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非得男 護非必女?

2020-11-13 性別教育 由我做起?

文:澳門彩虹

網址:https://aamacau.com/?p=66855

時間:2020年11月14日 1:01

澳門彩虹2018年出席台北同志遊行 。(澳門彩虹提供)

在很多人眼中,澳門彩虹是一個同志團體,只為特定的性小眾群體服務,其實不然。雖然我們一直在同志議題上發聲較多,但由於性別光譜很闊,故我們也有為主流兩性發聲。例如早年家暴法的立法過程,我們除了尋求家暴罪重納同性伴侶外,也為家暴公罪化發聲,支持不同性別的受家暴影響之人士。

說到目前澳門的性別平等教育,剛好落筆之時,教青局就提到其教材包括教導學生在危險下,要怎樣保護自己;亦提到兩性之間相處的知識。局方亦有重複,兩性教育建基於尊重。這個取態我們非常同意,因為所有兩性相處的知識都只能建立在相互理解及尊重的基礎上。然而,澳門的性別教育課程,究竟有多深入,那就不得而知。

簡單來說,若果澳門的性別平等教育,還流於男性是「一家之主」、「家庭收入來源」等非常不現實的觀念,就有點平行時空了。實情是,很多家庭女方的賺錢能力是比男方高的。若然說錢太低俗,那麼其實現在很多女生的視野、觀察力、謀略都可能比男生來得更全面和更強。

與此同時,澳門性別教育所面對的困難,在於性別定型問題非常嚴重。或許現時不容易聽到家長教孩子「醫生是男性、護士是女性」,但不論在學習階段還是社會各界,還是很容易聽到:「你幫幫她吧!她是女生哦!」(常見於搬重物時)。或許普遍來說肌肉結構令男生比女生大力,但不能因為這樣就假定在任何情況下,女生都需要男生協助。在講求團體精神的現代管理哲學中,同一團體就應該出手相助,不因性別而有所不同,不是嗎?

更大問題是,有很多女生其實不知不覺,自己都跌入這個陷阱之中。例如她們自己也認為,女生必定「唔飲得(酒量不好)」和愛甜食。其實不然,也有很多女生是不愛甜食的。可能是有點「與別不同」,但也不見得為社會帶來甚麼問題。

還有就是,來到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了,還是聽到有很多父母不接受兒子喜愛紅色、女兒喜愛藍色。當中不少父母,可是受過高等教育,拿著學士、碩士學位的。喜歡紅色的男生,一定會發展出強烈的主流女性特質嗎?相信這難以三言兩語就確定。舉個例說,很多男生都喜歡某意大利品牌跑車,而該品牌跑車又以火紅色馳名,那麼這些男生都有強烈女性特質嗎?聽說香港歌手「郭天王」也是這品牌的擁躉,他有很強女性特質?相信沒有人會認同吧。

意思即是,究竟澳門的教育官員和持份者,在編製性別教育教材時,有否意識到自己可能受到這些觀念/傳統/刻板印象影響,有機會編製相對落後、與現實有所出入的教材。當這些教材用來培養一代又一代的學生時,就會更加根深蒂固。

不論男女,其實都可以多一點認知,其實人的性格非常多元,她/他們不必為自己喜歡甜食(男生)或不拘小節(女生)而覺得不安。白眼,就由它吧。

最後,同志知識應該放到澳門性教育內,因為同志議題其實也是性別議題。性別議題非常廣泛,並非男女二元就能解釋得了。當澳門的教育原來已經進步到,要教學生尊重不同年齡、背景、種族、性別的人士時;若然漏了同志,就會出現缺口,令學生未來遇到不同性傾向的人時,或許有所失態。很多家長擔心,性教育教材若有同志內容,就會鼓勵小孩他日變成同志。先不論同志是否如泥膠,可扭捏出來;所有(大部份)同志都是誕生自異性戀父母,社會主流也是異性戀,在這樣的環境下,為甚麼同志們沒有受影響,而變成異性戀者呢?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