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12 如果世遺在你家門口

穿梭不停的旅遊巴、源源不斷的廢氣、驚嚇的人流,這些可能跟部分人的家只有一牆之隔、幾層樓的距離。會否有天世遺景點也會變成社區內的厭惡性設施?當然,世遺不能移走,要走的只能是住在這裡的人。旅客與居民的公共空間爭奪早已不是新鮮話題,但時至今日當談論「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時,生活在城內的人還是得不到一點關顧,海量人流、車流對社區原生態的破壞被輕輕帶過,政府關心的面向依然是旅遊和商業價值,或將之變成一個文化圖騰。政策的方向並不是以人的生活為本,只是想塑造一個保存完好的露天博物館。

《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的幾點思考 2014年12月12日|文:欣欣

《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在於透過一系列針對性的規管措施,對澳門歷史城區的保護與管理作出合理調控。其最大的意義在於,界定核心區及緩衝區內准許發展的部份及其上限。有效的保護管理計劃能在保持歷史⋯

在十九世紀時,大三巴依然是宗教聖地,每年都會舉行彌撒。在十九世紀時,大三巴依然是宗教聖地,每年都會舉行彌撒。
大三巴下:誰的世遺?誰的歷史城區? 2014年12月7日|文:Alex Lou

每次經過議事亭前地時,路上從不會感到孤單,無數旅人與你一起同行,向共同的目的地進發。兩旁有數不清的店舖,不管是週一或週日、年頭或年尾,這區全年保證和年宵墟市一樣「墟冚」。來到大三巴腳,見到的是遊⋯

以社區生活為本,重視步行經驗──回應《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框架諮詢 2014年12月5日|文:莫兆忠

在《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框架的公眾諮詢期間,網上讀到一則消息,意大利古城威尼斯因為帶輪行李箱產生的噪音影響居民睡眠,政府正考慮禁止在街上使用帶輪行李箱。盡管很多人認為這個禁令難以執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