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共生 如何推進多元發展?

092 誰可救藥 紙本月刊

文:論盡媒體

網址:https://aamacau.com/?p=69448

時間:2021年01月19日 10:10

現時統計局的數據中,未見中醫藥產業如文化產業般有獨立專項統計。較集中的相關數據,或許是該局的《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統計指標體系分析報告》。數字只包括澳門的中藥製造業、中藥零售業、中醫醫療服務,甚至是中醫藥高等教育的數據,但產業的增加值總額不包括尚未投產的橫琴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在這樣的數字表述下,2018年澳門中醫藥產業增加值總額只有3.19億澳門幣,按年減少3.3%,佔所有行業的增加值總額只有0.07%,比會展業及文化產業都要低。

另一方面,根據衛生局2015年至2019年的數字,雖然中成藥及傳統藥物數目由6,811種上升至7,110種,中成藥與中藥材的質量檢測數目也有所上升,但澳門中藥房的數目由2015年的130間輕微下跌至2019年的128間,中藥廠也由9間下跌至5間,獲發藥物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證書(GMP)的藥廠數目則一直維持在兩間。中醫生及中醫師的數目雖然645人微升至677人,但中醫醫務所由2015年的135間下降至2019年104間。

據特區政府過去的介紹,澳門中醫藥產業「走出去」的策略之一是「以醫帶藥」。

據特區政府過去的介紹,澳門中醫藥產業「走出去」的策略之一是「以醫帶藥」。

有業界人士坦言,中醫生畢業後要自設診所不易,一些中醫生雖然持牌,但因未能以臨床診症維生,正職已轉至其他行業。也有意見指,中醫生的專業雖然與中藥相關,但並非主攻研藥檢測,與中藥產業算不上直接對口。然而,中醫生是重要的中藥用家,如果私人中醫診所在澳門盛行,一來有助減輕澳門醫院門診壓力,也能協助中藥產業發展。立法會直選議員李靜儀也認為,政府要推動相關產業發展,就需要同步有政策鼓勵推動本地人員,特別是青年的一代在職業發展的選擇有更多不同的機會。

以醫帶藥 協同擴展

據特區政府過去的介紹,澳門中醫藥產業「走出去」的策略之一是「以醫帶藥」。例如非洲莫桑比克公立醫院系統與澳門中醫藥產業園合作,當地醫生接受中醫技法專業培訓,進行中醫藥產品和文化的推廣模式。同時根據市場需求,特別是根據療效以及安全性的要求,「最後嚴格篩選了蓮花清瘟膠囊及在澳門使用了約30年具有良好臨床基礎的張權破痛油作為試點產品進行註冊。」

石崇榮認為,如能把病人分流到私人中醫診所,除有助減輕公營醫療壓力,也能令年青醫生有機會積累經驗。

石崇榮認為,如能把病人分流到私人中醫診所,除有助減輕公營醫療壓力,也能令年青醫生有機會積累經驗。

事實上,類似的模式鄰近地區中藥公司也有使用。例如香港的培力集團除中藥生產外,也設有診所「農本方」。診所主要設於香港各大商場內,由註冊中醫師經營,並處方集團旗下的「農本方」濃縮中藥配方顆粒,現時全香港有診所逾90間。

一個產業的形成,除了上游的產品研發,也需要下游的銷售與推廣網絡。澳門發展中醫藥產業的本意之一,是令澳門經濟可以適度多元。那除了發展中藥研發與檢測外,在澳門的中醫藥網絡還可如何延伸?

本地中醫生發展侷限

有本地中醫生認為, 2021年將開始實行專業人員註冊制度,當中包括中醫,這有助提升本地中醫生的專業。但目前本地中醫生的職業生涯發展不易。有別於澳門的西藥藥房,澳門中藥房的持牌人不一定需要中醫藥相關專業畢業,藥房內也不一定需要有中醫生,執藥的也不一定需要有中藥師學歷,「其實請個阿姨執藥也可以。」認為如政府有政策讓中藥房與中醫生合作,或持牌人需要具有中藥相關學歷,將有助吸引人入行,令從業員可積累經驗,同時也是減輕醫院門診壓力。

澳門中醫藥學會會長石崇榮也表示,現時澳門中醫臨床型的人才發展可能會出現一些斷層或容易做成資源錯配。即使有註冊,但實際全職執業的中醫生可能只有一半,原因是找工作不易。一來政府醫療體系和私人醫院的中醫生空缺有限,二來年輕醫生寂寂無名,沒有病人認識,診所聘請的意欲也有限。「如診所很多病人,做不來,要多找一個醫生幫忙,那沒問題,都會有這些情況,但不多。」「聘醫生有兩種形式,一是分成,沒病人就分不了;或是受薪,但你沒病人,老闆第一個月用你,第二個月也不用了,你自己也不好意思留下來,因為沒病人。剛畢業的醫生沒有病人,很多時就轉了行做別的。」

有別於澳門的西藥藥房,澳門中藥房的持牌人不一定需要中醫藥相關專業畢業,藥房內也不一定需要有中醫生,執藥的也不一定需要有中藥師學歷。

有別於澳門的西藥藥房,澳門中藥房的持牌人不一定需要中醫藥相關專業畢業,藥房內也不一定需要有中醫生,執藥的也不一定需要有中藥師學歷。

即使希望自立門戶也不容易。石崇榮指,現在開設診所最少要六十萬至一百萬以上,整個審批過程也要等八個月至一年,其中入則工務局需時最長,而這段時間即使未能開業,醫生都要交租,為年輕醫生而言負擔不少。他表示,現時大灣區有政策,辦理手續認證後,本地持牌中醫生可以到灣區執業,不需考核。「灣區的醫院和社區診所病人數量多,(本地醫生)可能可以做助理醫生。因為有名的醫生一個半晝看五六十人,可能一日有一百多人,有些人不想等,也不是很嚴重,有時找些不是很有名氣的醫生看。這能增加經驗——澳門經驗累積的條件較狹窄。醫生甚至可以(在灣區)跟診,跟名醫學習,之後再在臨床方面發展,這是在灣區發展的優勢。」

普及中醫也是推動中藥

但這是灣區發展,而非澳門,且中藥產業主攻內地與海外市場,是否意味着澳門中醫發展就可着墨較少?有業界意見則指出,本地中醫生也是中藥產品的主要用家。如有明星中醫出現,其推薦的藥物也會得到公眾信任。又正如香港的「農本方」中醫診所也可成行成市,加上澳門一年遊客達三千萬人次,到澳門買藥的人不少,可見本地市場也可有一定潛力。至於可以如何協助本地臨床中醫生發展,石崇榮建議,政府可考慮把病人資源分配到私人診所,例如現時政府會資助一些社團診所,小童、學生、65歲以上人士等可獲免費門診服務,政府可將有關政策擴展到私人中醫診所。他認為,如果免費,將有助鼓勵市民看中醫,診所也會多聘醫生。

石崇榮指,現在開設診所最少要六十萬至一百萬以上,整個審批過程也要等八個月至一年,其中入則工務局需時最長,而這段時間即使未能開業,醫生都要交租,為年輕醫生而言負擔不少。

石崇榮指,現在開設診所最少要六十萬至一百萬以上,整個審批過程也要等八個月至一年,其中入則工務局需時最長,而這段時間即使未能開業,醫生都要交租,為年輕醫生而言負擔不少。

「政府的醫療開支很大,特別是門診,將部份病人分流到私營市場後,門診的壓力就沒那麼大,私人診所也能有生意,最重要是能幫助一些年青的醫療人員的發展。這樣澳門的私人市場就會蓬勃得多,可以說是雙贏。對於我們業界,是後繼有人,否則會增加私人市場的流失情況,同時也很難增加年青醫生的技術和經驗。當他有自己的病人時,覺得自己不足,會去進修,繼續學習。這是可以考慮的方法。」「當然在申請後必須接受政府監管,受了政府福利,接受監管是應該的。監管嚴格些,包括有否違規、虛報、假冒。如查到,(中醫生)自己本身也要承擔法律責任和後果,相信(中醫生)都不會亂來。」

立法會直選議員李靜儀認為,政府多年來在吸引人才進入這產業,或在培養本地相關產業人員上,資訊相對模糊,現時情況也相對不夠理想。「我不會說完全沒作用,但我們推行這產業一段時間後,對於吸引和培養本地人去加入這產業,效益有多大?中醫藥產業園算是澳門近年來在政策上最直接相關的項目或政策,但來立法會介紹時,政府交代的數字都未能令人滿意。他推動了多少人進入這產業?或培養了多少人才?可能有,但會否較個別、少量?這也是一個問題。第一,產業上我們希望會有發展,甚至變成在澳門收益上有一定比重。從本地人才角度,也應推動企業有一個責任,去吸引或有更多機會給本地居民實踐,或進入這產業。」

她又指,澳門產業相對較窄,人才的成長、居民發揮、發展的空間相對也會受侷限。政府推動產業發展的過程中,要同步有政策鼓勵推動本地人員,特別是青年的一代在職業發展的選擇上,會有更多不同的機會。「當產業走下去,當然會很希望有更多人加入。從效益上整個產業產值有多少,甚至會否衍生一些稅務收益?這些當然是一個期盼。」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