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與藝——音樂與劇場的傳統轉譯
2019年01月26日|文:論盡藝文
本文節錄自2018年5月18日於台北思劇場,由大大樹音樂圖像舉辦「遊與藝——音樂與劇場的傳統轉譯」座談,邀請到 [
成長伴侶
2018年04月17日|文:蘇麗欣
早前,學生的寫作考試,題目就是〈成長伴侶〉。在監堂的安靜時刻,我也想想屬於自己的成長伴侶。 時間,讓某些人進入 [
就算他日會怎麼,你要記得這首歌屬於你屬於我
2016年11月29日|文:阿添
一年長假回來後正是這邊的暑假,回來後又要面對現實,應付日常生活的開消和租金,懷著惆悵的心情很不經意地順勢也多休 [
一碟一世界:專訪澳門邊度有音樂
2016年07月28日|文:Alex
一個陽光燦爛的下午,我徒步越過澳門古老的城市中心,到即將結業的唱片店「邊度有音樂訪問他們的老闆吳子嬰。 前往這 [
一所非正規的音樂學院──資深熟客Anthony 這樣說
2016年07月28日|文:訪問:黑黑
「边度有音樂」開業十年,雖然營業額一直低迷,然而只此一家的音樂選擇卻吸引了一班音樂同好,他們不時出現在店內,閒 [
為愛音樂可以去到幾盡
2016年07月28日|文:黑黑
身為前股東之一的Mick(李立勝),當年有份創辦「边度有書」,後因往港修讀神學課程而退出。雖然身份上退出了,但 [
作為抵抗平庸的示範
2016年07月28日|文:Penny(「边度有音樂」第一代店員)
與「边度・有音樂」初次結緣,早在「有音樂」正式開業前。 那時候,「有音樂」只是「边度有書」收銀檯前的一面牆。當 [
「边度・有音樂」2006-2016 活動
2016年07月28日|文:藝文編輯組
2016/07/29-31 @pintomusica 邊度有音樂・節(Pin-To Musica Festiv [
藝術認知及了解
2016年03月16日|文:張少鵬(投稿)
日前,澳門管樂協會主辦了「梁沛琴巴松管獨奏音樂會」。對於管樂協會而言,為學成歸來的本地音樂學子們舉辦個人獨奏音 [
不要被別人界定了你的形象
2016年01月12日|文:阿添
上星期發表了一篇名為 「停留在原點的樂團」 的文章,這個星期想延續和大家探討一個問題,究竟你想在別人心中建立一 [
簡儉哲學與音樂──電子音樂科學家孟奇的音樂之道
2015年12月12日|文:蘇麗欣
孟奇是國內著名的電子音樂科學家,高中時期就在Attic網站發佈了《FLStudio教程》,之後在Midifan [
二十年教與學──全職獨立音樂人Lobo
2015年12月12日|文:蘇麗欣|採訪:蘇麗欣、黑黑|圖:由受訪者提供
Lobo是澳門少數全職音樂人中較突出的一位,在本地音樂圈中幾乎無人不識,不少音樂人還出自他門下,Lobo所涉音 [
只要一直存在就好──專訪LMA主創人鄭志達
2015年12月12日|文:黑黑|採訪:蘇麗欣、黑黑|相片由LMA提供
鄭志達與音樂之間,不知道是誰選擇了誰。小時候家中黑白電視壞了,沒錢買彩色的,便開始聽收音機。當時澳門製衣業蓬勃 [
膽粗粗唔識死地接了兩場音樂會之後記
2015年11月10日|文:蘇麗欣
登登登登!登登登登!我回來了! 當然,相信大家不會覺得我在《論盡》消失了三個月!哈哈!時間飛逝!我又不知不覺地 [
曉得爵士音樂是否能當爵士? 台中爵士音樂節2015
2015年11月3日|文:阿添
小時候的慈善或賑災晚會經常在電視上看見什麼什麼爵士主禮或捐款,然後我口裡都會吐出一句: 「如果我曉得爵士音樂, [
當音符潛進太平洋:我在細聽Cicada的最新專輯《仰望海平面》
2015年09月16日|文:小鳥
我很幸運,由於要撰文介紹台灣樂團Cicada的最新專輯《仰望海平面》,在專輯還未推出前,便獲得樂團商借整張專輯 [
輸在起跑不會輸一世 梁健濠的奇幻音樂之旅
2015年07月18日|文:許諾、李遠昇(實習記者)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說起九月可以到台灣的校園讀書,所有時間都放在他最愛的音樂,眼神內透出的光芒,臉上掛著幸福的笑 [
眼淚未必有秘密,但肯定有讀錯字
2015年07月7日|文:期克果(投稿)
無論是筆者朋友的社交網絡平台,還是網上近年很高點擊率的樂器教學頻道,都「洗腦式」地彈着兩首歌,沒錯,就是某台「 [
我與我的鋼琴
2015年07月7日|文:關詠彤(投稿,初中學生)
鋼琴,一直陪伴著我的童年。同時間,我多次討厭過它,放棄過它,但它對我始終不離不棄。到了現在,它依然是我的好伙伴 [
薩克斯風演奏家是怎樣煉成的?﹣Hugo Loi(呂瀚章)專訪
2015年06月23日|文:蘇麗欣(Sonia)
Hugo Loi,呂瀚章,年紀輕輕,已經是澳門古典音樂界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曾榮獲多屆澳門青年音樂比賽的獨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