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灣一帶為本澳重要商業區。
工聯副理事長、直選議員梁孫旭指出,搵工難、提升居民就業素質是社會、勞工界較為關注的問題,而早前特區政府亦提出「動態調控」外地僱員數量,設定聘用本地僱員的最低比例。針對文職、技術等具發展前景、本地僱員願意擔任的工種和職位,特區政府應設定聘用本地僱員的最低比例,以保障及提升本地僱員的就業和發展空間。
梁孫旭:部分行業本地人只能兼職和做短工 遭受「開工和收入不足」
梁孫旭以「就業質量需政企民協同提升」為題提交書面質詢。他指出,本澳近年經濟發生變化,在行業智能化、電子化以及外僱等因素的影響下,「無論是就業抑或待業的人士,都面臨就業的困難,例如外僱較多的行業,其薪酬一直被壓低,一些如餐飲業、零售業、建築業、服務業、文職等行業的本地僱員難以與廉價外僱競爭,甚至本地僱員只能從事兼職和短工,出現 『開工和收入不足』的現象。」

他續指,不少中高齡人士面臨被裁員或長期失業的狀況,而毫無經驗的畢業生求職更加困難重重。此外,一些僱員及求職者亦未能適應行業的現代化發展,需要提升個人的就業競爭能力。因此,解決搵工難、提升居民就業素質是社會、勞工界較為關注的問題。
梁孫旭又稱有留意新一屆政府加強對居民就業的重視,從不同的政策措施支持和協助本地居民就業和晉升,包括設立「促進就業協調工作組」,在公共工程招標文件中列出優先本地人就業條件,以及設定聘用本地僱員的最低比例等。「要落實有關的工作,需要因應勞動市場的客觀情況,調整和優化完善的就業政策,並嚴打勞動市場中的各種不法行為和做法,以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
故此,他要求當局代交在「動態調控」外地僱員數量,公共工程招標文件中列出優先本地人就業條件,設定聘用本地僱員的最低比例方面有何具體方案;以及當局能否進一步研究率先將一些大企、具發展前景、本地僱員願意擔任等合適的工種和職位,例如文職、技術職位等設定聘用本地僱員的最低比例,以保障及提升本地僱員的就業和發展空間。
梁孫旭又問及當局如何轉化「職出前程」等各項實習計劃為職位;當局有否其他的就業輔助和鼓勵措施,以支持包括青年、中高齡人士就業;以及早前公佈的「促進就業協調工作組」及綜合職業培訓平台有何工作和推進情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