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豬價格不斷飆升 林宇滔:應檢視活豬供澳流程

2020-05-01 捱貴豬肉 專題報道

文:論盡編輯組

網址:https://aamacau.com/?p=61159

時間:2020年05月2日 14:14

近日活豬供應緊張,導致不少市民每日都要提早到街市排隊買豬,而街市豬肉的零售價亦一直居高不下。身兼市政諮詢委員會委員的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表示,豬肉零售價昴貴的問題其實一直存在,但是供不應求的情況則是近日才開始發生,「我覺得近日大家需要排隊買豬肉,且價格好像貴得離譜,其實這已經成為長期性的問題,現在應是時候檢視活豬內澳的整個流程。」

林宇滔指出,截至去年底的資料,供港澳豬場合共有一百二十間左右,其中廣東省佔五十五間,湖南亦有約二十間,但實際供澳的比較少。

他指出,在活豬供澳的流程上,「兩南」公司所扮演的是代理商的角色,因為國家商務部對豬隻出口有配額限制,故此「兩南」就負責「攞貨」的部分,其中南粵公司負責在廣東省外尋找貨源,而南粵公司則在省內尋找,並將豬隻從內地運來本澳,「之前政府說要在內地做活豬中轉場,其實就是要開拓省外的貨源,因為現時的貨源主要集中在廣東省。冀透過中轉場令省外豬隻經中轉場運往本澳,且可以大車轉細車,以符合海關35隻豬一車的規定。我認為兩南在這方面未必有太大利潤,他們有其角色,亦只是收取一至兩個分點的代理費。」

林宇滔續指,在活豬進入本澳後,就會由中國土特產公司進行批發,並會收取批發佣金。隨後就會將豬隻送到屠宰場進行屠宰,而屠場亦會收每隻九十二元的屠宰費。而行業商會「融合堂」亦會收取八元的費用,並協助街市攤販購入豬隻,然後由屠宰場公司的車輛將屠宰後的豬肉送往街市。而超市方面,則會直接向中國土特產公司購入豬隻。

活豬供澳流程複雜 林:應簡化手續令市場公平及透明化

活豬供澳的流程十分複雜,曾經引起過社會的質疑。林宇滔表示,有市民亦質疑到,聯豐超市本身是南粵集團旗下的,但是聯豐卻要向中國土特產公司購入豬隻。雖然超市所售賣的豬肉平均比街市便宜,但據政府的數字顯示,部分街市的售價又比超市平,「整件事真的太過複雜了。」

對於這套流程,林宇滔認為,「兩南」公司負責組織貨源並處理批文,其實做法無可厚非,「但未來是否會一成不變?我覺得仍可以討論。」他亦質疑,土特產公司及融合堂這兩個環節是否必要?「這樣複雜的做法,其實是有其歷史原因的,但今日市民經常說豬肉售價貴,這樣我們應要簡化手續,令到市場公平及透明化。」

「其實我在2016年任社諮委時,已要求去屠場視察。從中得知,豬隻是以抽籤的形式進行分配。但是如何保證抽籤的形式可以公平地分量到同等質量的豬隻?抽籤的程序是否有良好的監管,以確保程序公平?甚至由融合堂分豬等中間環節,能否確保每名肉販都可以獲得相同質量的豬?我們是有疑問的,而且一直收到不同的投訴。」

林宇滔亦質疑,活豬市場是否存在行內的潛規則,例如會否存在不公平分配豬隻的制度,令到市場形成「有人領頭,有人無奈接受」的聯合壟斷訂價的行為?「我沒有證據,但中間的情況我不排除會出現。」

除了供應流程及分配制度的問題外,林宇滔亦指出,屠宰場屠宰完豬隻後,就會由屠場的車輛將豬隻送到各個街市,而這項運送服務,是由市政署「外判」予屠宰場公司「營運」,每年的合約金額約二百多萬元,而屠宰場公司的車輛的保養工作也是由市政署負責,變相由屠場運送豬隻到街市的費用由政府補貼,「既然土特產負責批發,融合堂代攤販去買豬,為何市政署又要去補貼運費?但是超市又不是如此,是由超市直接從屠場運回超市。」

林宇滔強調,縱使上述複雜的情況有其歷史原因,但從外人看來,這種情況並不像是正常程序,認為政府首先應重新檢視整套流程是否必須?是否公開透明?是否受到監督?「必須要檢視好,才會令所有經營者能公平地進入市場。中間存在什麼問題?我們都無法看到。看似公平的機制,究竟由誰監督?屠宰場政府有股份,究竟如何去做?如何令到這件事透明化?是否一定要由土特產批發,由融合堂代買?究竟這個行業是否公開透明、完全競爭?我會很有疑問。」

林:應公佈豬肉零售價的最高最低價 思考冰鮮豬的替代性

政府早前表示,將透過電子傳媒公佈當天新鮮豬肉零售價格,在各市政街市設置的電子屏幕公佈鮮活食品價格,透過市政署網頁及手機應用程式公佈數據,並加強巡查。林宇滔認為,當前市政署應要做的,不只是看平均價格,而是應公佈當日豬肉的最高及最低價,才會有用及有可比性,「若一個街市的平均價售價十分高,但有一檔特别便宜,你應要讓人知道。而你亦應在街市內展示相關價格。價格資訊透明化,透過透明來施加壓力,令到攤販的訂價更貼合市場,亦令消費者更容易作比較,這點我是同意的。」

而除了理順活豬供應的中間環節外,林宇滔亦認為應思考冰鮮豬的替代性。他指出,現時本澳的豬肉銷售有七成左右都是急凍豬肉,兩成多是新鮮豬肉,僅有數個百分點為冰鮮豬,「當然以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急凍豬是無法完全取代新鮮豬的,但當急凍豬的供應無影響,且有其本身的市場時,為何不考慮引入更多冰鮮豬肉,讓市民在活豬供應不穩的情況下,有一個可被替代的選擇?」

林宇滔指出,冰鮮豬肉的引入其實已談論多年,但按消委會的統計,今年三月只有兩間超市有出售冰鮮豬,但售賣的部位甚少,而價格亦比急凍豬肉貴一倍,「為何推了這麼多年冰鮮豬,所佔的百分比仍這麼低?這值得我們去思考。其實客觀而言,雖然冰鮮豬相對活豬會差一點,但應可以作為活豬真正的替代品。」

林:應透過區域合作 澳方出資在內地建豬場

而從長遠而言,林宇滔則認為,政府一直強調要推進區域合作、大灣區發展等,但實際上,政府在區域合作上並未有顧及民生事務,「在澳門在活豬供應不穩的情況上,為何本澳不與內地合作,去興建用來穩定本澳甚至港澳供應的農場?賣點就是供港澳標準,由澳門去投資。第一,可以保證自己的穩定供應,第二,其實內地看到這些東西是港澳標準時,相信同樣會有市場。」

他強調,這樣的合作方式,可以穩定到本澳的鮮活食品供應,供應穩定後價格自然就會穩定。而政府亦應對活豬供澳的各個環節「去蕪存菁」,「有什麼需要去監管?有什麼需要進一步刺激市場?這一系列工作我們都需要去做。長期有些攤檔不開,你亦需要去處理。」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