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表風光,內裡風乾──你很難想像的劇場低限生存
2018年05月1日|文:青豆
根據澳門特區政府2018年施政報告,目前最低維生指數是4,050元/月(圖)。這個被評為低估現存生活壓力的偏低 [
山蕉與阿全:劇場是用熱血與汗水撐起來的
2018年05月1日|文:黑黑
認識山蕉已有一段時間,他曾是牛房的技術人員,總在大小場合見到他的身影。牛房結束後,他成為劇場的自由工作者,專職 [
里奧的一天:在限制中綻放光彩
2018年05月1日|文:黑黑
每過一陣子就會見到里奧拉著拖喼的身影來到,拖著沉沉的喼,就這樣走遍大街小巷,為的就是把裡面的海報、傳單和小冊子 [
曾韋迪:想要一個生存空間
2017年11月18日|文:論盡
「我們需要甚麼?不過是一個生存的空間,就是這麼簡單。不一定是工廈,不一定是很堂皇的劇院。」是次諮詢在藝文界引起 [
劇場工作就如一支探射燈──訪劇場工作者kk2
2015年10月21日|文:黑黑/採訪:王郊
在進行「藝文自由工作者調查」時,發現劇場工作者是其中較大的一群,愈來愈多年青人投身於劇場工作,雖然缺乏全職劇團 [
「我可能未必改變不到什麼,但是必然能守住些什麼。」──盧頌寧@足跡
2015年10月21日|文:川井深一/王郊(採訪)
王郊(W)︰說說你對於自己作為自由工作者的感覺。 盧頌寧(寧):我已經在很多年前就沒有什麼「感覺」,其實我不是 [
鼓起勇氣邁出腳步──訪本地插畫師林格
2015年10月21日|文:黑黑
從本地藝術院校畢業了兩年多的林格,是本地少數以插畫為專業的自由工作者。林格喜歡思考、發問,人很安靜,但對很多事 [
本地藝文自由工作者 生存與工作狀況——第一輪問卷調查結果摘要
2015年06月21日|文:藝文
藝文自由工作者── 凡以澳門為大本營,個人專業工作領域與各項文化藝術相關,目前不屬於任何政府或私人企業的編制之 [
放下身段,那麼保障也要放下嗎?——訪舞台設計Cola
2015年06月21日|文:王郊
Cola是本澳自由工作的劇場人,專職從事舞台設計,有時還會寫劇評。家裡是個小工場,有電鑽、鋸機與各式各樣的工具 [
來去自如的劇場人生——訪劇場監製遠遠
2015年06月21日|文:王郊
一日有24小時,返工8小時,睡覺8小時,剩餘下來的時間,吃飯玩樂逛逛街看看戲。城裡典型的打工仔生活,日復日大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