言很能代表反方的立場:今方宜整飭紀綱,綜核名實,立居中馭外之規,定上下相維之制,行之數年,使官吏盡知奉法,然後徐議立憲,可也。總之意思就是:立憲之事,不可操之過急,應該先整頓官吏,改革行政體制,加強教育,提高民眾對憲政的認識。也就是說,要用各種辦法創造立憲的條件。條件不成熟,不可貿然立憲。完全反映出了清王朝對立憲能拖就拖,毫無誠意的本質。

再來看澳門政府當時進行諮詢的所謂政制改革方案,只是將2013年立法會直選及間選議席各增加2席,而官委議席維持不變,至於2014年行政長官選舉委員則建議增加100人至400人。社會各界普遍質疑,這種方案根本沒有改變權力結構,沒有推進社會更民主的進程。官方回應時稱,民主的建設將以打擊賄選為大方向,提升選舉文化、公民質素為優先。而建制社團,或本身享受特權的官委議員及小圈子選舉產生的議員,則反覆宣傳:現階段最重要的,是提升澳門公民質素,加強市民深入認識《澳門基本法》,推動市民參與社會事務,為未來的政改創造條件。

清末那些爛到根底的權貴,如果地下有知,他們那些百多年前的醜言,被澳門這些人又再搬出來,作為抗拒變革的藉口,恐怕會哭笑不得。歷史證明,清政府的垮臺,固然與孫中山領導的革命力量打擊有關,但與清政府在推行新政過程中的倒行逆施關係極大。清政府在最後歲月,形式上接受並宣告預備立憲,但完全沒有觸動整個專制政治秩序的意圖,沒有打算通過改革從根本上約制皇帝的權力,開放權力給所有國民。結果所謂新政的推行並未能挽回人心和使清朝從內憂外患的窘境中解脫出來,反而讓人民認清統治集團的真面目,而陷入孤家寡人的境地,遭到歷史的唾棄,落得個覆亡的結果。

澳門政府回應民間訴求增加直選比例時,表示將首先致力於打擊賄選、端正選舉風氣,提升公民質素,但看本屆立法會選舉,參選人明目張膽偷步宣傳,以代金券、福利包等「曲線賄選」,以免費旅遊進行「離岸賄選」,比以往有過之而無不及,證明當局的承諾正是一場騙局。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