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下澳門外僱的被歧視境況或加劇 呂家玟:當局應檢視政策從源頭減「分化」

2021-11-12 澳門城中的那個TA 專題報道

文:實習記者立青

網址:https://aamacau.com/?p=81353

時間:2021年11月13日 11:11

澳門引入外僱逾十載,但在這強調中西融合的城市,外僱卻似乎一直無法「融入」。在被「我們」視作為「TA們」之下,似乎他們只能是澳門社會的「邊緣人」。

在疫情下,澳門外僱歧視問題的有所惡化。對此,研究移工問題的社會學學者呂家玟認為,近幾年當局在政策上,對「本地」和「外地」概念的強調,區分居民和非居民的政策,以及在疫下「一刀切」措施,或是導致本地人在後疫情時代下對於外籍人士「不理性恐懼」,以及外僱強烈不滿的始因。她又認為,當局應檢視現時各政策,從源頭減/滅「分化」。

疫情讓歧視現象加劇?

呂:疫下措施的「排他」造更不公

呂家玟認為,疫情加劇對立、歧視的現象,但她強調造成加劇的原因並不是因為疫情本身,究其起因是在於勞動市場。「我覺得起因是在於勞動市場工作,然後慢慢演變到現在,再加上過去疫情開始前兩三年,你會看到出台的政策,清楚地把本地和外籍劃一條界限。」

社會學學者呂家玟接受本媒訪問。(相片由傳協提供)

她形容疫情下所針對外僱的措施,其實也是跟隨著「本地VS外籍」這大方向下的一個產物。當局在政策施行上的做法,也是引起外僱感覺到不公平的原因之一。

 

呂家玟認為,在疫情爆發初,澳門政府所採取的包括封關等等的防疫措施,其實都能夠得到在澳外籍人士的理解和認可,而「派口罩」等等的措施也是一視同仁地照顧到所有人,當時澳門社會的整體氛圍十分團結。反觀,在疫情有所緩和後,當局的措施只「關心」本地人,開始排除外地人。一方面遲遲不放寬外國人出入境條例,對遷徙自由造成限制,以及在派發第二輪消費卡時,「原本最早是說『藍卡』都可以拿,後來就被排除了,可是也沒有解釋為什麼」。

她又表示,「這些政策是沒有科學根據的,它不是真的為了防疫,或者說就算有」,「所以就造成很多人(外僱)已經有心結,覺得就是歧視,所以自然而然你(外僱)的反應就很激烈,會覺得自己要不然就是被排除,要不然就是被針對這樣子。」這也導致外僱群體產生了不公平的感覺。

她亦指出,政府近幾年的一些措施亦明顯見到「本地VS外地」及「居民VS非居民」。在政府所出台或修改的新政策裡面往往在劃「我們VS他者」這一界線。同時間,對於引入外來勞動人口方面的措施也在不斷修改和收緊。在政策上,不只是入出入境,也包括工作、工資、社會福利等等,「都不停地在畫那條線……你會看到(這)一個明顯的動作,而疫情(措施)我就覺得是它下面的一個產物」。

澳門外籍僱員多來自東南亞國家。

呂:疫下恐懼和危險的確存在措施不應「一刀切」

當局在上月(10)初因應疫情反覆而針對「三工種二族群」推行「高頻次核檢計劃」,其中計劃對象中的尼泊爾籍和越南籍外僱的界定,引起不少外僱的不滿,認為當局的措施存在「選擇性」;並且有外籍僱員反映,措施推出後社會上出現了更多對外僱的歧視。官方對此的解釋是,這兩個族群在澳習慣聚會,目的是儘快找到潛在個案,指計劃並不存在任何針對性。

對此,呂家玟認為,當局完全有能力採取更好的科學辦法去切實追蹤和調查,而不是直接採取「一刀切」的辦法。「我倒不覺得(政府)展現出來是歧視,不是刻意的歧視。我只能說是因為那個是衛生局官員想象出來的,他們不瞭解這個族群,也沒有很認真的要去做醫調,就自然而然覺得這群人是風險,所以也一樣把這群人一刀切」。

在「一刀切」措施之下,呂家玟認為,即便政府並不是刻意製造出歧視,在當時全民草木皆兵的時期,這樣的措施無疑是令到社會氣氛更加緊張和恐嚇,「造成越南跟尼泊爾人會認為是在針對他們,所以衛生局或是政府應該檢討在出台防疫政策,需要做一些科學研究,而不是要造成更多的恐慌」。

她又認為,對於病毒感到恐懼是人之常情,對於僱主、本地人的一些行動其實基於在危險下的自我保護,不能直接解讀成種族歧視。「害怕是真實的,可是因為這種害怕、恐懼,你做出了什麼?你有什麼想法?你覺得危險來自於哪裡?」。雖然僱主的行為無可厚非,但是因為健康受到威脅,便馬上覺得外僱「就是最高危的人群,而且是所有外僱都是危險……這是不理性的」。但這種「不理性恐懼」的產生亦與當局在政策和法律上對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劃線」有關。

於崗頂前地一帶休憩的外僱

資源上的排擠

呂:強烈的「剝奪感」讓澳門人將怪責的矛頭指向外僱

回溯部分本地人所認為的「剝奪感」,呂家玟認為這種「感覺到自己受到威脅,甚至產生一種『別人來搶你的東西』的不安感」,從而對於外僱群體的負面情緒或者衝突,其背後主因是「資源上的排擠」。「當有外來的人,就跟本地人產生了一個資源上的排擠,這個資源可以是工作,可以是社會福利,也可以是公共空間或是交通」。生活受到影響的本地人自然而然地「怪罪」起這批「外來者」,而且將火力集中於外來僱員身上。她認為,相對地為本地人公共資源帶來最大「威脅」的應是遊客,但是「澳門人不會怪罪遊客,反而覺得遊客人越多越好」,認為更多遊客意味著更多的經濟發展,「會覺得這是我們必要的犧牲」。

她指出,在引入外地僱員或是引進遊客的時候,本地人的生活上自然是會因此受到影響,而如何解決資源的問題是政府應該要考慮,但當局的政策卻並沒有考慮或解決到這一個部分,必然地衝突會出現。

何以經濟繁榮,但「剝奪感」不斷加重?

呂家玟總結道,有關澳門外僱歧視等等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背後牽連著的是過去10年來澳門社會的發展,後在疫情這一恐懼不安的時代,使其加劇。

採訪最後,呂家玟指出,澳門經濟一直在發展,原則上以為有更多的機會,但是與此同時,澳門人的「剝奪感」卻是這麼的強烈或是愈來愈強烈,並將「剝奪感」來源指向外地人。

「澳門人要去想一想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發生?」她認為所有澳門人都應該深思兩者迥異的原因。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