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望洋爛尾樓終再動工 許可期至2026年1月 關注組再去信聯合國叫停

即時報道

文:記者小聚

網址:https://aamacau.com/?p=100333

時間:2023年04月2日 2:02

昨見建築工人出入東望洋爛尾樓地盤。

因影響東望洋燈塔景觀被叫停、爛尾逾十年的東望洋斜巷高樓建築項目日前已再動工,昨(1)日周六亦見建築工人出入地盤,而據當局發出的工程准照,該工程有效期限由今年2月9日至2026月1月10日。

一直關注東望洋燈塔景觀的保護東望洋燈塔關注組(下稱關注組)再去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稱教科文組織),要求對方叫停工程。關注組在信中稱,「為了避免對遺產的視覺完整性造成任何不可逆轉的損害,我們要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建議締約國在該建築的高度和設計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諮詢機構批准之前不要頒發任何工程許可。」

有附近商舖人員表示,印像中工程是在上星期開始。地盤爛尾狀況已經好幾年,但不知為何近日突然就重新啟動,不少建築工人出出入入。

該人員又表示,雖然工程對店鋪生意應「無乜」影響,但工程去2026年,工程持續所產生的聲響「有排煩」。

東望洋爛尾樓的地下鐵閘貼出工程告示牌。

東望洋超高樓項目初曝光便引起各界關注其對燈塔景觀的影響,當時有市民及關注組發起保護東洋望燈行動。教科文組織亦即時派員到澳門視察,並要求特區政府處理。其後,時任特首何厚鏵簽署第83/2008號行政長官批示(下稱批示),訂定了東望洋山周邊的建築物高度限制。

根據該批示,東望洋斜巷18-20號所在地段被認為限高應為52.5米。因此,該建築項目在建了81.32米,即現時約20層便被叫停,其後爛尾十年多年。

直至去年6月,文化局公佈該項目日後的樓高維持現時81.32米,但外觀須按局方要求改為玻璃設計。該局又強調,有關設計「基本」符合教科文組織的要求。

關注組其後分別於去年9月及10月向特首賀一誠發公開信以及再去信教科文組織,促請關注東望洋斜巷爛尾樓高度,並冀教科文組織能堅定其立場,即該建築的日後高度應減至52.5米,而非早前文化局所認可的81.32米。

關注組:教科文組織應安排專家來澳實地考察

該關注組於上周四(30)在其社交網站貼出致世界遺產中心的信函。關注組在信中指出,根據第 83/2008批示,「該建築物的最大高度應為 52.5 米,允許建築物以其目前約 80 米的高度完工顯然違反了上述批示的規定。」

關注組又希望教科文組織能夠安排ICOMOS (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專家實地考察,「獨立客觀地判斷以目前的高度完成建築是否會影響遺產的突出的普世價值。」

由漁人碼頭望向東望洋燈塔。

由漁人碼頭望向東望洋燈塔。

關注組批特區政府「急」忘保護燈塔

對於針對該高層建築對燈塔的「遺產影響評估」報告「合理地」得出結論:「降低已批准設計的原始高度並以當前的建築高度完成項目不會從根本上影響遺產的突出的普世價值⋯⋯」,關注組對此感到「非常奇怪和非常令人驚訝⋯⋯ 我們要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徵求締約國的許可以披露  『遺產影響評估』 的細節。」

關注組又稱將該項目高度降低至52.5米「是締約國在2008年作出的鄭重承諾。遺憾的是,現時的澳門特區政府官員卻急於忘記這一點,想方設法讓這棟樓以目前的高度落成。」

據報道,該評估報告由特區政府動用23萬澳門元委託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的指引完成遺產影響評估工作,評估報告亦已交世界遺產中心。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