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承諾食白果 諮詢制度何時改?

2010-08-27 政治承諾食白果 諮詢制度何時改? 專題報道

文: 看破

網址:https://aamacau.com/?p=1178

時間:2010年08月27日 10:10

特區政府推出的公眾諮詢項目愈來愈多,卻令人有吃不消的感覺。本來一個以開明施政的政府理應重視民意,對於尤其涉及公眾利益的議題,需經社會廣泛討論,以尋求最大共識及再透過專業判斷下,才制定可行性政策,這亦就所謂的民主與科學決策的基本作為。可是,我們從特區政府一直以來的諮詢活動,其效益並不彰顯,反而卻令人質疑,一些勞師動眾的諮詢,是否「真做騷,假諮詢」?!端視政府的諮詢效益不彰,當中一個明顯弊端是欠缺現代概念的諮詢政策∕諮詢制度。再追源究始的深層問題是,特區政府(包括執政聯盟的上層建築)之管治理念,仍停滯在以我為尊的陳舊思維,當然亦就未有民主意識,甚或缺乏基本認識;亦由此而直接影響到當局的諮詢方式方法,「走過場」式的敷衍了事,更甚的「假諮詢」意旨在瞞天過海,還有的是以長官意志行事。

特區政府面對諮詢工作千瘡百孔狀態,其實亦似早有想改革的考量,前任行政長官何厚鏵在二零零六年施政報告中提出:將全面檢討政府現行的諮詢機制,「革新、優化既有諮詢組織的功能,同時建立一個面向各個層面、各個階層的,具有更廣泛的民意代表性和充分專業權威性的全新諮詢機制,對民意進行全面的吸納和提煉,使民意更為集中,從而有利於政府政策準確反映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有利於政府的施政得以進一步改善。更重要的是,我們將透過這一機制,擴大政府的執政力量,使政府與社會各階層加強互動,從而更好地實現『澳人治澳』」。顯然,雖政府高層有改革諮詢機制的願望,可是在落實時卻是另一個模樣。這當中,在其後的實際狀況是,唯一新做法只是設立了三個分區諮詢委員會,至於在數不盡的各種各式諮詢組織則基本是依舊老調子的「來來去去這班人」。要提出的是,無論是社諮會或是各類諮詢組織的組成成員之主體,都是來自執政聯盟(包括幾個傳統大社團和權貴)的代表,換言之,主要是著重於既得利益者的話語權,即使有中間人士的聲音實情亦是十分微弱,根本難有實質影響。而如此這般的諮詢架構與機制,實際上難以反映到真正的社情民意,更遑論推動民主參與的宏旨之實踐。

在政府的諮詢架構機制固然保守封閉,同樣的在所謂公開諮詢運作亦是陳舊不濟,皆因政府執政聯盟的管治思維沒有與時並進,跟不上「澳人治澳」時代的新要求,以及更有「以我為尊」的緊緊掌握權力與利益之腐朽管治思維。

另方面,隨著第三屆政府就任,人們初期還寄望可帶來改變,可會有新政氣息。但一段時間以來不但看不到實質新政的彰顯,反而政府更是「弱不禁風」狀況愈來愈明顯。直選立法議員吳國昌在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政府的諮詢工作狀況,正是顯示政府高層是否真的有統治意志去實現宏觀願景,但現在狀況是說服不了人們其有此宏願。

他認為,現任特首崔世安在就任時的表現己是成功地對市民實現了「控制期望」,也就是令人們感覺到主政者「沒有實際理想。令人覺得現任政府領導班子其實是得過且過,應付、捱過這五年就了事,故此在諮詢工作上也就誠如作為過渡時期的安排。」

亦由此顯見政府在諮詢事務上所出現的混亂狀態。譬如,對於涉及公眾利益具體項目的「映山湖事件」,政府事先完全不諮詢就拍板作出決定,其後面對反對聲音亦「堅定」不改。又如,上屆政府主導下的澳門城市概念性規劃公眾諮詢,雖然啓動了市民的積極參與及提出許多有識見和建設性意見,同時還集合了專家學者的專業建議,可是這項投放了資源更彰顯市民熱情參與的諮詢工作,卻在第三屆政府上任後不了了之,連起碼應告知市民其研究結論報告亦欠奉。但與此同時,政府又大張旗鼓地推出新填海區規劃的公眾諮詢,可是在整體及願景規劃框架仍未清晰的情勢下,這樣的局部規劃又如何可具有力的支撐呢?如此本末倒置的操作方式,會否造成澳門未來長遠發展願景與局部的新填海區規劃之間主次不分的矛盾以致衝突呢?

吳國昌亦指出,特區政府在諮詢事務的不完備狀況,再加上愈來愈明顯的柏金遜定律症狀,實在有必要全面檢討其施政,應盡快改變管治模式。而當中諮詢事務上,政府高層須展示對澳門有宏觀願景和魄力,不應再刻意以弱勢表現來壓低市民的期望。以及,在具體操作下亦需拿出真的東西諮詢,並全面公開具體資料,以使公眾充分知情下提出意見。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