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之雨

落有毛毛雨的早晨,出門前,卻找不到傘。算了,淋一段路又不會死,要不把帽子戴上也行。走著走著,小毛蟲們竟滂沱起來,開始蠶食我的身體。唉,要是帶傘就好了。但已在半路,說什麼都來不及了,只好躲進路旁店家,約會也鐵定要遲到了。

或許是瀟灑,但我也深知,這是慣於擁有所造成的性格。就拿傘來說吧,辦公室、家裡,總放著備用傘,光家中就一大袋,加上近年來澳門各大行號派發的免費「發財傘」,算算應有十來把之多。但也因為擁有得太多,所以總不打緊地落在巴士、公園、圖書館、餐廳……如果眾傘身上都設有衛星定位系統,或是都註冊了FACEBOOK的帳號,必將一個小城都「打卡」殆盡罷!沿著它們「打卡」的足跡,會不會找到自己那被風吹、被雨打,一身狼狽的主人呢?當然,傘不會找回它原來的擁有者,而身為主動權的人類,卻也因為擁有太多,最終把它們全部丟失了。

陽光下熠熠發亮的是什麼?一塊錢零落在地,一個小孩子撿起來,問:「媽媽,這一塊錢怎麼沒人要呢?」「因為太髒了。」到底是太污糟,還是人們擁有得太多的緣故?曾經在外公的房間,上天下地找這一塊錢,卻怎麼都只找到木屐兩隻,有時候毛毛角角撿齊全了,去雜貨店換一袋紅茶,便幸福沁涼一整個下午。呀,這樣的日子哪裡去了?小孩正要收進兜裡,但母親囔:「髒髒,別拿。」擁有太多,令我們錯過。

記錄片裡,兩隻獅尾狒大打出手,為了爭奪與雌性的交配權。最後,敗者逃到樹上,保住了條命,卻也喪失了與雌性的交配權,只能與一群「單身漢」過著覬覦王者的幸福家庭生活的無聊日子。

想想人類,人類這物種居然願意付出自己的勞動,養活那些四肢並不發達、只會動動筆頭、耍耍嘴皮子的傢伙(只要他們天馬行空的想法看似對生活有所助益,那似乎就已經足夠了)。異性之間不再需要通過搏鬥,就能完成配偶的過程,智人的後代真是了不起。 科學家通過考古和基因學發現,現代人的祖先──智人之所以戰勝了尼安德特人,霍比人等其他人種(其中尼安德特人腦容量甚至還超過智人,體型也比智人強健)是因為藝術發展,族群聯繫,以及對精神病的包容等一些看似與生存並無關係的特質。岩洞的壁上留存了幾萬年依然絢爛的岩畫,那支從地底下露出來三萬年前的象牙笛子,還有一些有可能是精神病患者的被崇拜的巫師,甚至是在整片歐亞大陸上流行過的維斯特尼采裸體雕像……無不顯示出我們的祖先豐富的精神世界,他們對藝術心懷景仰,包容那些不是那麼強壯和善於捕獵的同胞們,允許一些人不用付出體力就可獲得食物,只要他們負責創造一些美麗的畫作或聲音。

試想這樣一個畫面:穿著獸皮的男人們打獵打了一天,女人小孩則採集了很多植物果實,夜晚大家圍坐在篝火前,有人唱歌吹笛,大家互相交談……可以想像,在嚴酷的大自然面前,正是這些精神上的富足,讓我們祖先捱過嚴寒酷暑、乾旱洪澇,在食物匱乏的日子,讓足跡遍佈地球的每一個角落。智人的子孫延續至今,創造出一個難以想像且物質豐富的現代世界,成為地球的主宰。 是的,今天,物質前所未有的豐富。祖先們應該從未想像過,如今我們可以足不出戶就獲得食物和飲用水,有極其方便且用過即棄的餐具,商店裡有數不盡的可供應春夏秋冬、男女老幼穿著的花俏衣物,有清潔或滋潤身體不同部位的各種商品。為了與同類交流,我們擁有不停更新換代的數碼產品;為了視覺欣賞,我們有美術館和博物館;為了聽覺享受,我們有音樂廳……這個世界似乎已經擁有了可以滿足人類所有欲求的東西。但我們都知道,這還不夠完美。 戰爭的陰影從未離開過我們,氣候變化又邁著它過於急迫的腳步來帶走我們僅存的安全感,傳染病時不時給我們帶來一些恐慌。飢餓與肥胖共存,瓶裝水與被污染的水共存,豐富的食物裡有未知的化學物質,每天支援著心臟跳動的空氣裡有看不見的有毒微粒。我們用潔白的紙巾擤著鼻涕時,遠方的森林又倒了一片;我們在餐廳大快朵頤時,深海裡又少了幾萬籮筐的魚。我不禁要問,我們究竟是富足還是匱乏?我們是熱情還是冷漠?我們有輝煌的過去,還會不會有千秋萬代的未來?

需求太多,還會招致毀滅。

復活節島曾經被濃密的亞熱帶闊葉林覆蓋,是一個自然生態的天堂。拉帕努伊人定居此島後,為了開闢種植園,建船隻出海,以及興建石像,開始了大規模的樹木採伐活動,加之島上傳播樹木花粉與種子的鳥類被人類捕殺殆盡,到了1400年之後,所有的棕櫚樹都滅絕了。環境的劇變給島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衝擊,拉帕努伊人的食物種類越來越少,慢慢變成了純粹的農民,依賴自種的糧食作物。土地也因為樹木的砍伐造成的水土流失越來越貧瘠。原先複雜的社會結構瓦解了,島內被連綿的戰爭充斥,拉帕努伊人的居住地點也從地上轉到了遍佈全島的地下洞穴內。原本偉大的文明就此崩潰。如今,摩艾石像依然矗立著,無聲的訴說著一個文明的故事,而建造他們的人,早已不知去向。 瑪雅文明為人類文明史貢獻良多,他們擁有自己的文字和宗教信仰,在數學、天文曆法、建築等方面都有過輝煌的成就。但也因為文明過度發展(瑪雅城市蒂卡爾的人口密度達曾到每平方公里1500至3000人),導致資源消耗過大與環境破壞,再加之遇上連年天災,生活在雨林採用原始農耕技術的瑪雅人難以負擔龐大的人口,發生了資源爭奪戰,導致了瑪雅人遠走他鄉,輝煌的文明也沒落了。 回顧歷史,令人唏噓不已。再走回現代,重複的事件再次演練。

拉帕努伊人砍樹獲取生活所需,現代人則是挖出地底的化石燃料,燃燒獲取能量。我們嚴重依賴石油,用石油生產生活用品,提供交通,電力所需。如果沒有石油,城市裡的人將沒有食物,沒有水,沒有一切。但是,復活節島的樹砍光了,地底的資源有用光的一天嗎?也許不需要用光,燃燒他們所釋放的溫室氣體已經用變化的氣候給我們的生存帶來了威脅。真是可怕,還好,潘朵拉的盒子裡還保有著不會消失的希望,不是嗎? 還好,我們有寫歷史的人,提醒我們不要重複過去的悲劇;還好,我們有文學家,詩人,哲學家,書寫慰藉心靈的文字;還好,我們有藝術家,提供視覺和聽覺的盛宴(心靈的盛宴,不需要任何地球的資源);還好,我們有專門幫助弱勢族群的慈善機構,為著一個正義的理由而努力的NGO;還好,我們有新聞的工作者,在整理這個世界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件;還好,我們有自然的紀錄片,告訴生活在都市裡的我們快要忘記了的地方,在發生著什麼;還好,我們有科學家,為我們預估未來,並提出建議和解決方案;還好——

我們是智人的後代,知道行走的方向……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