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k
藝文爛鬼樓

每逢周二,傳說中的爛鬼樓會在「論盡媒體」虛擬空間出現,歡迎聚眾圍觀。藝術教育文學創作藝評影評城市議論旅行書寫,凡生活種種與文化連結的,皆可被捕捉定格。在城市金光幻象背後,期望文化與文字逐日沉積,落地生根。未來是浮華還是昇華,城市種種,皆在一念之間。

歡迎投稿,以文字圖像書寫我城。

A Letter to My Nephew《致侄子的信》(文化局圖片)
漂洋過海的信件──Bill T. Jones在澳門藝術節 2017年05月24日|文:董言|https://aamacau.com/?p=39751

今次澳門藝術節(第28屆)邀請到Bill T. Jones/ Arnie Zane Company(比爾·提·瓊斯現代舞團)演出兩個舞碼,A Letter to My Nephew(《致侄子的信⋯

戲游花間藝文爛鬼樓
我在描述墓園時並不是在談論墓園──《天國之園》手繪地圖的設計筆記 2017年05月23日|文:思崎井(《天國之園》手繪地圖設計及插畫)|https://aamacau.com/?p=39728

一個城市生存的蛛絲馬跡可以從她的墓園裡找到。 澳門之所以獨特,並不是她有不會打烊的賭場、所謂中西交融的人文風情、日不落的拍照打卡古蹟遺產,以上皆是,但也皆非。因為這裡從很久以前就有人在生活,而人⋯

049 安居難文化.芸術.設計紙本月刊藝文爛鬼樓
我在山頂醫院腎室度過了兩年多的血液透析時光。
再嚐打兩針的經歷 2017年05月23日|文:文燁|https://aamacau.com/?p=39724

話說我在澳門這邊的腎科主診醫生是一名風度翩翩的上海男士,高個子且戴著一副眼鏡。平日每次回去時血液透析室透析,如果他在室內當值、工作又異常忙碌,在我眼中他能停下來歇息一下的時間看起來很小;如果當日⋯

我的「腎腎地」生活藝文爛鬼樓
匈牙利導演 Ildikó Enyedi 的作品《夢鹿情緣》(On Body and Soul)。
他們在夢中相愛──談《夢鹿情緣》 2017年05月17日|文:小鳥|https://aamacau.com/?p=39591

剛過去的四月,正是一年一度的「香港國際電影節」舉行的月份,我從幾百部參展電影當中,選了二十二部心頭好觀看,當中我最喜歡的,正是這部匈牙利導演 Ildikó Enyedi 的作品《夢鹿情緣》(⋯

戲游花間藝文爛鬼樓
我在山頂醫院腎室度過了兩年多的血液透析時光。
動靜脈廔管放入支架後的情況 2017年05月17日|文:文燁|https://aamacau.com/?p=39592

在廔管裡「通波仔」和放入支架後的第二天上午,醫生幫我檢查過傷口和血流是否順暢後,便批准我出院了。因為左手動了手術又包紮了一重又一重的紗布,活像豬蹄一樣,連手臂屈曲如此簡單的伸展動作也做不來,幸運⋯

我的「腎腎地」生活藝文爛鬼樓
守護家人的方法:變成蘋果、月亮、結痂,甚至是紙巾來守護他們(吉竹伸介《爺爺的天堂筆記本》。三采出版。)
在星星消亡之前,一起讀繪本 2017年05月2日|文:黃詠思|https://aamacau.com/?p=39406

網上流傳著,由於地球和宇宙各個星體之間相距甚遠,得以光年計算,我們用肉眼觀測到一閃一閃的小星星,可能早就在數百萬年前死掉。雖然不少天文學家已推翻此說法,不過有關死亡,或許就像這麼一回事,像是存在⋯

書是生活的必需品藝文爛鬼樓
足跡《找記憶》 攝影:鄭冬
孩子,你可知道自己的真名?──在足跡「童聚偶遇」裡「找記憶」 2017年04月26日|文:川井深一@井井三一繪本書屋|https://aamacau.com/?p=39276

  孩子們集中坐在最前排,這齣戲不擔心小觀眾突然衝到舞台,演出者自有氣場,每一個衝進舞台的小小聲音都有回應。 足跡《找記憶》,是今年「童聚偶遇」的其中一個節目。主角一樣是牛牛,「在人們⋯

戲游花間藝文爛鬼樓
墳場之內的社會縮影──舊西洋墳場
墳場之內的社會縮影──埋葬於舊西洋墳場的澳門史 2017年04月26日|文:路家|https://aamacau.com/?p=39277

19世紀澳葡殖民軍官美副將、中華民國駐英全權公使、中華民國總檢察長、竹林藥山禪院第二代祖師……安葬於聖味基墳場內的名字橫跨一個多世紀,一個個墓碑亦靜靜透露着澳門百多年來政治與社會的轉變。「公眾墳⋯

築城危言藝文爛鬼樓
新教墳場,又名「馬禮遜墳場」或「基督教墳場」,位於白鴿巢東方基金會(曾是英國東印度公司大班住所)旁
非中非葡──埋葬於新教墳場的澳門歷史 2017年04月21日|文:路家|https://aamacau.com/?p=39187
049 安居難築城危言紙本月刊藝文爛鬼樓
本地藝團「足跡」邀請台灣「野孩子肢體劇場」將親子默劇《叩!叩!死神》帶到澳門。
兒童劇談「死」不殘忍 莫兆忠:大人為何要避忌? 2017年04月19日|文:路家|https://aamacau.com/?p=39080

「其實哭是一種情感。」本地藝團「足跡」負責人莫兆忠平靜道來。對於跟孩子說「死亡」這回事,他亦不認為很殘忍,「每一次我們都不是要教小朋友學會甚麼,而是讓大人與小孩透過劇場,一起學習面對問題。」 今⋯

Curtain Up!藝文爛鬼樓
生命的密碼 2017年04月19日|文:路家|https://aamacau.com/?p=39079

當生命的流逝只用數字來表達,會是怎樣的﹖ 17:32,「病危」,是媽媽傳來的訊息。 體溫37度——你肺炎,輸了4包白細胞卻沒發熱;你的免疫系統失效了,身體兵敗如山倒。 SPO2,即血氧飽和度由⋯

半島裡外藝文爛鬼樓
「做一日村中人—藝遊路環荔枝碗村」(圖片來源:做一日村中人 Facebook)
「全城舞台」,搬演一齣齣城市發展悲劇 2017年03月30日|文:喬亞(「第十六屆澳門城市藝穗節」駐節藝評人,澳門)|https://aamacau.com/?p=38682

有時世事真真諷刺。 在「第十三屆澳門城市藝穗節」,為期九日、名為「做一日村中人—藝遊路環荔枝碗村」的活動被選為「亮點節目」,逾二十位港澳藝術工作者、視覺藝術家及音樂人,與路氹相關團體聯手,融合路⋯

戲游花間藝文爛鬼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