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台兩地非政府組織(NGO)漸趨成熟,內地非政府組織亦有激增的跡象。應運而生的是華人社會不同地區非政府組織的交流。這種彼此之間的交流有其適切性,能夠拓寬更多的合作空間與文化想像。交流配合網絡時代使公共參與更有可能性。 本期主題圍繞公共參與,更專訪了「我在中國」(Co-China)總監杜婷,共同探討澳門公共參與的可能性。
四年前,梁文道來澳大演講,曾這樣分析網上的言論空間:在網上討論區,言論最緊要激,溫和理性的分析,絕對爭取不了注 [
港、台兩地非政府組織(NGO)漸趨成熟,內地非政府組織亦有激增的跡象。應運而生的是華人社會不同地區非政府組織的交流。這種彼此之間的交流有其適切性,能夠拓寬更多的合作空間與文化想像。交流配合網絡時代使公共參與更有可能性。 本期主題圍繞公共參與,更專訪了「我在中國」(Co-China)總監杜婷,共同探討澳門公共參與的可能性。
四年前,梁文道來澳大演講,曾這樣分析網上的言論空間:在網上討論區,言論最緊要激,溫和理性的分析,絕對爭取不了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