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隔三年,社工專業認證及註冊制度諮詢依然炮聲隆隆。在一向被馴化的澳門,特別是中產階層,「專業自主」的呼聲一直少之有少,到最後專業不見得專,只是被收為體制的一員,有的甚至淪為集體腐化的溫床。一批前線社工及學生抵住體制內的壓力,高喊「自己專業自己守」,堅持註冊社工一人一票選出自己的代表,堅持官方不應凌駕專業,不甘將個人發聲、捍衛專業價值的權利假手欽點的代言人。社會工作的本質包含濃厚的基進意味,為弱勢發聲,不容易向既定的體制妥協,為消除歧視和不公義尋求改革,延續這種基進的力量,正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原動力。
澳門2012年首次推出澳門社工註冊制度法案諮詢文稿(下簡稱「第一稿」),諮詢主要的對象的社會服務團體、社工老師 [
家暴與「扶貧」是否有關?與「賭癮」是否有關?當然有,因為社會問題往往是環環相扣,家暴或許只是結果之一,成因可能 [
學生就是需要不斷嘗試,但原來在學生時期,有些所謂「對」與「錯」,有時只是約束著學生的思考。大學校園內應有的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