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
鄭家大屋。圖片來源:文化局
在文遺長駐演出 大家點睇?(二) 2022年09月27日|文:論盡媒體

文化發展諮詢委員會八月下旬召開全體會議時,文化局向委員介紹了二〇二三年度重點計劃,包括「以鄭家大屋、崗頂劇院及海事工房作為試點,引入具本地特色的長駐品牌演出項目,打造複合式體驗文旅景點」。有劇場⋯

鄭家大屋。來源:文化局
藝文設施成核酸站——場地資源的深層問題 2022年09月27日|文:論盡媒體

六月十八日爆發疫情後,多個展覽及演出場地要立即關閉,部分更變成核酸檢測站。雖然政府已於八月二日終止「即時預防狀態」,但直至九月中旬,不少藝文場館仍被臨時徵用作核酸檢測站,當中包括望廈山房、塔石藝⋯

本地文化雜誌《劇場閱讀》。
現時的標書制度:對藝文不友善,對創意不尊重 ──專訪《劇場閱讀》主編莫兆忠 2020年08月29日|文:黑黑

「有關標書、藝文採購制度的問題一日不解決,大家仍繼續做下去的話,那麼其實慢慢就會愈來愈不健康,今次戀愛電影館的事件,就是把這件事更加放大出來,其實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的了,所以我是有點想要抵制開標⋯

採購「價低者得」或被一些政府部門主管奉若金科玉律,但一些負責執行的公務員卻不以為然。
價格比重太高 無法以質素制衡 採購制度漏洞逐個數 2020年08月29日|文:初雁

採購「價低者得」或被一些政府部門主管奉若金科玉律,但一些負責執行的公務員卻不以為然。所謂「一分錢,一分貨」,特別是負責採購設計、表演等文化類產品與服務的前線人員都深明,靠低價中標的公司表現未必好⋯

台灣的「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設有網上「補助成果資料庫」。
澳門藝文軌跡何處尋? 2020年08月29日|文:天一

澳門藝文發展資料的存檔、整理、展示一直殘缺。以往當有《戲劇年鑑》、《舞蹈年鑑》,現在連這由政府主導的計劃也暫停好幾年了,更別說是這年代該有的電子檔案庫。於是乎,澳門藝文界好像做了很多,政府好像投⋯

圖一.文化環境架構
從藝文紓困反思澳門文化治理 2020年05月1日|文:Klein Chen

因應新冠肺炎進入全球大流行,世界各國與地區政府都紛紛推出因應與紓困措施,台灣政府緊急通過了「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台灣文化部依據該條例推出了藝文紓困方案,包括:藝文紓困補助⋯

今年一場武漢肺炎,讓全世界都處於半停頓狀態,澳門自農曆新年期間便陸續進入停擺,一切活動停止,所有學校停課,文化場所也全部關閉,上半年基本所有藝文活動都取消了,復甦未有期。
除了援助,更需要真正的文化政策——以戲劇界別為案例 2020年05月1日|文:黑黑

今年一場武漢肺炎,讓全世界都處於半停頓狀態,澳門自農曆新年期間便陸續進入停擺,一切活動停止,所有學校停課,文化場所也全部關閉,上半年基本所有藝文活動都取消了,復甦未有期。對此最受影響的,就是一眾⋯

新型肺炎疫情橫行,政府宣佈藝文設施全部關閉,全澳停課,不少活動也被取消,就連藝術節也要推遲到明年舉行。
政府究竟如何看藝文工作? 2020年04月10日|文:論盡者言

新型肺炎疫情橫行,政府宣佈藝文設施全部關閉,全澳停課,不少活動也被取消,就連藝術節也要推遲到明年舉行。劇場界受疫情打擊,一直隱而未發的弊病也一下子浮現。 「新一屆政府究竟怎看我們?」、「這政府重⋯

《明年此時》的監製楊彬。
當演出取消⋯⋯ 憑單據報銷 不能解決的問題有哪些? 2020年04月10日|文:論盡媒體

疫情之下,劇場界多個演出均告取消。曉角話劇研進社的《明年此時》亦是其中之一。票房收入付諸流水,劇團還要支付一筆額外支出,例如退票的手續費。雖然文化局於二月中表示,團體可在遞交報告時註明受疫情影響⋯

新型肺炎疫情橫行,今年澳門藝術節尚未宣傳就已告取消。圖為去年第30屆藝術節宣傳海報。
連藝術節也取消了 ——劇團沒收入 前期人工怎麼辦? (上) 2020年04月10日|文:論盡媒體

新型肺炎疫情橫行,繼一至三月多個演出及活動取消/延期後,就連今年澳門藝術節亦告取消,部分演出延至2021年舉行,劇場工作者於是失去今年四及五月的主要工作機會及收入來源。石頭公社也是有份參與今年藝⋯

近年有跟社福團體合作的「石頭公社」。
巡演/工作坊也取消了 ——劇團人工怎麼辦嗎? (下) 2020年04月10日|文:論盡媒體

劇團的收入除了受文化局資助的年度計劃項目,也來自與其他機構文作的項目,例如與不同政府部門合作的學校巡演、與社福機構合辦工作坊等,也會自己舉辦一些活動,或者到外地演出等等。但因應疫情全球擴散,這些⋯

疫情殺到,所有場地閉館、學校停課。
文化局:將為藝團提供場地支援 2020年04月10日|文:論盡媒體

對於藝文界現時的困境,政府曾表示在支持本地藝文展演方面,會貫徹特區政府「以工代賑」措施,文化局將待疫情趨於平緩後,為本地從事藝文演出及節目製作的團隊和藝文工作者創設條件,提供更多實踐機會,從而活⋯

澳門的劇團,不少是由業餘開始,因為教育而萌芽成長。
劇團與freelancers,是怎樣的存在? 2020年04月10日|文:晨曦

不諱言,澳門的劇場發展是由這界別的自由工作者撐起的。一台戲,台前幕後,由導演、演員、設計、燈光、技術、監製等等,牽涉的人手不少,而當在澳門的生態之下劇團大多是小型甚至微型的時候,不少的劇場從業員⋯

疫情殺到,所有場地閉館、學校停課。
轉載:重檢文化政策體質,提升劇場免疫力 2020年04月10日|文:澳門劇場文化學會

— 對文化局疫情工作部署 之回應及建議 新型冠狀病毒從年初爆發至今已造成了全球性影響,劇場藝術有集體工作、現場觀賞、群集觀眾的特性,隨著場館關閉、學校停課,全澳劇場活動停頓,大批劇團及劇場工作者⋯

場地故事 也是劇團故事 大鳥:我們這輩欠年輕人一個場地 2019年12月21日|文:論盡採訪組

曉角劇團於今年12月慶祝其空間「曉角實驗室」創立20周年。你最喜歡這地方甚麼?「這裡工作之餘有一種……生活感。」曉角成員楊彬說,「它不只是用來上班,這場地不斷是有一個show開始,完,開始,完⋯

藝文界在澳門生存只可非營利? 與會者︰政策矛盾 扼殺發展空間 2017年10月27日|文:論盡採訪組

  法務局正就《檢討行政條件制度》進行諮詢,當局建議劇院及電影院僅可以酒店及純商業樓宇經營,在藝文界引起強烈反對。當局昨晚加開藝文界諮詢專場,現場座無虛席,反映熱烈,諮詢會更由原定的一⋯

愛都,你是誰? 2015年08月19日|文:栢栢

自有記憶以來,我幾乎每天都經過愛都。然而,我似乎從來沒有問過,她到底是誰。 當然了,儘管每天清晨站在同一位置上打掃的都是同一位阿姨,同號碼巴士上的司機個個熟口熟面,可是年復一年,你就是不會想到要⋯

第二輪問卷調查結果摘要 2015年07月18日|文:藝文

藝文自由工作者── 凡以澳門為大本營,個人專業工作領域與各項文化藝術相關,目前不屬於任何政府或私人企業的編制之內,主要以自由身或自組公司名義接洽工作,包括創作、演藝、製作、行政等工作範疇的藝文工⋯

藝文團體捱貴租 關注組:廉租澳大舊址 2014年08月13日|文:論盡採訪組

「澳門大學舊校園關注組」三名成員到政總遞信,要求政府儘快就舊址用途作公開諮詢,避免私相授受,或者長期空置造成浪費。關注組成員甘雪玲指出,雖然政府近年大搞文創產業,但由於租金不斷上升,很多藝文團體⋯

澳門文化中心
【旅遊專題】探索藝文點線面 2014年05月12日|文:唐吉(攝:Gino Lei)

藍天下,皇朝區一幢幢的建築物享受着陽光,耀眼生輝。無疑,這區是澳門另一個有趣的角落:這兒商廈林立,猶如積木都市,然而綠樹成蔭的宋玉生公園卻幽靜的橫卧其中,把兩邊高樓隔開;這區位處外港碼頭及南西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