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新力量今年將再戰立法會直選,團隊三名代表會長甄慶悅、受托人謝伊琪、副會長、直選議員林宇滔今(3)日向立法會選舉管理委員會提交約400個選民簽署。回應記者問及近四年在議會表現時,林宇滔稱感無奈,儘管已盡力,但結果未如自己預期,「我都要同選民講聲唔好意思。」
被問到自己會否再參選以及是否有信心爭取連任,林宇滔則指,「相信大家都希望保住我呢個席位」,但對於自己會否成為參選名單上的第一候選人,名單細節仍需與團隊內部溝通。

林宇滔冀能繼續扮演溝通橋樑角色
作為議會新兵的林宇滔坦言,過去數年深切感受到社會環境變化大,而政府在聽取民意方面存在落差,導致施政未能貼近民生、滿足社會發展所需。因此希望可以繼續成為政府和社會之間最有效的溝通橋樑,「反映貼地嘅民意畀政府聽」。
對於行政會日前公佈的現金分享計劃新規定,林宇滔指出,儘管有部分市民支持增加發放條件,將合資格居民的門檻設在留澳183天,但政府不應忽略公眾諮詢,理應給予足夠時間讓社會討論。
林宇滔續指,在現時的社會環境,「唔係我哋想做啲咩,而是居民想我哋做啲咩」,自己是負責回應居民所需。

回顧過往表現 林宇滔:自問已盡力 未來堅持初心
被問到自己在議會表現時,林宇滔表示,已列席所有立法會會議去表達對於法案的意見,「我自問盡咗力,我亦盡晒能力。但係,好坦白結果都未如我所望,呢個就係我對自己嘅評價,我亦要同選民講:我真係唔好意思」。
至於整個議會表現,林宇滔則指相信公眾自有評分。
林宇滔又指出,政府在聆聽民意、設立諮詢渠道方式或未如理想,「聽唔到市民嘅聲音」。未來未必可以改善這個局面,但自己會繼續堅持初心,維持過去四年的工作作風,以和平、理性的方式為市民服務,正如早前以該方式要求政府撤觀音像工程,當局亦聽民意暫停。
被問及日後以和平、理性方式能否讓政府改變一些政策方向,林宇滔則指,以和平、理性的方式、做政府的橋樑的態度從來都沒有改變,「我感受到大環境嘅好大變化,但我想同大家講:再大嘅變化,仍然要堅持自己嘅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