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香港的悲哀預言
2016年02月23日|文:小鳥
農曆新年前的年廿七,我急急腳的坐船到香港,為的是觀看場場爆滿的香港電影《十年》,雖說場場近乎滿座,理應不會這麼 [
想像的民族敵人
2014年11月12日|文:張郎
我們常說「本是同根生」,這種「共同感」是可以被印刷術和媒體傳播來營造的,所以是一種「想像出來的共同感」。反之, [
帶閱讀進偏鄉 -《沒有學校的魚》
2014年11月4日|文:大蔥
常在中國的偏遠地區行走,有世界屋脊的高原藏區,也有森林峽穀的獨龍族聚居區。喜歡那些原始風光,還未被人類改造的土 [
澳門還需要葡萄牙的光輝嗎?
2014年05月9日|文:詹米
這個立題很蠢。 首先要確認,葡萄牙現在是不是很光輝?對於一個年青人出走,瀕臨破產的國家,現在光不光輝,他們自己 [
誰在1930?──《KANO天下嘉農》,戲院神遊
2014年05月9日|文:川井深一
殖民地關鍵字 請給我你腦中出現的三個殖民地關鍵字。 「嘉南大圳、梅花鹿、神木。甘蔗、稻米、醫生。賴和、 [
香港多戀事:香港人的「戀殖」之源
2014年05月9日|文:洪木枝
「事頭婆喺度唔會咁㗎!」或許你也聽過香港人如此說話,着實可圈可點。 在今日的澳港社會,已很少聽到人以「事頭 [
解殖——澳門社會遺忘了的任務
2014年05月9日|文:未熄
在東亞地區,有一個詞語,常常被日本人和臺灣人提起的,那就是「正常國家」。先談日本:日本歷屆自民黨政府──安倍晉 [
小住立法院心得
2014年04月4日|文:鄭明軒(臺灣大學澳門生,主修國際關係)
記者不算,我是太陽花學運占領立法院,議場裡四個澳門人之一。在立法院裡的一周,看了很多、談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 [
難為正邪定分界
──在台參與學運多於採訪的澳門實習記者筆記
2014年04月4日|文:思崎井
從佔領立法院的隔天起,我每天都到現場,直到太累待不下,再因為趕工作離開台灣的那一天,我看到的是一幕幕驚心動魄但 [
透視台灣的服貿爭議
2014年04月4日|文:林柏儀(英國倫敦大學Goldsmiths學院社會學博士生、台灣工運工作者)
台灣近來的「服貿」爭議,引起了大規模的社會抗爭。學生佔領立法院的行動,更是震驚了國際各界。然而,「服貿」究竟是 [
在台灣求學7年
2014年04月4日|文:在台灣就讀研究所三年級的澳門學生 Celia Ian
如果說澳門是我的家,在澳門我得到基本的教育;那,在台灣求學這些年,台灣給了我知識的養分,讓我知道自由的可貴;人 [
今晚
2014年04月4日|文:在台灣就讀研究所一年級的澳門學生童景
今晚(2014年3月23日晚),學生自主發起了攻佔行政院運動,闖入行政院並留守抗議,場外亦有學生及抗議人士。隨 [
六四,你我他還記得嗎?
2013年06月11日|文:小鳥
今年六月四日晚上八時,你在哪裡?在做甚麼? 相信大部份人會答:「在家中,和家人吃飯」、「在餐廳裡,跟朋友在吃晚 [
從一個影展走進眾神的荒原
2013年04月9日|文:大蔥
曾去過幾次雲南四川青海的高原,大部分都是藏族人的聚居區,驚嘆於原始風光的壯闊美麗,仰慕當地藏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
高原辦公室
2013年01月16日|文:年木梅朵
到達營地約1小時後,山頂上出現了五、六個黑點,有兩三個黑點迅速向下移動。他們下山了。朱加幾乎是一路小跑,他興奮 [
京廣高鐵初體驗
2013年01月4日|文:未熄
北京在我的年度遊行計劃中,本來是不存在的,因為兩年前已經去過一次。高鐵通車是這次旅程的催化劑。猶記得我帶去「零 [
「兩會」小知識
2011年03月25日|文:未熄
「兩會」是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合稱,其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大)及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
兩會「鬆一鬆」
2011年03月25日|文:寧古塔
一年一度的「兩會」終於曲終人散。近年心水清的朋友發現,每年「兩會」期間的《人民日報》,排版可謂千遍一律。大家不 [
評中國古代最優秀的翻譯家-玄奘(3)
2010年09月3日|文:高明
大功而返 話說貞觀十九年(西元六四五年)正月二十五日,玄奘攜梵文佛經六百五十七部和各種佛像抵達長安,史載當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