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訂後的《博彩法》規定,本地衛星場的三年過渡期將於今年12月31日屆滿。行政當局及三間博彩承批公司,即澳娛、新濠及銀河,宣佈各自旗下11間衛星場及3間摩卡場將於12月31日前結業。其中澳娛有意收購2間衛星場業權,轉為直營場營運。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強調,衛星場結業屬博企的商業決定,相信對賭收無實質負面影響、影響較少。
行政當局今(9)日召開新聞發佈公佈有關安排,張永春、經濟財政司司長戴建業等官員出席。張永春表示,政府對3間博企結束營運衛星場的商業決定表示尊重。
該11間即將結束營業的衛星場包括:澳娛旗下君怡、勵宮、財神、置地、十六浦、凱旋門、英皇宮殿、金碧滙彩以及皇家金堡,共9間娛樂場,而澳娛有意收購十六浦及凱旋門所在物業的業權,若成功收購並獲政府審批通過,則轉為直營場經營;新濠博亞旗下駿龍娛樂場;以及銀河旗下華都娛樂場。
另外,新濠博亞的6間博彩機場(摩卡場),即沒有賭枱,僅有角子機、老虎機等,其中駿龍、皇都及廣發亦將於年底結束營業,新濠博亞考慮透過聘請管理公司的方式經營其餘3間摩卡場,即金龍、內港及新麗華。政府將以《博彩法》的規定審批澳娛及新濠博亞的有關申請。
張永春又指出,《博彩法》規定,若博企選擇繼續營運衛星場,在年底過後就必須以聘請管理公司的方式經營,且不能以任何方式分享娛樂場的博彩收入,只收取管理費用包括清潔、保安等。未來衛星場只會「有減無增」,對規範博彩業成長有正面作用。
張永春:衛星場結業為博企商業決定
對賭收無實質負面影響
記者會上其中一個重點關注問題就是多間衛星場即將結業,會否對本澳賭收造成打擊?張永春回應指,之前行政會已公佈政府計劃下調120億賭收,而這些衛星場結業,「第一對博彩業的整體收入不會帶來實質性的負面影響,第二,對整體的博彩業的規範經營是有很正面的影響。」
記者追問11間衛星場、3間摩卡場在去年賭收如何?戴建業回應,這些賭場一定在全澳賭收中佔有比重、有變動,但相對比例「是一個很低的單位數」。至於準確數字為何,他只說「不方便透露」。

另外,有記者問到多間衛星場結業會否影響總的賭枱數?張永春指,賭枱屬博彩承批公司所有,衛星場結業後,賭枱就回歸到原屬公司方面。
博監局局長吳惠嫻補充指,11衛星場共有約480張賭枱、270部角子機。
張永春:年底過後再無「衛星場」
博企要申請轉直營場要趁早
有記者問到,參考澳娛做法,有意收購十六浦、凱旋門業權並轉做直營場,若有其他博彩承批公司有意效法收購衛星場,期限為何?
張永春直指,如今可見3間博企已做了正式宣佈有關衛星場結業決定,且通知政府及相關持份者,若未來仍有承批公司想收購,法律上是允許的。但若有這個意願就要盡快與相關公司討論,然後向政府提出申請。政府審批需時,而且必須考慮其中的員工可無縫接軌就業。過了12月31日的期限再無衛星場,過渡期滿後也沒有提出申請收購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