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趁著城市總體規劃草案仍在公開諮詢中,今期訊報專題回顧青洲過往有關的規劃研究,協助政府回憶過去廿多年究竟為青洲作出了甚麼的計劃,當中又有多少推動落實。由1996年首份規劃至今已有超過二十年,不可以說青洲區完全零發展,雖然社區配套設施依然嚴重缺乏,但環境衛生明顯改善,亦有消防站正在興建中。區內的工業區也變得更國際化,不單有本地企業也有跨國企業進駐。然而,珍貴的自然資源青洲山仍未得有效的保育,四周仍是廢車場、修車場,未有跡象顯示這種狀況會改變;區內的休憩空間因私人土地發展逐漸減少。
然而,正如青洲老居民陳鳳所言「青洲很大,但點發展頭痛。」區內的土地多為私人地,公地較少,如何增加綠化空間改善區內的居住環境,需要考驗政府智慧。同時,如何使青洲山盡快得以完善保育,或大家應響應陳鳳所呼籲,廣大居民都關心青洲區規劃。當然,不只青洲區,整個城市總體規劃亦需要每一個持份者關心。
身為青洲坊眾互助會副理事長的陳鳳在區內住了30多年,對這塊寶地、寶山瞭如指掌,對區內的問題娓娓道來。一問及青洲 [
翻查政府資料,原來青洲都市化整治計劃有1996年版及2010年版。但2017年12月,工務局根據文化局的意見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