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隱形的澳門健康現形 需要澳門人講述不同的故事

094 時代群像──澳門人的集體身份認同 紙本月刊

文:論盡媒體

網址:https://aamacau.com/?p=71284

時間:2021年03月11日 15:15

在「兩岸四地」當中,澳門長期被忽視,甚至人們經常只會說「兩岸三地」或「中港臺」,彷彿澳門並不存在一樣。澳門土生土長的文化評論人李展鵬形容澳門是一座「隱形城市」,不論城內還是城外的人們都對澳門視而不見,並著有《隱形澳門:被忽視的城市與文化》一書,透過自身經驗、歷史發展、社會事件等等,去剖析澳門為何長久以來在世界視野中「隱形」,並進一步探討論澳門人的身份認同。

李展鵬受訪時表示,澳門地方細小,以往經濟落後,文化輸出太少,甚至連商業出版市場都沒有,對於澳門相關的資訊,學校又不教,媒體亦不講,相關的學術研究又少,澳門不論是自我表述或自我梳理上,都沒有建立一個可以了解和閱讀框架,因此,不僅是外地人不認識澳門,就算連本地人都對澳門只是一知半解。也正因為缺少本土資訊,澳門人從來都很少思考澳門問題,對香港的關注度甚至高於本地,自然地本土覺醒就會比較弱。「你都唔睇本地新聞,咁你自不然唔會有一啲情感和態度,冇情感態度的話,你就更加唔會為呢個地方做一啲嘢。」

澳門政府2002年宣佈賭權開放後,澳門經濟高速發展,一個原本經濟發展落後的小城市,在短短幾年間,澳門博彩業收入就超過拉斯维加斯,成為世界第一賭城,澳門亦一躍成為全球最富有地區之一。甚至連以往看不起澳門的香港人都開始羨慕澳門經濟,政府年年派錢,外地媒體對澳門的報道亦大幅增加,世界對澳門的關注度也就不斷提升。

澳門文化評論員李展鵬著的《隱形澳門:被忽視的城市與文化》。

澳門文化評論員李展鵬著的《隱形澳門:被忽視的城市與文化》。

他者中澳門形象「片面」、「單一」

然而,即使澳門終於在世界視野中現形,但外地人一般只知賭場、大三巴和葡撻。李展鵬表示,五六年前,澳門筆會曾與內地一些作家交流,而當這些內地作家知道澳門有筆會和作家,竟感到十分驚訝。李展鵬說,澳門的形象其實十分片面和單一,這是沒有深入了解澳門而得出的一個印象。「咁呢啲印象係咪錯晒?其實又唔係,例如澳門雖然唔系個個喺賭場做嘢,但是賭業真係塑造咗澳門整個社會。要話澳門係一國兩制嘅典範,你同唔同意都好,澳門亦都真係比較和諧,所以佢哋錯唔晒,但呢個就唔係一個立體的澳門。」

李展鵬認為,要讓澳門這座「隱形城市」健康地現形,這需要很多人用不同的角度去梳理和講述這個城市,不同的論述互相競爭,有助一個地方健康發展,「越多人用不同角度去講不同的議題,咁件事就會慢慢變得立體和完整。希望呢個現形的澳門不是一個好單一,或者只是得一個刻板印象嘅澳門,而是你去深入了解佢嘅種種,好與唔好,有時和諧,有時唔和諧的方方面面嘅嘢。」

在這個講述澳門的過程中,李展鵬認為,本地人的角色尤為重要。因為真正會深入了解一個地方的多數都是本地人。「本地人始終都係生活在這個地方,亦是接收這個地方資訊最多的一群,本地人是比較有條件講一個比較複雜或者比較立體的澳門故事,好可惜其實我哋呢方面發展得比較遲,但其實近十年八年其實已經好咗好多。」

澳門文化評論人李展鵬。(受訪者提供)

澳門文化評論人李展鵬。(受訪者提供)

社交媒體或致 澳門人身份認同現分歧

然而,澳門人一直以來都沒有鮮明的身份認同,亦從來不覺得這是一個問題。直至近十多年,經濟繁榮、世遺名片、加上因社會經濟急劇變化而產生的種種問題一一浮出水面,令澳門人不得不直視本土議題,越來越多人關注日漸壓迫的城市空間和岌岌可危的文化景觀,澳門的本土意識萌芽遲卻發展快。一方面,「澳門人」這身份加深澳門人的本土認同以及歸屬感,澳門人開始意識到要為自己的城市發聲,要澳門捍衛一些東西。另一方面,「澳門人」這身份同時亦開始定義「誰不是澳門人」,並展開攻擊,於是出現了「沃豚」、「生蕃」等標籤,用以指責一些只顧飲飲食食,對社會時事漠不關心且不講邏輯道理的澳門人。

李展鵬表示,現今社交媒體的發展越來越發達,不同人接收的資訊有好大差異,關注本土新聞的人就會知道很多本土問題並形成某種態度,繼而對本土產生感情和認同,會對本土很多事物都比較著緊,於是就形成了鮮明的澳門人身份,並會覺得澳門人應該是怎樣的或者應該要關心什麼。至於較多關注娛樂、飲食,或只收看香港新聞的人,他們對本土的認知就會比較低,而接收資訊的落差,就令到前後兩者對澳門社會或對澳門的認同感有比較極端的看法。但其實這並非澳門獨有的問題,社交媒體在任何地方都會很容易造成極端言論和意見,「即係鬧嚟鬧去,或者互相攻擊對方。」這是社交媒體的特性造成澳門人對身份認同出現分歧。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