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館辦海盜展 多角度發掘歷史

2020-10-09 澳門水域的海盜

文:論盡採訪組

網址:https://aamacau.com/?p=65413

時間:2020年10月10日 15:15

「一般人對 『海盜』的固有印象如冒險、浪漫、殘暴、嗜血等,往往源自文學和影視作品。然而,經深入的研究發現,『海盜』是一項非常複雜的課題」——這是澳門檔案館對其主辦的展覽「澳門水域的海盜(1854-1935)」的介紹。該展覽策展人日諒教授亦表示,海盗對當時的社會有其影響力;廣州暨南大學澳門研究院院長葉農亦認為,華南水域的海盜與澳門社會發展有一定關係。

然而,這群體的歷史甚少出現在公眾眼前。

逾百份文獻展出 呈現海盗方方面面

是次展覽從不同層面探討海盜現象在廣義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體系中扮演的角色,並從澳門檔案館館藏檔案中挑選一百多件與珠江三角洲地區海盜活動有關的檔案文獻、歷史地圖及照片。策展人日諒教授書面回覆《論盡》時表示,在本次展覽中,參考了澳門檔案館於1854年至1935年之間的62個民政檔案,研究了數百份文件,並增加了從澳門報紙中檢索到的信息。100份文件用於展覽和目錄製作,但連同《文獻來源手冊》的抄本,匯集了大約450份文檔。

展覽主題共有五個,分別為「水道交錯:外部社會空間」、「海盜行為與社會網絡」、「海盜行徑:犯罪與刑罰」、「路環與大、小橫琴:紛爭與共識之島」以及「海盗、貨物和旅客」。今次展覽的展品以當時公函為主,也包括地圖、照片、剪報及報紙摘要,當中不少與海盜的行為,以及當時各地政府對海盗的處理、懲處有關。其中有葡文的摘錄記載了廣州及香港都對海盗處予斬首,甚至有海盜首領被「凌遲」處死,切了72刀,但該海盜仍面未改色。展覽中亦展示不少相片,包括展示當時在接受治療的海盗,而在一眾男海盗中,不能發現也有女性的面孔。同時,粵、港、澳三地政府曾多次合作剿海盗,展出的文獻檔案都有相關記載,當中還包括1910年葡兵與海盜在路環大戰的事件。

氹仔有行會要求政府發給槍枝子彈自衛防海盗

另外,海盜不但活躍於珠三角水域,還會在澳門街道出現。展品中有葡文報紙剪報講述南灣、大炮台下街、河邊新街、賣草地街、哪吒廟斜巷、美麗街、茨林園都曾遭海盗施襲;氹仔則有行會包括鹹魚行去信澳葡政府,要求軍隊首長發給槍枝子彈自衛以防海盗襲擊。本地著名商人高可寧也曾去信總督,請求在番攤聚集的澳門街道上加強警力,以保護其在河邊新街的賭檔以免受海盜施襲。

本地著名商人高可寧要求澳督保護其在河邊新街的賭檔免受海施襲

展品中也有多封公函,包括澳督致函英國駐廣州總領事,請求中國協助捉拿洗劫中國渡船的海盜;以及英國駐廣州總領事就新會一起海盜案與廣東省聯繫。策展人日諒教授認為,海盜活動對當時中國、葡萄牙和英國之間的在珠三角地區的互動產生了重大影響。根據當時資料顯示,1899年在西江及鄰近地區,估計約有六萬人參與海盜活動。

展覽展期將至明年1月31日。為讓公眾更了解展覽內容,展覽期間逢星期六、日中午12時及下午4時,現場特設導賞活動,每場導賞約40分鐘。講座及導賞活動將以粵語進行,不設翻譯,費用全免。詳情可瀏覽澳門檔案館網頁www.archives.gov.mo,或於辦公時間致電2859 2919查詢。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