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日常生活,才能抵制反抗戰爭」——讀花森安治的編輯人生

082 上醫醫未病 紙本月刊

文:黑黑

網址:https://aamacau.com/?p=59506

時間:2020年03月2日 10:10

民主主義的「民」 是庶民的「民」
我們的生活 必須優先擺在第一位
我們的生活 和企業利益發生衝突時 必須打倒企業
我們的生活 和政府想法發生衝突時 必須推翻政府
──《看呀!我們的一戔五厘旗幟》花森安治

《生活手帖》創辦人花森安治,穿女服、熨頭髮但編輯力超強的傳奇人物,

《生活手帖》創辦人花森安治,穿女服、熨頭髮但編輯力超強的傳奇人物,

上面的詩作出自花森安治生前出版的散文集《一戔五厘的旗幟》(1971),為最震撼人心的一篇,充份展現出他強悍的作風。「一盞五厘」是日本戰前明信片的郵資,如果收到這張明信片,就必須接受徵召入伍上戰場,花森便曾兩次應召入伍,但都很幸運地平安回來,戰時軍中的經歷,深深影響著他日後的工作和人生,因此書名也包含著他對視人命如草芥日本軍國政府的控訴。

讀《改變日本生活的男人──花森安治傳》本來是抱著一點八卦心態,尤其在看了根據《生活手帖》創辦人大橋鎮子與花森安治生平而改編的《當家姐姐》(劇集)後,便很想了解多點這位穿女裝、熨頭髮但編輯力超強的傳奇人物,然而在此書中閱讀到更多的,是作為全力守護庶民生活、至死方休的雜誌總編花森安治。

這本書有一半以上內容都是關於花森的前半生,從少時、戰雲密佈的大學時代到參軍這前半段人生,作為傳記作者的津野海太郎,雖然僅有與花森遠距離遇見15秒的經歷,然而因母親偶爾購買《生活手帖》,作者從國中開始即為雜誌明亮開放的氛圍所吸引,因此景仰花森安治這響亮的人物,在其過世三十多年後,因緣際會,作者抱著極大的熱情為這「父執輩」撰寫傳記。沒有當時人第一手的訪談,卻能通過與花森女兒土井藍生及幾位曾與花森共事的人物,並查找許多同時代人物的經歷作對照,爬梳大量史料,以文獻學的方式而寫成。沒料到的是,在《生活手帖》之前的花森,已經很值得閱讀。作者細心分析花森安治於戰前服務後來惡名昭章的大政翼贊會宣傳部這段歷史,更有助於理解花森在戰後所堅持的反戰理念,作者亦不只著眼於花森一人,也提及不少與其同時代的人物作重要枝節,呈現出整個時代的面貌和精神特質,這是閱讀此書的額外收穫。

《生活手帖》由創刊至花森安治去世,所有封面皆為其創作,此為1948年的創刊號。

《生活手帖》由創刊至花森安治去世,所有封面皆為其創作,此為1948年的創刊號。

所謂花森安治的時代精神是什麼,我想作者可能就是為了讓讀者了解這個,才花費大量功夫去考據時代,從戰前寫起,讓我們讀到像花森那樣的青年,如何從戰前到戰後,經歷刼後餘生才有了這樣的創造,《生活手帖》的不凡離不開創辦人大橋鎮子和花森安治戰時的人生經歷,其開創性更是影響深遠,作為女性雜誌、生活雜誌和視覺雜誌的始祖──整本雜誌的設計排版、照片拍攝方式、運用插圖和手繪文字等獨特風格,甚至刊於報紙或電車廂內的廣告,由創刊號的第一期(1948)直至花森去世(1978),三十年來的每一期皆由其創作或統籌製作,作者稱花森安治為日本出版史上絕無僅有的一位全能編輯,除了使雜誌彌漫強烈個人風格,其特立獨行的精神也影響了戰後日本生活:以巧思和創意來建立生活,不要完全依靠金錢和物質。

作為一本生活雜誌,這本雜誌也有著與今日許多同類型但強調消費和商品行銷的雜誌截然不同。《生活手帖》以復興戰後庶民生活為理念,最初從女性的裝扮入手,介紹如何以不花錢的方式去改造舊衣服成洋裝,然後是找大廚教授最簡單食材的美味料理,還有以廢物改裝傢具等,許多實用創意都是合眾人多方實踐而成,重燃戰後人們自頹喪中追求生活、追求美的熱情,在日本逐漸牽起風潮,因為兩人堅信,只有每人都能掌握和熱愛個人生活,從生活中找到值得捍衛的價值,才不易於落入國家或企業權力操控之內。

他們為了使雜誌不受任何勢力操控,拒絕了所有的廣告和贊助資金,雜誌所有營運資金均來自銷售,雖然舉步維艱卻也因此得到不可比喻的公信力,也因為這種強大的公信力,雜誌甚至成立商品測試研究室,發表產品測試的研究報告,除了減少大眾花錢購買不良產品的機會,更希望的是企業能「踏實努力地製作優良商品」,不要為了貪圖利益而生產不耐用的商品,這些開創性的舉動引起極大回響,不惜成本的作法(測試產品的耐用性等常是以人手檢測長達數月)更是前所未有。花森的強勢編輯還有許多瘋狂的故事,這些都可從書本和劇集中看到,包括要求寫食譜的記者不停改寫,直至寫出的食譜能使完全不相關的人都煮出與大廚相同味道為止才收貨⋯⋯簡直不可思議,在今天三小時寫完一篇稿可能已經深感耐疚的傳媒文化中,這種對文章的認真和執著,不是傳奇又是什麼呢。

《改變日本生活的男人──花森安治傳》。

《改變日本生活的男人──花森安治傳》。

《生活手帖》的產品測試計劃是對當時大企業和財團宣戰,受到壓力可想而知。六O年代後半,花森更在雜誌中批判水俁公害,批判大企業和政府對自然和工人生命造成的破壞。「雜誌是反映時代的鏡子」大橋鎮子所說的,概括了他們所作的努力,在戰後物質匱乏的年代,《生活手帖》的故事實在動人。那是一個極其衰敗的年代,資源極度匱乏,無論文化和經濟,都萎弱不堪,其後雖迎來日本經濟起飛的六、七十年代,但那段時間的日本,也並不安定,但如何在經濟起飛時穩住核心人文價值,花森和大橋等人,用雜誌來堅強守護生活的信念,即使在今天讀來,仍是紛亂中的一股清泉和提醒,就像花森所說,穩住了日常生活,讓每個人都找到值得全力守護的價值,才有力量抵抗各種外在勢力的崩壞。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