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鑑古知今能力:本土歷史和公民教育做得到嗎?
暑假期間,有幾個正在本地大學就讀的一、二年級學生,來到公司實習。閒談之間,筆者問她們:沈志亮為甚麼要刺殺當時的澳門總督?他這樣的行為,是否犯法?澳門一二三事件發生的原因是甚麼?當時的政府做得對不對?有些學生不知道這些事,有些學生聽說過,但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再說起現任特首,是如何產生的?有些說是中央任命的,有些只能模糊說是選舉產生的,至於選舉的辦法如何?誰人有權選特首?則不甚了了。
為何我們的十二年甚至十五年免費教育,再加大學教育的洗禮,竟然都沒有機會讓學生去閱讀、去討論這些歷史事件?沒有機會讓學生去了解這些本地政治制度、公民權利?是由於我們缺乏相關的教材資訊?還是由於我們的視野受既有的答案或標準的講法所遮掩?我們從教育當局的政策目標入手,檢視回歸前後的本土歷史和公民教育活動和教材,當可大致了解是甚麼原因,造就了當下澳門學子的公民素質和本土歷史知識及意識的水準。
澳葡政府在一九九一年制定的第11∕91∕M號法律《澳門教育制度》,其對教育制度的目標組成第一、二點,特別強調公民素質的培養:透過對本身特性的加強和鞏固所不可缺少的澳門本身文化的傳遞,促進公民意識的發展;促進民主與多元論,尊重別人及其意見、坦誠對話、自由交換意見的精神發展,以便培養關心社會事務及有批判精神的市民。雖然在實踐中,澳葡政府對佔教育事業絕大部分的私校教育採放任態度,因此為追求上述目標到底投放了多少資源、達到了多少成效,值得懷疑。
「愛國」和「品德」為核心的官導公民教育
特區成立後,教育暨青年局於二00三年六月推出《澳門教育制度修改建議》,又於二00四年三月再以法律草案文本的形式推出《澳門特別行政區教育制度》法律草案諮詢意見稿。其後,再經過二年多時間的意見諮詢,終於在二00六年十二月以第9∕2006號法律的形式,公佈了澳門特別行政區《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該法律的第四條,標示了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關於教育施政的總目標:相關實體致力培養及促進受教育者愛國愛澳、厚德盡善、遵紀守法的品格,使其有理想、有文化及具備適應時代需求的知識和技能,並養成其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強健體魄。條文中,強調了愛國及守法,弱化了公民、民主意識及批判精神。
回顧特區政府關於公民教育的實踐,可以發現聚焦在「愛國教育」和「品德教育」兩個主題上。「愛國教育」是為了在中國國族建構的框架下,加強澳門學生的國族認同;而「品德教育」則是為了回應本地青少年吸毒、賭博等社會問題,而開展塑造高度服從人格的社會教化工程。教育暨青年局由二00五年開始推行「優化學校教育資助計劃」,品德教育被放在優先資助的行列;另外,公民教育方面也設立了資助計劃:「『認識祖國,愛我中華』學習之旅資助計劃」。行政當局以大量的金錢資助推動政府設想的「愛國教育」和「品德教育」,學校和民間團體自然樂於支持和響應。
澳大學者黃素君關於「回歸後澳門公民教育發展路向的檢視」的研究,根據回歸後政府對於公民教育的定位和願景相關的三類別共十八項指標,對歷年施政報告(2000-2008)中呈現的相關内容進行檢索,以了解話語的變化,發現第二類別道德品格中「和諧」一詞出現的頻率最高,歷年累計出現七十七次;第三類別公民質素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是「合作」,歷年累計出現二百五十五次,同一類別中「批判/批判精神」累計只出現一次、「獨立思考」累計只出現三次。另外,在慧科新聞資料庫中,從二00六年一月一日至二00八年十一月二日止,以公民、品德教育相關字彙進行檢索,結果發現「愛國愛澳」出現次數最多達到三千三百九十五次,另外像「愛國∕國情∕國防教育」等累計有六百五十二次,以「愛國之旅」為名義的旅遊活動亦有四十七次。
在這樣的教育政策推動下,澳門學生的公民質素如何呢?我們可以參考教青局本身委託澳大教育學院所做的《澳門中小學品德與公民教育的專項評鑑報告》。本報告全文在二00九年公開,實際進行評鑑的時間是在二00七年下半年,就本澳中小學生的品德與公民教育學習表現而言,若以一百分來換算,自我評定的得分為70.31分,評定他人的得分為67.22分,皆屬中等。得高分的多與「個人遵守權威的教導」、「個人對自己負責」、「個人對團體的歸屬感」、「個人遵守團體的規則」、「個人保護環境」等等與個人修養有關,而且較屬被動、靜態的一些行為與意識,而得分較低的則多與「發表意見」、「參加活動」、「參與工作」、「宣揚文化」等等與社會現況、公共事務等有關,而且較為主動的一些行為與意識。
那麼,對應評鑑結果,政府是否應該培育學生的獨立思考、批判意識,加強學生的積極參與能力呢?審視教青局委託內地專家編寫,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小學及初中《品德與公民》教材,我們看不到這種傾向。正如官方文稿所述,教材以螺旋式闡述「我與家庭、我與社會、我與環境和我與國家」的主題思想,宣傳自律、誠實、平等、正直、合作等人類社會共同的道德價值。但就不見提及促進同樣是人類社會共同的道德價值如民主、自由、獨立思考、批判精神等特質。
以初中各冊教材的內容主題為例,基本上仍然進一步強化評鑑結果中屬澳門學生得分較高的被動、靜態的一些行為與意識。例如:如何與人交往、相處,傾聽的技巧,如何認識自我、調控情緒、承受挫折,拒絕毒品、愛滋與賭博,認識中國的政治體制、瞭解澳門與內地相互依存的關係,運用法律保護與維護自身權益、行使權利與履行義務,區分青少年與犯罪,認識新聞真偽,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文化多元化問題等。而高中階段的教材亦即將推出,據說內容涵蓋法治觀念、民事權利、政治權利、社會責任、普世價值、國際合作等主題。可見,教材中大量使用言詞空泛的概念論述,卻不能真正有助學生切實討論現存的澳門社會現實問題,例如,教材中可能出現立法會議員的產生是否符合普世平等價值的討論嗎?可能出現為甚麼澳門人無權一人一票選特首的討論嗎?而這些,可能是稍有社會意識的澳門人都存在的疑問。
就算如此,教育當局本身是否能夠身體力行做到公民教育所宣傳的自律、誠實、負責、正直等價值觀呢?從幾年前發生的本土歷史教材編寫和出版事件,以及政府/教青局在事後的處理態度和手法,我們表示強烈的懷疑。
公民教育的負面示範:澳門歷史教材事件
由於澳葡政府對教育採放任管理方式,長期以來澳門當地並無所謂「本土」的社會人文、歷史、公民專業教材,出現從台灣、香港或內地引進的奇特現象。其中以中國歷史為例,除了左派學校,一般私校以選擇香港出版的教材居多,但正如Vickers等學者認為,香港本身的中學歷史課程只是基於一種實用主義的考量﹕嘗試避免政治爭拗,又想迴避使用內地課本,於是便與本地的中史科社群(大學學者、教師、出版商)合作,打造出一個漢族中心、單一及去政治化的課程。
在這樣的背景下,二00七年初教青局編印的《澳門歷史—初中補充教材》正式出版,本應滿足了本地歷史教學者多年來的期盼,但其後的發展是令人失望以至憤怒的。官方在發佈會上介紹,該教材由劉月蓮、張廷茂和黃曉峰等三位資深歷史研究學者合作編寫,編著者多年來從事澳門歷史的研究工作,不但對澳門歷史擁有豐富及資深的認識,更曾發表多份有關澳門歷史的研究報告及文章。同一場合,澳大教育學院院長單文經表示,教青局出版此教材,有利於培養本澳學生「知澳愛澳」的能力。
殊不知教材公開後,很快引來教育界、學術界、史學界以至政界的批評,因為補充教材存在不少十分明顯的訛錯、失實、敘事不當之處,內容零散,忽略重大事件,大篇幅抄錄其他學者的著作等問題,編寫教材的學術態度粗疏欠誠信,對教與學均帶來負面影響。最後,教青局低調將印好的一萬多本教材回收,作為本次教材鬧劇的收場。這次事件除了編著者本身,沒有就學術誠信問題作出解釋,作為推動公民教育的政府,亦做了很壞的示範,主事官員輕率行事,事前沒有公開公平地規劃、諮詢,事後沒有就耗用公帑及涉嫌抄襲的問題,作出合理的交代。與教育學生誠信守法的理念相互矛盾,更遑論培育學生自律、誠實、負責、正直等價值觀。
本土歷史和公民教育,本來應該是培育澳門學生鑑古而知今能力的關鍵,但由以上所列教育當局主導的公民教育活動、本土歷史教材編著往績,我們可以寄以厚望嗎?魯迅當年批評民國時期軍閥政府的「教育當局」,也非要辦「教育」,而只是想做「當局」。現在的澳門官員想做的,也並非想推動真正的公民社會教育,而只是自己想做「當局」,阿諛諂媚博權貴歡喜罷了,虛耗公共資源用來「教育」澳門的新一代馴服於「當局」卻令人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