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望扭轉連年虧損? 澳廣視新氣象: 新聞部兩高層獲委任為董事、落戶珠三角

即時報道

文:記者小聚

網址:https://aamacau.com/?p=103887

時間:2023年08月16日 20:20

澳廣視(TDM)的運作由特區政府全資,惟連年錄得嚴重虧損。

由特區政府全資、連年錄得虧蝕的澳廣視(TDM),近日接連公佈發展新動態,包括自本月15日起澳視澳門頻道節目落地廣東珠三角地區,其後兩名分別來自電視及電台新聞部高層又獲委任為董事。該公司日前強調,節目落地廣東珠三角標誌澳廣視發展「新篇章與機遇」,再加上董事會的人事變動,此等新動態未知能為公司持續虧損狀況帶來改變機會?

特區政府今(16)日公佈委任袁泳貴和黃偉鴻擔任澳廣視董事會董事,分別取代澳廣視執行委員會委員李璧瑩和羅翔天(Frederico Alexandre do Rosário)。袁泳貴為澳廣視中文新聞及資訊節目部代總監,黃偉鴻則為中文電台新聞及資訊節目科經理。

根據政府公報今日公佈的行政長官批示,袁泳貴任期為 2023年 9月 16日至 2024年 8月 31日,而黃偉鴻任期為2023年 9月 21日至 2024年 8月 31日。

另外,據該批示,特區政府續任飛安達、黃顯輝及陳露,以兼任方式擔任澳廣視董事會董事,任期自 2023年 9月 1日起,為期 1年。飛安達為仁慈堂值理會主席,黃顯輝為間選議員及律師公會理事會主席,而陳露則為新聞局局長。現時董事會董事分別為飛安達、羅崇文、黃偉鴻、何凱玲、黃顯輝、陳露、袁泳貴、陳軒志以及馬錦強。

兩年前,澳廣視高層被指打壓葡文新聞部、干預新聞自由。市民參與集會抗議事件。(資料相片)

澳廣視為特區政府全資的廣播機構,惟常年錄得虧損,亦屢屢傳出打壓新聞自由疑雲,包括2021年澳廣視執委會被指向其葡文新聞部發出九條指引,疑收窄葡文新聞部新聞自由,事件導致多名資深葡文記者請辭。

落地廣東珠三角地區 有望扭轉連年虧蝕局面?

澳廣視日前公佈,自本月15日起,澳視澳門頻道節目在廣東珠三角電視網試播,於珠海市橫琴新區服務綜合中心的電視現已可以收看澳視澳門頻道的節目。居住在珠三角的居民只要通過廣東珠三角電視網重新搜台,就可以找到澳視澳門頻道,其中在珠海的播出頻道是38。

澳廣視形容,落地廣東珠三角地區是本澳廣播電視事業發展的「歷史性時刻」,標誌澳廣視「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將為特區文化產業發展、澳門社會進步以及澳門未來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融入大灣區發展開啟新的篇章與機遇」。

澳廣視去年支付人員約3.2億元 公帑津貼約2.8營運收益約9,300

在澳廣視落地廣東珠三角地區後,究竟會有怎樣的新篇章與機遇,這要拭目以待。然而,從該公司去年(2022)的財政報表可見,仍錄得嚴重虧損。

據澳廣視去年的財政報表,特區政府根據特許經營合同授予澳廣視的營運津貼為 2.87億澳門元(下同)。澳廣視指,該津貼已計經營成本中,營運津貼金額與 2021 年相比沒有變化。

澳廣視總部

澳廣視去年全年「人員支出」 總額約為3.2億,增幅為0.34%;而在經營收益方面為9,390萬元;而2021年的收益則為9,611萬元。直至 2022年底,該公司僱用了645名員工,比2021年同期減少8人。

據該財政報表,「總括而言,澳廣視2022 年度的純結餘約為負243 萬元,與2021 年相比,赤字減少約 324 萬(-57.14%)」。

行政長官賀一誠等主禮嘉賓主持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精品節目澳門展映的啟動儀式。(來源,新聞局)

特首賀一誠表示,澳門特區政府與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下稱央視總台)將繼續發揮好雙方的合作機制,深化合作項目及豐富合作形式,藉此持續講好「一國兩制」在澳門成功實踐的故事。

他又稱,由央視總台贈送澳廣視的9部關於黨的二十大系列精品節目將使全澳居民更深入地瞭解實踐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進程,看清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定步伐。

行政長官賀一誠(來源,新聞局)

新聞局在今(6)下午發新聞稿指,賀一誠今在北京出席「春暖花開正當時—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精品節目澳門展映暨賽事媒體權利授權儀式」。

據新聞局,此次央視總台向澳門贈播的9部黨的二十大系列精品節目包括專題片《領航》、《中國大區域》、《解碼十年》;紀錄片《征程》、《榮寶齋》、《航拍中國》(第四季);文化類節目《詩畫中國》、《大師列傳》和電視劇《山河錦繡》等。

有關節目有普通話和粵語版本,於今起陸續在澳視澳門頻道、澳門綜藝頻道及澳門資訊頻道播出。

除了賀一誠,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台長慎海雄,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楊萬明出席該活動並致辭。

賀一誠在致辭中指出,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澳門特區全面貫徹落實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主席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堅定踐行「一國兩制」方針,按照「提振經濟,促進多元,紓解民困,防控疫情,穩健發展」的施政總體方向,用好中央支持澳門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

行政長官賀一誠與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台長兼總編輯慎海雄共同主持紀錄片《世界遺產漫步·澳門篇》和《中國微名片·世界遺產》(澳門歷史城區篇)的開機儀式。

他又指,《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與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兩年多以來,總台透過一系列精品力作,以及對特區精確精準、高質高效的宣傳報導,在海內外繼續講好澳門「一國兩制」的故事,向內地和國際觀眾再次展現疫情陰霾散去澳門的新動向、新發展。特區政府也致力發揮澳門作為中西文化交流的紐帶作用,為國家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的部署作出應有的貢獻。

賀一誠又表示,希望繼續發揮好特區政府與央視總台已建立的合作機制,在新起點上做好加快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這篇大文章,支持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牽引帶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凝聚起打造具有中國特色、彰顯「一國兩制」優勢的示範作用。

慎海雄:助本澳居民瞭解祖國變革 提升對祖國及澳門信心

慎海雄在致辭中稱,黨的二十大是黨和國家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央視總台擔當「黨的意識形態重鎮和國家廣播電視台的職責使命,把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定信念,轉化為用心用情報導二十大的一幀幀畫面、一部部作品,實現了最大觸達規模、最廣覆蓋範圍、最多直播觀看、最熱互動話題、最多轉播轉載的創紀錄傳播。」

他又稱,央視總台打造的《領航》《征程》《解碼十年》等一大批現象級節目,全景呈現新時代的蓬勃生機。此次有關黨的二十大系列精品節目通過澳廣視,以普通話和粵語集中播映,將幫助澳門同胞更好地瞭解祖國的變革,不斷提升對祖國和澳門光明前景的信心。

港澳辦公室副主任楊萬明:增進本澳青少年對國家認識及認同

楊萬明在致辭中表示,廣大澳門同胞素有愛國傳統,有強烈的國家認同感、歸屬感和民族自豪感。在特區政府的帶領下,澳門社會各界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學習二十大精神的活動,產生了良好的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

他又稱,澳門同胞期盼「更多蘊含思想性、時代性、文化性、藝術性的視聽產品落地澳門、惠及市民。」這次在澳門展映的9部精品節目以及將要開展的重要賽事媒體合作,將進一步推動廣大澳門同胞,特別是青少年增進對國家的認識認同,激發他們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發揮更大作用。

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會議。(澳廣視提供圖片)

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澳廣視)今(2) 日召開股東會及董事會會議,其後發出新聞稿公佈管理層的人事變動,會議通過原董事及執委會委員飛安達出任董事會主席,取替原主席戴明揚。新聞稿中指出,身兼仁慈堂值理會主席飛安達承諾會盡全力履職,他相信,在現有的運作基礎上,各方面努力配合下,澳廣視的未來有條件做得更好,他會繼續與董事會成員加強合作提升澳廣視的的優質服務。

澳廣視董事會主席飛安達。(澳廣視提供圖片)

澳廣視早前曾涉及疑似自我審查、打壓新聞自由的傳聞,被指向葡文新聞部發出9條指引,相關指引包括傳播和促進愛國主義、愛國愛澳精神;以及澳廣視員工「不會散佈違反中央政府政治和特區採取的措施的信息或意見」等,及後至少5名記者因此請辭。澳廣視為政府全資擁有的公共廣播機構,其早前公佈《2020年度工作報告及帳目》,指出澳廣視去年的營業損益約為負3. 57億澳門元,比2019多蝕約2,400萬澳門元。2019年澳廣視錄得約3.33億澳門元虧損。

新聞稿中又稱,飛安達感謝股東信任和董事會委託。他表示澳廣視是澳門唯一的公共廣播機構,歷年來的成績大家有目共睹,今次的人事變動可以說是人強馬壯,全體執行委員會成員以 全職履行職務。

新聞稿又指出,按行政長官批示,委任馬錦強於8月4日起接替戴明揚擔任澳廣視董事會董事,其任期由8月4日起生效為期3年。

TDM電視台和電台的新聞編輯室與葡文新聞部總監舉行了會議更新新的編輯指南。

因應珠海地區出現一宗無症狀感染個案,衛生局局長羅奕龍在今日(26)上午卻只向官媒澳廣視(TDM)以專訪方式來宣佈防疫措施,該操作被指有違訊息透明公開原則,而在疫情新聞發佈會上記者多次質疑該做法,羅奕龍回應時多次強調,由於當局於今日上午推出新措施,故希望居民在TDM午間新聞前得悉。但對於本澳多間傳媒均有即時新聞等報道渠道,為何只選擇澳廣視?羅奕龍則躲避問題,反而多次強調尊重媒體。

衛生局局長羅奕龍

記者會上,多間傳媒機構輪番就相關操作提出質疑。羅奕龍回應時指,任何政策都採取公開、透明及最快速的原則,「今朝因為有政策推出,(局方)想市民午間新聞之前知道,午飯時間多人睇電視,故做了這決定」。又強調尊重媒體,故下午安排了新聞發佈會。

然而,有兩間傳媒機構透露,分別在下午一點多及近三點時分向該局公關查詢,針對珠海最新疫情,局方會否舉行疫情記招,當時公關回應暫時未收到有舉行記招的消息,但稱稍後會發出新聞稿,惟直至今日下午5時召開記招前,局方仍未發出相關新聞稿。

澳門大部分新聞媒體基本上有APP、網站及Facebook不斷地更新資訊;甚至有媒體亦經常直播疫情新聞發佈會,任何重要的疫情資訊基本在官方公佈後,幾乎能夠同步將資訊傳送至讀者手中,以確保廣大居民透過充足的渠道獲得防疫資訊。而衛生局只向一間傳媒機構宣佈疫情資訊的做法,著實縮窄了居民獲取防疫資訊的渠道,與羅奕龍希望居民盡快獲悉資訊的原意似乎有所相悖。

本年較早前澳廣視高層被指打壓葡文新聞部、干預新聞自由,市民參與集會抗議事件。

針對公共廣播機構澳廣視近來傳出的連串似疑自我審查、打壓新聞自由醜聞,直選議員吳國昌指出,作為全資方的代表、董事會成員新聞局局長有其責任督促澳廣視啟動獨立調查程序。又指,由於事件可能涉及高層人員的不當行為,為確保調查的公正性,應傚法外地公共廣播機構,委任具公信力的社會人士及新聞傳播學者加入調查。

連串審查及紅線爭議 澳廣視須釐清是否有「管理者越位」失職而問責

吳國昌今(20)提出書面質詢指,澳廣視近日首次公開承認對新聞節目進行內容審查,並刪除其葡文時事評論節目Contraponto 5月30日播出版有關警方駁回六四燭光集會申請的討論內容。又指,該事件引發兩名客席評論員杯葛節目以示抗議;同時亦再次令公眾關注澳廣視的新聞審查問題和紅線爭議。

吳國昌表示,澳廣視回應指稱由於「六四」燭光集會終審法院未有裁決,不宜在節目中作出評論。然而,據媒體報導,出席節目的法律專家已駁斥有關說法,指其評論既未涉及終院,也沒有提及上訴一事,僅就警方解讀對澳門公民權利及法治制度的影響表達意見。更何況,澳門法律並未禁止社會輿論就此作出探討。

澳廣視採訪車

「六四」燭光集會在澳門舉辦超過三十年,「突然由合法變非法」,吳國昌認為這不但涉及集會示威權、言論自由與表達空間的保障,更關乎《基本法》、「一國兩制」在澳門的延續性。又指,無論是警方還是法院提出的所謂法理依據,其合理性、正當性無論事前事後都值得社會討論。澳廣視雖極力為其刪片理由「去政治化」,但公眾認為評論員的批判觀點才是片段被剪走的真正因由。

吳國昌又稱,針對澳廣視葡文新聞部近期接連發生紅線指令爭議、記者離職潮及節目內容政治審查事件,明顯有違公眾期望;而且也與新聞局長5月28日在立法會所強調澳廣視應提供「充份、優質、多元的公共廣播服務」背道而馳。他認為,當局應督促澳廣視成立具公信力的獨立調查委員會徹查上述事件,釐清是否有「管理者越位」失職而需問責,並向社會公開調查報告。

吳國昌質疑「零傳媒經驗」的保安官如何能夠理解「編採自主原則

吳國昌又關注到在最新一批澳廣視執委會成員委任名單中,當中兩名成員是保安系統的退休官僚,其中一人甚至被委派主管葡文新聞部。吳國昌表示,澳廣視的董事會及執委會成員全由行政長官授權委任,「公眾質疑為何大部分成員的專業背景都跟新聞傳播、文化創作、藝術或教育範疇無關。」

他要求行政當局披露澳廣視董事會及執委會成員的評選標準,為何跟專業方向背道而馳,以及使公眾信服一名「零傳媒經驗」的前官僚能夠理解編採自主原則,有資格空降澳廣視葡文新聞部。

策略發展小組曾冀澳廣視成為「澳門人的公共廣播」

澳廣視的總部位於俾利喇街。

政府於2010年成立「澳廣視策略發展小組」,小組對澳廣視的改革提出多項短中長期建議。吳國昌引述該小組報告內容指,為了打造「澳門人的公共廣播」,「專責、透明、監督、問責,是建設澳廣視管治體系的核心」;在尊重新聞自由、編採自主的前提下,「政府有責任加強對澳廣視的管治,避免出現出資人缺位,管理者越位,監管者虛位的情況」。

小組又建議應設立常規性評估機制,讓公眾的滿意度成為衡量澳廣視服務質量的最主要指標,適時向社會公佈評估結果,加強公眾對澳廣視營運和節目質素的參與和監督。

事隔十年,吳國昌認為,澳廣視有需要向社會公開上述建議的執行情況及檢討報告,特別是常規性表現評估制度方面、報告曾提議的「顧問團」方式,通知邀請市民就頻道、節目的質素提出意見和建議,以及委託第三方作民意調查等多渠道評鑑機制。又指,報告所倡的「顧問團」的公眾參與模式「一直無法實現」,澳廣視需就此解釋並應提供近幾年澳廣視的節目收視及公眾滿意度調查結果。

位於俾利喇街的澳廣視總部,攝於本年4月。

本地唯一的公共廣播機構澳廣視 (TDM)其管理層早前被指向葡文新聞部發出9條指引,疑收窄新聞自由。澳廣視執行委員會(下稱執委會)回應指,「在今年3月上旬特別針對葡文新聞部下達9項新規定,完全與事實不符。」又指,從法律而言,澳廣視作為全公共資本的私人機構,其新聞工作《出版法》及《視聽廣播法》的嚴格規範。「澳廣視在廣播資訊時應遵守不偏及真確價值觀,自我約束虛假的或未經證實的消息之播放。」

直選議員蘇嘉豪於本年3月末提出書面質詢。蘇指澳廣視管理層涉禁止傳播與政府相左意見,質疑該行為是赤裸裸打壓新聞自由。又指,以主席羅崇雯為首的執委會突然向葡文新聞部發出新的編輯要求,「包括不得傳播與中央和特區政府政策相左的資訊和觀點,警告若不遵守規定可被合理解僱。事件觸發陸續有記者請辭明志,抗議澳廣視淪為官方宣傳工具,本地及國際傳媒組織以至葡國外交部先後表達關切。」

本年4月有團體及市民集會抗議澳廣視打壓新聞自由。

新聞局:所有傳媒機構均自主制定其編採方針

新聞局在回應蘇嘉豪的質詢時指,在經整合澳廣視的意見後該局作了有關的回應。新聞局認為作為澳門公共廣播機構的澳廣視,按照其公司章程獨立運作,管理層有能力安善處理和解決內部的行政管理事務。 局方亦表示,政府將一如既往,繼續按照《基本法》的規定,尊重和維護新聞自由;並強調澳門所有傳媒機構均自主制定其編採方針。

澳廣視:現行新聞編採方針不變 例會重申定位與宗旨但遭不實報道

新聞局引述澳廣視指,沒有對葡文新聞部下達9項新規定,執委會對現行新聞編採方針不變。執委會又指,澳廣視管理層與機構內6個部門總監舉行每週例行內部會議,但內容遭不實報道。「執委會在本年3月上旬的每週例會上重申了澳廣視角色定位與宗旨,尤其在國家對澳門一中心、一平台、 一基地的發展策略定位⋯⋯為中、葡發展搭建橋樑、為國家經濟發展雙循環作出更多的探索。 」「自3月上旬澳廣視上述內部行政例會起,坊間持續出現不少葡文傳媒不實報道、傳言,當中報道甚至有炒作之嫌。」此前,該事件發酵至國際社會時TDM也僅以發出數篇聲明作回應,從未正面提及是否曾下達9條新規定。

又指,為釋除疑慮曾與葡文部門6名編採人員直接會面,「坦誠作出互動與交流」,並重申澳廣視現行的編採方針維持不變。執委會又稱,「有記者人員因未能了解或認同澳廣視章程所規定的角色定位和宗旨而提交了辭職信,此類辭職事件至今共有5宗⋯⋯對此表示遺憾但尊重其個人意願及法律保障的權利」。

有澳廣視的葡文記者向本媒列出該9條規定,包括TDM傳播和宣揚愛國主義,愛國愛澳精神;TDM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和澳門特區的信息廣播機構;TDM傳播政府政綱,包括施政報告和各項活動所提及的,以及依照法律TDM的員工不會散佈違反中央政府政治和特區所採取措施的信息或意見等。 該記者明言難以做「半個新聞記者」,又指管理層與前線編採人員的會見並不是如官方所述,但為了尊重同事不願多說。

抗疫成功? 澳廣視去年只蝕3億多與19年相約

蘇嘉豪亦在其質詢指出澳廣視長年坐擁龐大公帑,由全體澳門人「供養」,卻早被審計報告批評缺乏監管,每年淨虧損數以億計,但仍是無專法監管的公共資本企業,嚴重缺乏公眾問責和監察機制。執委會回應指,在財務管理方面澳廣視是受到嚴格監管的。「按法律規定每年須在中、葡文報章公佈年度工作報告及帳目,包括營運狀况、財務年表、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除了公司本身的會計制度,還有外部核數師以及審計署按其職能要求澳廣視提供每年營運情況資料等,資源運用受到多方面的監管。」

澳廣視4月在其網站公佈《2020年度工作報告及帳目》。報告指,澳廣視去年的營業損益約為負3. 57億澳門元,比2019多蝕約2,400萬澳門元。2019年澳廣視則錄得約3.33億澳門元虧損。在疫情下,各行各業都備受影響,澳廣視去年的經營可算力保不失了。

 

 

新澳門學社4月初舉行集會撐澳門新聞自由並要求澳廣視交代整肅新聞部事件。(資料圖片)

直選議員蘇嘉豪提口頭質詢,要求立法確立澳廣視身為公共廣播機構的法定地位及其義務,並參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件對公共廣播服務的若干指標,建立嚴謹的公眾問責和監察機制。

本年3月,澳廣視執委會被指向其葡文新聞部發出9條指引,疑收窄葡文新聞部新聞自由。相關的9條指引包括傳播和促進愛國主義、愛國愛澳精神;以及TDM員工「不會散佈違反中央政府政治和特區採取的措施的信息或意見」等;若不接受或被解僱。事件引致數名記者辭職,特首、新聞局長等都曾回應事件,唯獨不見澳廣視高層出面回應,只先後發出3篇聲明了事。

蘇嘉豪表示,自澳廣視被爆出打壓新聞自由爭議至今,僅以無法釋疑的數篇簡短新聞稿帶過,「公司高層更一直迴避公開受訪、詳細解釋,請願團體的約見也被拒諸門外」,因而有必要澄清是否存在新的編輯指引及如何確保澳廣視內部恪守《基本法》和《出版法》所保障的新聞自由。

蘇嘉豪曾在立法會提出向所有捍衛本澳新聞自由並反抗干預和審查的新聞工作者致意。但遭否決。(資料圖片)

長年坐擁龐大公帑 澳廣視爭議非內部事務
蘇嘉豪在其口頭質詢中稱,有意見辯稱該爭議純屬澳廣視「內部事務」,不應干預「傳媒獨立」,是完全錯誤的說法。他引述《基本法》第27條表明,居民享有言論、新聞、出版等各項基本權利和自由;第7/90/M號法律《出版法》表示,出版界是體現思想表達自由的最佳工具,亦為所有現代社會的一項基本權利,當中保障了新聞工作者的獨立性、發表和散佈的自由等。又指,禁止記者傳播與政府不同的意見本質上違反了法律原則,「文明進步的社會應當堅信:沒有人應當享有限制新聞自由的『新聞自由』,也不應存在剝奪傳媒獨立的『傳媒獨立』」。

他亦指出澳廣視長年坐擁龐大公帑,由全體澳門人「供養」,卻早被審計報告批評缺乏監管,每年淨虧損數以億計,但仍是無專法監管的公共資本企業,嚴重缺乏公眾問責和監察機制。故提出正式立法確立澳廣視身為公共廣播機構的法定地位及其義務,從而參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件對公共廣播服務的若干指標,建立嚴謹的公眾問責和監察機制。

澳廣視須澄清是否下達新編輯指引
因此,蘇嘉豪質詢澳廣視至今是否仍然沿用原編輯指南及有否考慮撤銷新編輯要求以平息新聞工作者不安感;質詢政府是否同意「禁止記者傳播與政府不同意見」的要求踐踏了新聞自由;如何確保澳廣視所有內部規章和編輯要求均嚴肅恪守《基本法》和《出版法》保障新聞自由的原則,尤其是不抵觸新聞工作者的獨立性、發表和散佈的自由,及以新聞自由為載體所體現的思想表達自由?

澳廣視:繼續履行公共廣播服務使命
今年是澳廣視電視廣播 37周年,其發出新聞稿表示將繼續上下一心,充分運用資源履行公共廣播服務使命,與社會各界攜手應對新一年的機遇與挑戰。又指,今年將追蹤連串關鍵的社會大事,包括「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國慶及慶祝特區成立活動、行政長官施政報告、第七屆立法會選舉等。 在中葡合作及灣區領域,將加強內地及葡語同業的各種合作,協助特區發揮中葡平台的橋樑 功能;澳廣視於澳門傳輸9個內地電視頻道,亦繼續製播多個大灣區專題節目,提供融入灣區的資訊。

 

澳廣視葡文新聞台被指遭管理層「干預編採自主以至新聞自由」事件,不但在本澳備受包括前線記者和傳媒團體的強烈質疑,甚至引起國際傳媒組織和葡萄牙多方的關注與評論。

澳廣視葡文新聞台被指遭管理層「干預編採自主以至新聞自由」事件,不但在本澳備受包括前線記者和傳媒團體的強烈質疑,甚至引起國際傳媒組織和葡萄牙多方的關注與評論。

澳廣視(TDM)葡文新聞台被指遭管理層「干預編採自主以至新聞自由」事件,不但在本澳備受包括前線記者和傳媒團體的強烈質疑,甚至引起國際傳媒組織和葡萄牙多方的關注與評論。然而,這絲毫動搖不了澳廣視管理層整肅葡文新聞部的決定。無可否認,事件對澳門社會造成不利影響,無論是對本地的新聞自由還是澳門「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國際形象。

對於澳廣視被指「干預編採自主以至新聞自由」事件,主要有兩點需關注討論:一是,作為公共廣播機構須履行其應有使命,其中的傳媒基本原則是確保新聞言論自由和公眾知情權,但「干預事件」明顯有違傳媒基本原則;二是,在國家給予澳門特區打造「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平台」的發展策略上,作為本地區唯一葡語電視台理應發揮更大作用,但「干預事件」卻導致葡文台削弱了這個角色作用的客觀效果。

翻查資料,在2010 年 4月,時任特首崔世安透過批示設立由時任立法會直選議員關翠杏領導的「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策略發展工作小組」,當中工作小組是全面檢討澳廣視存在的問題,提出整體改善意見和長遠發展策略且於同年10月完成了報告。

報告開宗明義指出其工作原則是:「尊重採編自主,確保新聞自由;保障員工就業,提升節目質素;尊重現實,謀劃未來。」「尊重採編自主」及「確保新聞自由」兩大原則正是報告中闡述作為公共廣播機構的其中要素和基準。

報告指出,「國際及周邊地區公共廣播服務機構,大多數為公有性質。它是以國家(或政府)建立、組織、分配資源爲主導的廣播模式,它不是、也不依附於任何商業機構,而是屬於全體公民所共有。」「國際及周邊地區公共廣播機構在新聞業務上不受政府干預,嚴守新聞自由,採編自主原則。」

今次澳廣視執委會向葡文新聞部所作出的新要求,其中有「規條」是扭曲了澳廣視應有「公共」性質,漠視新聞媒體的基本原則,當其為政府的「宣傳工具」。這個明顯違背了「工作小組報告」所闡述的公共廣播機構應有角色與職責。

另外,工作小組的報告對於澳廣視的發展路向,其中就提到配合「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平台」的職責:

「從長遠來看,為了促進區域一體化以及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平台的建設,推廣澳門的多元文化特色,擴大受眾覆蓋面,可以合作方式,選擇在珠三角及主要葡語國家開設有澳門特色的頻道與節目。」

據了解,在梁金泉出任澳廣視行政總裁(即現在的執委會主席)時期,比較重視澳廣視在「平台」應有的角色作用,其中的措施是為一些相對經濟較差的葡語國家培訓電視操作人才,並將其受培訓時所用的攝影機贈送帶回所在國家的電視台。據說,亦是這個培訓計劃,使澳廣視當年與一些葡語國家的電視台建立了友好關係。不過,不知何種原因,在梁離任後這個培訓計劃就「完結」了。

毫無疑問,作為本地區唯一葡語電視台,理應在「平台」發揮應有的角色功能作用;同時,基於澳門與葡國的歷史關係尤其文化上融和,澳門理應維繫這獨特的特色,從而有助澳門在國際特別是歐洲的友善關係,以利澳門在外的發展空間。然而,今次事件連一向對中國奉行友好政策的葡萄牙其外交部長也為此發聲,期望中方遵守《基本法》所保障澳門的新聞自由。

其實,本地新聞媒體中有不少人以褻瀆第四權賦予天職而麻木不仁,沒有意識到新聞媒體作為第四權的意義以及社會責任。今日澳廣視部分葡文記者以行動表態,記者的天職不容妥協亦不能踐踏,足證他/她們是澳門記者。

正如,我們每人在對待自己專業時都應是澳廣視葡文記者。 今日他們,明日我們。記者也好、公眾也罷,面對新聞自由及言論自由一再被收窄、甚至走向消滅時,每一個記者除了無路可退就是束手無策?如何能夠捍衛記者的專業精神以及新聞自由?這恐怕是個永久命題,行內外的人都需努力,支持以及爭取。

最後要強調,澳廣視管理層的「干預」事件,明顯有違作為公共廣播機構應有的角色和原則,並已經對澳門傳媒環境及特區在外形象,都造成了極惡劣影響。因此,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會主席團需要負起職責,就事件作出調查,對犯錯負責人員應要問責,以及重組執委會,以可盡量重建澳廣視的新形象,尤其確保必須履行作為公共廣播機構應有角色職責,以及確保記者以專業和有尊嚴地執行其工作。

3月10日,電視台和電台的新聞編輯室與葡文新聞部總監舉行了會議。我們被告知,我們的工作方式必須從根本上改變,並列出了下列9點要求,作為新的編輯指南。總監說,這些是幾天前由執行委員會轉交給他們的。

1. TDM傳播和宣揚愛國主義,愛國愛澳精神
2. TDM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和澳門特區的信息廣播機構
3. TDM傳播政府政綱,包括施政報告和各項活動所提及的
4. 依照法律,TDM的員工不會散佈違反中央政府政治和特區所採取措施的信息或意見
5. TDM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由愛國者統治的基本原則
6. TDM傳播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原則
7. TDM傳播中西文化聯繫的重要性
8. TDM應該進一步傳播和促進中國與所有葡語國家之間的關係
9. TDM支持澳門不同族群和宗教之間相互團結的精神

我們還被告知,如果我們不遵守規定,我們可能會以正當理由被開除,而被認為是基本新聞原則的《編輯手冊》亦不再有效。

這次會議非常緊張,沒有人對此輕描淡寫,我們所有人都感到憤怒。我們沒有解決方法,也沒有希望事情會變得更好。有關規定是為了遵守。然後,我們決定要與執行委員會開會,以釐清這種情況。

TDM電視台和電台的新聞編輯室與葡文新聞部總監舉行了會議更新新的編輯指南。

TDM電視台和電台的新聞編輯室與葡文新聞部總監舉行了會議更新新的編輯指南。

與執委會會面 
認為破壞性控制已成定局

會議於3月15日舉行。我們選了6個人參加並決定:我們不會與執行委員會爭論新聞,我們只會提出問題。我們的主要關注點是第4點:「依照法律,TDM的員工不會散佈違反中央政府政治和特區所採取措施的信息或意見。」

會議非常親切,並作出了一些積極的澄清。他們說,沒有人會因為正當理由而被解僱——儘管他們還強調說,如果我們不同意TDM的規則,我們可以離開。他們還引用了《編輯手冊》,承認該手冊仍然有效。我們認為《手冊》與某些新準則相抵觸。

關於第4點⋯⋯有不同的解釋。他們確實表示,不禁止發表與政府相反的意見,但堅持要求報導更加「平衡」。我不想提供太多細節,因為到目前為止該小組已經決定不公開本次會議的內容,並且我想尊重我的同事。

但是,我確實必須說,與TDM在新聞稿中所寫的相反,我們並非同意所有東西。與會者只是問了一些問題,他們新聞稿中所謂的「同意」[1]澳廣視於3月15日發出聲明,指出澳廣視執委會於15日與葡文新聞部 6名編採人員直接會面,期間執委會重申澳廣視現行編採方針維持不變,雙方認同繼續遵守澳廣視《新聞編輯手冊》的核心價值:準確、客觀、不偏不倚、公正及公眾利益等。澳廣視執委會並勉勵所有編採人員繼續共同努力,堅持愛國愛澳原則,履行傳媒應有社會責任。與會編採人員表示認同。並稱,會議持續 2個多小時,雙方深入互動交流,氣氛愉快,效果良好。 或是來自高層我感覺他們試圖進行一些破壞性控制,但指導方針是成立的。也許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一切會變得更安靜、更好,但我認為破壞已經造成,我們將永遠不會像以前那般。

採訪中的記者。

香港抗議事件影響
澳門新聞自由?

究其原因⋯⋯可能是香港。據我了解,這不是一個特例,它是用更為決定性的方式全面滲透。在過去這不是問題,但是香港的抗議活動改變了澳門的一切,而不僅僅是TDM,突然所有事物(不僅僅是香港的事情⋯⋯)都是敏感的,一切都是有問題的。沒有人談論任何事情。我確實認為這遲早會發生,而且已經有壓力。我非常擔心,但我相信仍然有爭論的餘地,並試圖使其發揮作用。但這次太直接、太早了,我不再覺得這可以解決。

新聞編輯室裡的氣氛糟透了。我們都在沮喪和憂慮中思考著未來。就個人而言,我很感動看到華人社區的支持,這是我沒想到的。在澳門這麼多年後,這是我第一次感到自己所做的事很重要。

但同時我也感到非常失望和悲傷。我不是澳門人,但我認為這是我的家。也許其他行業的人只專注於他們的日常生活,但記者專注於這裡發生的一切。這是一個很棒的學習過程,能夠如此詳細地了解一個社會的運作方式,這與我以前所經歷的截然不同。我非常關心這個城市的未來。

我希望葡文和中文的記者仍然可以在澳門工作並保持聯繫。即使在打壓的時期也需要新聞,葡萄牙的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但是對我來說⋯⋯我想我很快就要離開澳門了,這真的讓我很傷心。但是我不能做半個新聞記者。

(小標題為編輯後加;原文為英文,編輯作中文翻譯)

註解
註解
1 澳廣視於3月15日發出聲明,指出澳廣視執委會於15日與葡文新聞部 6名編採人員直接會面,期間執委會重申澳廣視現行編採方針維持不變,雙方認同繼續遵守澳廣視《新聞編輯手冊》的核心價值:準確、客觀、不偏不倚、公正及公眾利益等。澳廣視執委會並勉勵所有編採人員繼續共同努力,堅持愛國愛澳原則,履行傳媒應有社會責任。與會編採人員表示認同。並稱,會議持續 2個多小時,雙方深入互動交流,氣氛愉快,效果良好。

澳廣視的葡文頻道對於無論是本地的葡人社群還是葡語系國家,都有著不能取代的功能,其意義深遠。被指向葡文新聞部發9條不合理的編採指示的澳廣視管理層或以為事情只是本地的「茶杯內」小風波,然而事件茲事體大。不但本地媒體組織表憂慮,事件引起葡國外交部、國際記者組織以及過百多名葡國記者關注,並呼籲澳門政府捍衛新聞自由以及確保澳門「50年不變」這一國際政治承諾。

兩本地記者團體亦發聲明,要求澳廣視切實履行公共廣播機構的承諾、維持「編採方針不變」以及確保新聞自由。

傳協冀澳廣視切實履行
公共廣播機構的承諾

澳門傳媒工作者協會在其聲明指,多元的表達才能真正幫助政府及時掌握社情民意,改善施政;要讓世界了解澳門「一國兩制」成功實踐,更需要具公信力的聲音。

傳協認為,澳廣視高層應以更明確的態度恪守編採自主原則,重建員工的信心,並以實際行動履行公開聲明中所作的承諾:維持「編採方針不變」、做到「是其是、非其非」,展現公共廣播服務機構應有的承擔。對於葡文新聞部兩名總監的委任期突然縮短至半年、只到九月份,澳廣視有責任向社會進一步說明,釋除公眾疑慮。

傳協重申,澳門新聞和言論自由的空間不應一再被收窄。新聞工作者也絕非單純的政治宣傳工具。不少前線編採人員默默耕耘多年來努力不懈,報道堅持追求相對客觀、平衡、多元、以事實為依歸。葡英傳媒以不同角度,關注不同種族、社群的福祉和聲音,這些都是澳門社會多元共融的重要養份。特區政府一再肯定其貢獻,也承諾會按照《基本法》的規定保障新聞自由。

葡英協會:澳廣視製造
「不確定、恐懼的氣氛」

澳門葡英文傳媒協會的聲明表示,就報道指澳廣視對其葡文及英文新聞頻道實施新的編輯手冊以及要求新聞部人員不得轉播與中央政府政策相悖的信息或見解等感「非常關切」。又指,澳廣視相關行為「產生了不確定和恐懼的氣氛,這對新聞工作者的工作產生了非常不利的影響。」

該會又聲援兩頻道的同事,並稱「他們應該受到尊重,考慮和支持」。協會指出,對於報道指兩新聞頻道的記者「不得轉播與中央政府政策相悖的信息或見解,以及應支持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採取的措施」;「若不遵守上述將導致正當解僱」。協會直指對這種做法「不合理和不可接受。」

協會又指,特首賀一誠在媒體代表會晤時強調及保證新聞自由;澳門《基本法》亦保障新聞自由的權利是居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之一;《出版法》亦規定「討論和批評是自由的,尤其對政治、社會和宗教的學說、法律以及本地區本身管理機關和公共行政當局的行為、其人員的行為等而言。」

澳廣視的葡文頻道對於無論是本地的葡人社群還是葡語系國家,都有著不能取代的功能,其意義深遠。

葡國外交部冀中方同樣尊重
澳門《基本法》保障新聞自由

據葡萄牙媒體Observador報道,葡萄牙外交部長奧古斯托·桑托斯·席爾瓦(Augusto Santos Silva)表示,期望中方遵守澳門的《基本法》,及該法所保障的新聞自由。他指出《基本法》在保障新聞自由方面非常明確,葡萄牙一如既往地尊重澳門的《基本法》,因而希望中方同樣尊重澳門的《基本法》,「在新聞自由方面,還有許多其他領域⋯⋯」。

百多名葡國記者聯署要求
葡國會確保「50年不變」

同時,葡國150名記者包括曾在TDM及澳門葡文媒體工作過的記者聯署發公開信,向葡國國會提出成立特別委員會來監督《中葡聯合聲明》的執行情況,以確保澳門「50年不變」直至2049年。該公開信已送交葡國議會、外交和葡萄牙社區委員會、文化與傳播委員會以及國會議員。

公開信指出,若沒有新聞自由,將無法再知道澳門發生了什麼事,以及了解當地葡人社區、以及與葡國相關文化及商業利益等情況。葡國須承擔「50年不變」這基本政治承諾。「50年不變」是確保澳門社會和經濟體系框架的承諾,也保證了葡國與澳門特區政府之間的友好關係。「我們從來沒有質疑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澳門的主權,但是,我們以葡萄牙的好名聲,相信該國對其簽署的承諾的真誠,並相信對澳門的尊重是至關重要的。」

公開信又指,澳門《基本法》確保新聞自由的保障, 這也是根據《聯合聲明》 相關條文所制訂。「我們呼籲您(們)也能聽到澳門所表達的關切,以確保遵守葡國簽署的條約以及國會已批准的條約,並譴責對其進行的侵犯,並採取相關行動修正。」

無國界記者組織呼籲澳門政府加強新聞自由

無國界記者組織(RSF)亦譴責TDM管理層干預編輯自主,並敦促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停止對新聞自由的攻擊。無國界記者東亞代表Cédric Alviani表示,TDM管理層對編輯的干預行為侵犯了澳門《基本法》所確保的澳門居民所享有獲取獨立信息的權利;Cédric Alviani又呼籲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賀一誠須加強新聞自由。

澳門政府 、澳廣視回應事件
強調維護新聞自由

行政長官賀一誠在回應事件指,所有澳門媒體都應愛國愛澳,而他本人未下達任何有關媒體的新指引,或是慣常做法。並指,政府沒有對媒體管理進行收窄。其後,政府發新聞稿指,澳廣視作為澳門特區的公共廣播機構是按照其公司章程獨立運作,「澳廣視管理層有能力妥善處理和解決內部的行政管理事務」。又強調,本澳所有傳媒機構均自主制定其編採方針,政府將一如既往,繼續尊重和維護《基本法》規定的新聞自由。

澳廣視多次發新聞稿回應事件,但都沒有直接回應有否向葡文新聞部發出9條編採指示。只多番強調「編採方針從未改變」,「依法肩負傳媒社會責任,遵守《基本法》及相關法律規定,維護新聞自由」。面對多名記者請辭,澳廣視表示「近日有記者人員因未能了解或認同澳廣視章程所規定的角色定位和宗旨,而提交辭職信之情況,澳廣視執委會對此表示遺憾,但尊重其個人意願。」

政府全資的公共廣播機構澳廣視(TDM)今(14)在其網站公佈《2020年度工作報告及帳目》。報告指,澳廣視去年的營業損益約為負3. 57億澳門元,比2019多蝕約2,400萬澳門元。2019年澳廣視錄得約3.33億澳門元虧損。

報告又指據調查所得,80%澳門居民收看澳廣視,認為澳廣視電視台以及電台的整體表現有進步或與以前相同,整體表現分別得分64.59及64.48。然而,調查沒有提供受訪者的總數。

報告內的2020/2019年度的損益表

報告指出,去年澳廣視得到政府給予的營運津貼約為3.31億澳門元、投資津貼約3,100萬澳門元, 以及和扣除所得稅備用金約55萬澳門元後,核算復的純利為約482萬澳門元。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澳廣視總資產較2019年的增加了6.15%。 人員開支為澳廣視最大的開支,去年得約3.35億,比2019年增加了6.39%。 直至2020年底,該機構有683人,其中記者有129人;人員總數比同期少了11人。

葡文新聞及節目部介紹篇幅多於中文部

報告分別介紹了中文新聞及資訊節目部以及葡文新聞及節目部,但後者的篇幅是前者長近7倍、內容更為詳盡。又指,葡文新聞及節目部的目標為滿足觀眾對資訊和娛樂的需求。

該份報告顯示編寫日期或為3月29日,而近來澳廣視的葡文新聞部成為國際關注焦點。澳廣視的執委會本年3月被指向葡文新聞部發出9條指引,疑收窄葡文新聞部新聞自由。據悉,相關指引包括傳播和促進愛國主義、愛國愛澳精神;以及澳廣視員工「不會散佈違反中央政府政治和特區採取的措施的信息或意見」等。事件引致起碼有6名葡人記者辭職及國際媒體組織關注等。日前TDM刊登招聘通告,計劃招請5名精通葡文的記者,最好能中葡兩語兼備。

本月較早前有團體及市民集會抗議澳廣視打壓新聞自由。

報告在總結時指「一如既往,澳廣視仍然努力創源,以達至營運上收支平衡,讓澳廣視於穩定的財政狀況下經營業務並履行其義務。」又指,澳廣視會「發揮公共廣播服務提供者的社會角色,為全澳市民提供優質多元化的資訊和節目。」

調查:受訪者認同澳廣視是政府發佈宣傳資訊的主要、有效和便捷的渠道

澳廣視在報告指,繼續透過專業調研機構進行「節目接觸率及 受眾接收多媒體渠道調查」。據調查,80%澳門居民收看澳廣視,超過30%每日收看,為本地電視台的第一位。「超過40%的居民認為澳廣視電視有進步,整體表現得64.59 分。」電台方面,41.76%的居民收聽電台,當中71.77%主要收聽澳門電台。「98.2%的居民 認為澳廣視電台的整體表現高過或與以前相同,整體表現得64.48分。」

報告指,總體而言受訪居民認同澳廣視「是獲取重要資訊的有效和主要途徑」,「資訊的準確性與及時性均得到認同」;受訪居民亦認同澳廣視是「政府發佈宣傳資訊的主要、有效和便捷的渠道。」

蘇嘉豪提出向所有捍衛本澳新聞自由並反抗干預和審查的新聞工作者致意。

立法會今(8)舉行全體會議,直選議員蘇嘉豪提出向所有捍衛本澳新聞自由並反抗干預和審查的新聞工作者致意。蘇嘉豪指出,澳廣視葡文新聞部最近有關新聞自由的爭議令社會擔憂,並觸發記者請辭明志,該事件更加凸顯新聞自由和思想表達自由的彌足珍貴。該提議最終不獲通過,其中24票反對,蘇嘉豪、區錦新、吳國昌、林玉鳳4直選議員投下贊成票,直選議員高天賜棄權。

兩名投下反對票的官委議員馮家超、柳智毅認為,澳廣視事件與捍衛本澳新聞自由完全無關,馮家超並稱傳媒機構記者辭職並不能與捍衛本澳新聞自由劃上等號。

表決結果,29位議員中有24票反對,蘇嘉豪、區錦新、吳國昌、林玉鳳4直選議員投下贊成票,直選議員高天賜棄權。

澳廣視執委會被指早前向葡文新聞部發出9條指引,疑收窄葡文新聞部新聞自由。據悉,相關指引包括傳播和促進愛國主義、愛國愛澳精神;以及澳廣視員工「不會散佈違反中央政府政治和特區採取的措施的信息或意見」等。蘇嘉豪提議時表示,《基本法》表明澳門居民享有言論、新聞、出版等各項基本權利和自由。他稱,事件陸續觸發有葡文新聞部記者請辭明志,令業界及公眾非常擔憂,多個新聞界團體先後表達關切;事件更加凸顯新聞自由及以其為載體所體現的思想表達自由的彌足珍貴,這種核心價值支撐起更民主自由、多元共融、永續發展的現代化社會。

馮家超則表示蘇嘉豪以請辭事件為由,提出向所有捍衛本澳新聞自由並反抗干預和審查的新聞工作者致意,內容與理據不符。他引述澳廣視執委會「受訪」內容,指出「有記者人員因未能了解或認同澳廣視章程所規定的角色定位和宗旨,而提交辭職信之情況,澳廣視執委會對此表示遺憾,但尊重其個人意願。」認為一個傳媒機構的記者辭職並不能與捍衛本澳新聞自由劃上等號。

但澳廣視執委會自事件發酵至今從未公開受訪,只發出3封聲明回應事件及強調編採方針不變。

4月4日,「撐澳門新聞自由」集會。

柳智毅則於投下反對票後為政府「護航」,指「特區政府一直十分重視,並不遺餘力地捍衛、保障本澳新聞自由」。又稱,行政長官已多次公開強調會依法保障新聞自由及支持新聞業界的發展。他認為有關事件純粹是澳廣視內部事務,外界不應該要求政府出面干預澳廣視的內部事務和傳媒的獨立性。

行政長官賀一誠僅一次公開受訪時回應過事件,其後政府是以新聞稿方式表示指出澳廣視作為澳門特區的公共廣播機構是按照其公司章程獨立運作,「澳廣視管理層有能力妥善處理和解決內部的行政管理事務」。

吳國昌亦於議程前發言指出,澳廣視執委會所發出的相關9條指引,「當中涉嫌損害新聞自由,其後引致有部分葡文部原有新聞工作人員因不滿損害新聞自由而陸續離職,亦引致國際記者組織及葡國外交部質疑澳門特區的新聞自由受損害。」認為政府有責任保障公共廣播服務運作中的新聞自由,以維護本地居民的基本自由權利,並避免對特區及國家在國際社會的形象受負面影響。並指出政府應當責成澳廣視當局立即檢討處理上述引起爭議的規定。

特區政府昨(1)晚十時許就近期有關澳廣視的連串報道發出新聞稿,指出澳廣視作為澳門特區的公共廣播機構是按照其公司章程獨立運作,「澳廣視管理層有能力妥善處理和解決內部的行政管理事務」。又強調,本澳所有傳媒機構均自主制定其編採方針,政府將一如既往,繼續尊重和維護《基本法》規定的新聞自由。

澳廣視執委會被指早前向其葡文新聞部發出9條指引,其中包括傳播和促進愛國主義、愛國愛澳精神;以及澳廣視員工「不會散佈違反中央政府政治和特區採取的措施的信息或意見」等;若不接受或被解僱。事件引致多名記者請辭,以及國際媒體組織、國際社會關注,葡萄牙外交部長亦開腔冀能保障《基本法》所規定的新聞自由。也有葡國150名記者包括曾在澳廣視及澳門葡文媒體工作過的記者聯署發公開信,向葡國國會提出應關注《中葡聯合聲明》的執行情況。

澳廣視昨(1)日下午發出第三封聲明提到,澳廣視作為提供公共廣播的傳媒機構,「肩負傳媒社會責任,貫徹落實《基本法》規定之新聞自由」,強調「編採方針從未改變」。面對多名記者請辭,澳廣視表示「近日有記者人員因未能了解或認同澳廣視章程所規定的角色定位和宗旨,而提交辭職信之情況,澳廣視執委會對此表示遺憾,但尊重其個人意願。」此前的兩封聲明均有強調編採方針不變。

澳廣視葡文新聞台被指遭管理層「干預編採自主以至新聞自由」事件,不但在本澳備受包括前線記者和傳媒團體的強烈質疑,甚至引起國際傳媒組織和葡萄牙多方的關注與評論。雖然,澳廣視曾經嘗試就事件進行「降溫」,但事件造成對澳門形象不利影響的效應卻持續發酵!這當中,一向對中國奉行友好政策的葡萄牙,其外交部長也為此發聲,期望中方遵守《基本法》所保障澳門的新聞自由。 

對於澳廣視被指「干預編採自主以至新聞自由」事件,主要有兩點需關注討論,一是,作為公共廣播機構,在履行其應有使命,其中的傳媒基本原則是確保新聞言論自由和公眾知情權,但「干預事件」明顯有違傳媒基本原則;二是,在國家給予澳門特區打造「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平台」的發展策略上,作為本地區唯一葡語電視台理應發揮到更大作用,但「干預事件」卻導致削弱了葡文台這個角色作用的客觀效果。 

翻查資料,在2010  4月,時任特首崔世安透過批示設立由時任直選議員關翠杏領導的「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策略發展工作小組」,當中工作小組是全面檢討澳廣視存在的問題,並提出整體改善意見和長遠發展策略。工作小組亦在當年10月完成了報告。 

然而,重溫工作小組當年長達73版的報告。當中開宗明義:「遵照行政長官的批示,工作小組的工作原則是:尊重採編自主,確保新聞自由;保障員工就業,提升節目質素;尊重現實,謀劃未來。」而對於「尊重採編自主,確保新聞自由」的原則,正是報告中闡述作為公共廣播機構的其中要素和原則: 

 3.7: 國際及周邊地區公共廣播服務機構,大多數為公有性質。它是以國家(或政府)建立、組織、分配資源爲主導的廣播模式,它不是、也不依附於任何商業機構,而是屬於全體公民所共有。3.8: 另一方面,國際及周邊地區公共廣播機構在新聞業務上不受政府干預,嚴守新聞自由,採編自主原則。」 

但是,在「干預事件」卻顯示,被指澳廣視執委會向葡文新聞部所作出的新要求,其中有「規條」是扭曲了澳廣視應有「公共」性質,卻是要做政府的「宣傳工具」,以及漠視傳媒的基本原則,這個明顯違背了「工作小組報告」所闡述的公共廣播機構應有角色與職責。 

另外,工作小組的報告對於澳廣視的發展路向,其中就提到配合「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平台」的職責:  

10.3:從長遠來看,為了促進區域一體化以及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平台的建設,推廣澳門的多元文化特色,擴大受眾覆蓋面,可以合作方式,選擇在珠三角及主要葡語國家開設有澳門特色的頻道與節目。」 

據了解,在梁金泉出任澳廣視行政總裁(即現在的執委會主席)時期,比較重視澳廣視在「平台」應有的角色作用,其中的措施是為一些相對經濟較差的葡語國家培訓電視操作人才,並將其受培訓時所用的攝影機贈送帶回所在國家的電視台。據說,亦是這個培訓計劃,使澳廣視當年與一些葡語國家的電視台建立了友好關係。不過,不知何種原因,在梁離任後這個培訓計劃就「完結」了。 

毫無疑問,作為本地區唯一葡語電視台,理應在「平台」發揮應有的角色功能作用;同時,基於澳門與葡國的歷史關係尤其文化上融和,澳門理應維繫這獨特的特色,從而有助澳門在國際特別是歐洲的友善關係,以利澳門在外的發展空間。 

綜上,澳廣視管理層被指「干預」事件,明顯有違作為公共廣播機構應有的角色和原則,並已經對澳門傳媒環境及特區在外形象,都造成了極惡劣影響。因此,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會主席團需要負起職責,就事件作出調查,對犯錯負責人員應要問責,以及重組執委會,以可盡量重建澳廣視的新形象。 

澳廣視執委會被指早前向其葡文新聞部發出9條指引,疑收窄葡文新聞部新聞自由。新聞工作者陳偉智認為,澳廣視執委會需及早向公眾釐清是否存在這9條指引,又指「開明」的政府應允許不同聲音的存在,而非只允許傳媒報喜不報憂。至於事件會否令傳媒自我審查、束縛更多,陳偉智則表示同行需堅守新聞工作原則,迎接考驗。

陳偉智

對於澳廣視先後兩次發聲明回應事件,重申現行編採方針維持不變,曾為立法會直選議員的陳偉智道「聽其言,觀其行」。他表示,既然澳廣視官方發表這樣的聲明,就應該為其所言負責及承擔。「會唔會落實或實踐返佢所講嘅說話,呢個相對來講比較重要。」他又指出,傳媒報道澳廣視葡文新聞部被其執委會發出9條指引,若真有此事則並非傳媒界及公眾所樂見的,但相關指引從未公示。「是否需要釐清有冇呢9點嘅存在?為釋公眾嘅疑慮增加有關嘅透明度,有關方面都係需要向外澄清一下嘅。有就有,冇就係冇。唔好令到呢啲咁嘅說話使外間產生不必要嘅推測,引起一啲不必要嘅想法。」

外文媒體少「帽子」負擔 較暢所欲言
他形容外文傳媒較中文傳媒少些「帽子」負擔。「本身係外國人,愛國主義、民族主義呢啲帽子係唔適用嘅,亦唔需要用呢啲帽子,都唔需要有呢個掛慮㗎嘛,所以佢哋能夠比較暢所欲言去睇問題。」而作為一個「開明」的政府,應允許不同聲音的存在。他以近期引起熱議的電子消費優惠為例,「如果傳媒方面全部都話盲目咁樣支持政府嘅話,全部都話好嘅話,可能唔係幫咗政府,係害咗政府……其實正正係透過呢啲(報道),反映到政府喺政策推行過程當中,係有啲不足或者疏漏嘅地方。」

他續稱,若新聞界只報喜不報憂對政府有效施政絕非好事。「如果新聞界被不幸地閹割或者係被屏蔽咗,只係報喜唔報憂,唔係客觀報導嘅係側重性報導嘅,其實係好容易令政府政策出現偏差。作為一個開明嘅政府其實係唔會樂於見到呢個情況出現。」

香港社會事件影響澳門新聞自由?
有意見認為,澳廣視葡文新聞部乃至澳門新聞界自由一再被收窄,或與近年香港的社會事件有關。陳偉智認為,港澳為兩個不同區情的特區,難以一概而論。但香港的社會事件更顯得澳門社會的和諧、傳媒的多元是「來之不易、難能可貴」,需要珍惜和維護,「唔希望用一啲手段激化到社會上嘅矛盾,或者對新聞媒體構成任何嘅衝擊甚至打擊。呢啲都係香港過去幾年發現的問題所在。」

事件不斷發酵,甚至已有記者請辭,會否令傳媒界人人自危,更多自我審查和束縛?陳偉智稱,「好似山雨欲來,好似會有一個新聞界的海嘯湧過嚟,都係未經證實嘅訊息嚟嘅。我覺得新聞工作者應該作為防波堤,守住堤岸,迎接任何嘅衝擊同考驗。而家流傳嘅係空穴來風,無需要自己杯弓蛇影啦。如果萬一不幸真係出現,(有)一啲所謂極端嘅干預行為,更加係考驗新聞工作者堅貞同埋操守嘅時刻,咁我覺得大家準備好就OK。」

 

相關報道:https://bit.ly/3cm2aqj
X
請支持論盡走下去!新聞自由是靠全民來維護的。

多份葡、英文報章日前報道指澳廣視葡文新聞部疑被施壓,要求配合宣傳愛國主義及中央政府政策,並口頭警告︰若不接受或被解僱。有學者認為,事件令葡國政府處於尷尬位置,或令中國在國際社會失去支持「一國兩制」的重要盟友。澳廣視執委會日前與葡文部編採人員直接對話,並重申現行編採方針維持不變。

澳門傳媒工作者協會回應傳媒查詢時表示,多元的表達才能真正幫助政府及時掌握社情民意,改善施政;要讓世界了解澳門「一國兩制」成功實踐,更需要具公信力的聲音。

傳協認為,澳廣視高層應以更明確的態度恪守編採自主原則,重建員工的信心,並以實際行動履行公開聲明中所作的承諾:維持「編採方針不變」、做到「是其是、非其非」,展現公共廣播服務機構應有的承擔。對於葡文新聞部兩名總監的委任期突然縮短至半年、只到九月份,澳廣視有責任向社會進一步說明,釋除公眾疑慮。

傳協重申,澳門新聞和言論自由的空間不應一再被收窄。新聞工作者也絕非單純的政治宣傳工具。不少前線編採人員默默耕耘多年來努力不懈,報道堅持追求相對客觀、平衡、多元、以事實為依歸。葡英傳媒以不同角度,關注不同種族、社群的福祉和聲音,這些都是澳門社會多元共融的重要養份。特區政府一再肯定其貢獻,也承諾會按照《基本法》的規定保障新聞自由。

X
相關報道︰
被指向葡文新聞部施壓要求宣傳愛國
澳廣視:堅持愛國愛澳原則
X
【來論】要以香港的亂引以為戒
文:余永逸 澳門大學政府與行政學系副教授
X
請支持論盡走下去!新聞自由是靠全民來維護的。

 

圖為今(12)澳廣視向本媒傳來的聲明。

近日多份葡、英文報章報道指澳廣視葡文新聞部疑被施壓,要求配合宣傳愛國主義及中央政府政策,口頭警告不接受的話或被解僱。報道又指,澳廣視現時的編輯手冊已失效,以及澳廣視葡文新聞部總監及副總監的委任期從往常的一年縮短至半年,至今年9月底。

由政府全資擁有的澳廣視今(12)發聲明指,「現行新聞編採方針不變,澳廣視作為提供公共廣播服務的機構,繼續履行傳媒社會責任,堅持愛國愛澳原則,是其是,非其非。」

聲明又表示,「對於網上的揣測及流言,澳廣視保留依法追究有關責任的權利。」至於其中所提及的「網上的揣測及流言」,澳廣視並未對此加以陳述或說明。

本媒就該聲明所指「網上的揣測及流言」以及如何確保編採自主、新聞自由等重要原則等向澳廣視電話查詢,澳廣視則回應指會將關注的問題交給澳廣視執委會。本媒早前亦曾就葡文報章的報道以及如何確保編採自主以及新聞自由等問題,去函該公司作查詢,暫只收到該聲明。

葡英協會:澳廣視製造「不確定、恐懼的氣氛」

澳門葡英文傳媒協會傍晚(12)發聲明表示,就報道指澳廣視對其葡文及英文新聞頻道實施新的編輯手冊以及要求新聞部人員不得轉播與中央政府政策相悖的信息或見解等感「非常關切」。又指,澳廣視相關行為「產生了不確定和恐懼的氣氛,這對新聞工作者的工作產生了非常不利的影響。」

現澳廣視大樓

現澳廣視大樓。(資料相片)

該會又向兩頻道的同事聲援,並稱「他們應該受到尊重,考慮和支持」。協會指出,對於報道指兩新聞頻道的記者「不得轉播與中央政府政策相悖的信息或見解,以及應支持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採取的措施」;「若不遵守上述將導致正當解僱」。協會直指對這種做法「不合理和不可接受。」

協會又指,特首賀一誠在媒體代表會晤時強調及保證新聞自由;《澳門基本法》亦保障新聞自由的權利是居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之一;《出版法》亦規定「討論和批評是自由的,尤其對政治、社會和宗教的學說、法律以及本地區本身管理機關和公共行政當局的行為、其人員的行為等而言。」

X
請支持論盡走下去!新聞自由是靠全民來維護的。
支持捐款︰https://aamacau.com/donation/

 

 

澳廣視昨(1)日召開股東會及董事會會議,選舉新一屆領導層。根據澳廣視及其電台的報道,原董事及執委會委員羅崇雯取代白文浩的兩個職位,出任董事會副主席及執委會主席。全名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澳廣視)是澳門唯一一間由政府全資的電視廣播公司。

羅崇雯為2019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文化界的代表,同時擔任澳門記者聯會及新聞工作者協會的領導層。2012年,當時擔任澳廣視中文頻道新聞及資訊節目部總監的羅崇雯,被時任行政長官崔世安委任為澳廣視董事會成員。羅多年來也被指是掌管澳廣視新聞部的人,而澳廣視的新聞自由也屢受社會強烈關注。

據相關報道,新獲行政長官委任的董事飛安達同時出任執委會委員。報道並引述澳廣視股東會主席團主席馬有恆表示,期望新成員能為澳廣視未來發展增添新動力。他同時感謝行政長官賀一誠和特區政府多年來支持澳廣視,推動澳門公共廣播事業發展,亦感謝前董事會副主席及執委會主席白文浩多年來服務澳廣視,做出成績及付出辛勤努力。

報道又指,羅崇雯感謝股東信任和董事會委託,執委會將合力完成工作。她稱,澳廣視已形成新聞立台,以體育娛樂、生活文化及人文關懷作為內容支撐的形象,未來會朝著這些方向發展,並繼續加強及審視新媒體的工作。

白文浩原任旅遊局副局長,2014年空降澳廣視取代梁金泉任執委會主席。外界早前盛傳白文浩將於今年退休。今年4月,行政長官賀一誠委任羅崇雯及潘勁生,兼任負責處理公天訊號事宜的「澳門基本電視頻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會主席也由黃顯輝取代前任特首崔世安在2017年委任的土生葡人律師戴明揚。

今年5月,有媒體報道,白文浩遞交有關退休請求的信件,並預計於本年9月1日正式退休。政府於8月25日刊登批示,委任仁慈堂值理會主席飛安達、律師黃顯輝(間選立法議員及澳區全國政協委員)及新聞局局長陳露以兼任方式擔任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董事,任期遵照有關章程規定,自2020年9月1日起生效。

 

仇國平抗議TDM

多民市民包括現任直選議員蘇嘉豪(左)抗議澳廣視新聞報道「河蟹」(資料圖片)

香港「反送中」爭議的衝突越演越烈,鄰埠澳門的媒體亦相當關注。而《論盡》接獲自稱是澳廣視記者的投訴,指高層屢屢下指示,寫香港示威新聞時要側重香港官方回應,亦曾要求「要求一定要有示威者破壞嘅畫面,又要有警員受傷嘅」,並以「條稿太長為由」要減少批評警察的聲音。亦有記者指,很多人因此感到士氣低落,直言:「好多人都知新聞部門口掛住個『客觀公正持平』嘅牌匾,但客觀公正持平,到底應該點判斷?小記好想知!」也有人表示:「今時今日連寫一條稿都要驚,其實好冇意思。」

《論盡》曾就此向澳廣視查詢,暫未收到回覆。

高層指令多 記者士氣低

《論盡》接獲的投訴指,高層曾明言要記者要多選示威者衝擊的,有時更會以記者寫得太長為由,叫編輯刪除香港警察放催淚彈或批評警察的段落,而且側重官方回應。「一定要出政府或者警方回應,同埋盡量剪示威者『行動』嘅片。」「甚至覺得佢唔想新聞時段出現示威畫面,但林鄭或港澳辦記者會譴責就一定出 live,大篇幅講。」

有記者亦坦言,高層指令多多,令記者不敢或不願寫有關香港的示威新聞。「我哋無人去香港採訪,平時大家只可以圍住部電視睇人哋台直播。啲稿點嚟?好多唔係靠駐港記者,係靠我哋自己砌返嚟,但我哋無人想砌!唔係因為懶,而係『腦細』不停有要求:要求一定要有示威者破壞嘅畫面,又要有警員受傷嘅。咁多要求,但外電有無片先得㗎?」

「我唔知呢啲要求關唔關編輯事,不過有日聽到編輯電話響,佢收線後就叫個同事改稿,話『條稿改好咗啦,按返嗰條稿再執下』。條片出街後,負責個同事就收電話,之後見到個同事又要改下啲畫面。好多人都知新聞部門口掛住個『客觀公正持平』嘅牌匾,但客觀公正持平,到底應該點判斷?小記好想知!求教!」

另外有意見認為,高層明明有議題前設,但就往往以記者做得不好為藉口CUT稿或改片,令士氣低落,沒人想處理香港新聞;而香港的示威很多時都會持續到深夜或凌晨,於是早上新聞時段會缺少香港示威的最新情況,「明明香港凌晨發生大單嘢,都冇人寫」,更直言:「澳廣視作為紅媒,其實每個記者都心知肚明,但今時今日連寫一條稿都要驚,其實好冇意思。」

葡文新聞部有到香港採訪 中文新聞部呢?

話說澳廣視葡文新聞部由6月至今,好幾次都有記者和攝影師到香港示威現場採訪,但中文聞部則沒有。有記者指,高層沒有明確解釋到目前仍不派記者到香港採訪示威的原因,只能猜測是安全考慮,加上中文新聞部已有駐港記者,所以沒有派記者出去。不過亦有記者認為是因為「葡文同我哋都唔同總監」。「有駐港記者就唔使去?咁香港特首選舉就去?到底個標準係點?」另有記者直言高層偏頗:「首先,唔持平就一定;其次,甚麼大灣區歌頌祖國愈來愈多。」「好多之前有心嘅記者已經係過一日得一日,甚至覺得苟且偷生。」

《論盡》曾就有關投訴向澳廣視查詢,暫時未獲回覆。

澳廣視(資料圖片)

 

2010年

行政長官批示設立之《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策略發展工作小組》向行政長官呈交工作報告。當中提到,「貼近公眾,服務市民,是澳廣視最重要的經營目標,公眾的滿意度則是衡量澳廣視服務質量的最重要的指標。公眾對澳廣視的運營擁有知情權和監督權」、「如何有效使用公帑,如何提升管理及製作水準,如何建立自己的特色,迎接未來的挑戰,是澳廣視在經營管理方面面臨的重大挑戰。因此,我們認為,需要對澳廣視運營管理、欄目及節目的製作等方面提出改革發展的思路。」

2011年

政府委任梁金泉由3月1日起為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董事,根據《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規定,任期3年。梁金泉自2006年起擔任澳廣視監察委員會委員,並曾參與「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策略發展工作小組」和「公共廣播服務工作小組」的工作。

澳廣視第一個現場直播的論壇時事節目《澳門論壇》在綜藝二館啟播,約有五十名市民出席。《澳門論壇》的舉辦場地後來改為黑沙環公園。

2012年

有十多名網民到澳廣視遞信,抗議澳廣視作為以公帑營運的新聞機構,有違中立原則地處理有關澳門政改的新聞。

行政長官崔世安作出批示,委任澳廣視中文頻道新聞及資訊節目部總監羅崇雯和律師戴明揚擔任澳廣視董事會成員。

澳廣視以人力資源不足為理由而突然宣佈暫停《澳門論壇》,理由是為「來年立法會選舉做準備」。

2013年

在公眾關注下,澳廣視復播《澳門論壇》。

2014年

行政長官批示,以臨時定期委任方式委任白文浩為澳廣視董事會董事,接替梁金泉。當時有不少聲音憂慮澳廣視作為公共廣播機構「以民為本」的方針有變, 其新聞自由、言論和創作空間未來可能進一步壓縮。

有澳廣視前線記者發公開信,暗示新聞經常被「河蟹」,新聞部主管是「黑手」,又質疑新上任的總裁白文浩對「新聞自由」的理解是否適合擔當此職。

香港《蘋果日報》報道,澳廣視兩名節目主持在「六・四」當日,身穿黑衫出鏡,被高層「照肺」,更可能會被無限期雪藏不讓出鏡。後來澳廣視執委主席發聲明指主持沒有雪藏,但有報道指,收到澳廣視內部員工的一封信表示,兩主持確被明令「雪藏」,但公司受港澳輿論壓力下對主持「解凍」。

2016年

有自稱「一名看不過眼的澳廣視員工」發文表示,某日節目中出現了8秒鐘的黑畫面,因為當日的導演直播開始時還在辦公室呼呼大睡,但因為他與該部門的總監有着甚麼事都在晚上喝酒時就能解決問題的關係,所以過往這位導演有很多次的重大錯誤記錄也可以一一拆解。

澳廣視誤將教青局的暴雨停課演習當成新聞報道,引起社會一陣混亂。

2018年

澳廣視董事黎奕豪涉濫用職權,指示公司司機替其辦理私人事務,於法院應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