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的第一現場是家庭——參加魯彌士主教幼稚園性教育工作坊的體會

2019-09-20 性教育(下) 專題報道

文:大蔥

網址:https://aamacau.com/?p=56191

時間:2019年09月21日 13:13

「可以親小孩的嘴巴嗎?」「可以和異性小孩一起沖涼嗎?」
「孩子問生寶寶的細節,要告訴他/她嗎?」「小孩在家裡已經教會她上廁所關好門,可是學校又是男女共用沒有門會不會很矛盾?」
……

這是在魯彌士主教幼稚園的一個性教育工作坊 “O Corpo e os Afectos no Pré-escolar”上,家長們圍坐起來和導師Vitor教授的一個討論環節。家長們提出在家實施性教育時候的困惑,導師從旁解答。為了葡國和中國的家長都可以參與討論,語言就從原本的葡文轉為英文,氣氛十分輕鬆開放,家長們不斷拋出各種問題,也分享自己的做法。

甚麼可以?甚麼不可以?

例如第一個問題,「我喜歡親小孩,但是一定不碰嘴巴,不過小孩會主動要親嘴怎麼辦?」有家長就說「我會和小孩親嘴,我覺得是親密的表示,沒有關係。」導師並沒有給出對錯的答案,對於第一位家長孩子的要求,他的建議是「那就坦誠的告訴孩子妳的想法。」

至於可不可以一起沖涼,家長們也是各有態度。有的一起洗到很大,有的在小孩開始好奇心很重,會想要觸碰玩耍家長的性器官的三四歲便開始不再共浴,也有家長選擇從小就不一起沖涼。導師認為建立身體的界線十分重要。如果你不願意的位置被觸碰可以直接與孩子分享,也要教育孩子認識自己身體不願意被碰觸的部分。至於是否共浴,反而不是那麼重要。如果一起共浴很自在很快樂,那就共浴吧!做出任何選擇,家長自己都要是自在的。

關於生寶寶的細節,通常的性教育資料都會從爸爸媽媽擁抱,然後跳到寶寶住進了媽媽的子宮。有家長就分享自己的孩子不滿意這樣的答案,而是想要知道精子與卵子怎麼相遇,不過爸爸媽媽覺得有點尷尬。導師的想法是,跟孩子講任何細節都是可以的,前提就是家長要坦誠的進行客觀的描述,而不是遮遮掩掩的,或者隨便編個理由來騙孩子。還有一種態度也十分不可取,那就是恐嚇的態度。例如怕孩子過早有性行為釀成後果,而恐嚇孩子不允許與異性交往,這就跟海邊可能會有海嘯而禁止孩子去沙灘玩耍一樣,捨本逐末,犧牲了孩子對美好事物的體驗。

有家長分享了自己曾經看過的一些性教育繪本,認為用一些好的繪本和孩子分享性方面的知識,既能避免尷尬,又可傳遞正確的知識。導師表示十分認同,借助好的書籍或者視頻,都可以幫助家長們和孩子分享性方面的東西。

從尊重個人感受開始

性教育,其實並不侷限於性知識的傳遞,更重要的是如何對待自己和別人的身體的態度。而自我保護的根基,則是可以辨識自己的感受並尊重它。在親子共同參與的環節,一開始用音樂律動來讓身體的各個部分動起來,接下來孩子們被派兩張各畫著男生和女生裸體的圖片,讓孩子先去辨識如何分辨男生與女生,然後在圖片上塗抹覺得平時應該遮掩的部分,還有不願意別人碰觸的部分。孩子們如果之前沒有這樣的經驗,可能會塗得很亂,這時候,家長可以和孩子對話,

「你覺得小腿也要遮蓋嗎?可是你今天穿著短褲耶!」
「你不喜歡別人摸你的頭是嗎?如果是爸爸媽媽可以嗎?」
……

除了身體的感受,工作坊的導師還帶來了孩子五感的遊戲,從嗅覺、觸覺、視覺、味覺、聽覺的角度,讓孩子去判斷生活中各種事物的喜惡程度。例如嗅覺的部分,小女在大蒜和腳丫下面貼了「不開心」貼紙,而豆子則貼了「一點點開心」貼紙,香水欄則貼上大大的「笑臉」貼紙,藉由這樣的練習,讓孩子去知覺自己的感受,讓五感的敏銳,延伸到對自己感受的尊重,從而可以在受到不尊重的對待時保護自己。也許對於年幼的兒童來講,性教育就是一種感覺的教育,明白自己身體各部分的感受,就為成長中為身體和心理的變化做好第一個準備。

不過工作坊時間始終有限,還有很多問題來不及探討,比如性別刻板印象造成的欺凌問題,小女曾經在學校發現有男生把其他男生的褲子除去,嘲笑對方粉紅色的內褲。要避免類似的欺凌現象,筆者認為也應當跟孩子分享生理性別(sex)和社會性別(gender)的不同。

作為一位平時很想要教會孩子保護自己的家長,在這次工作坊坦誠的討論裡收穫不少。除了學校應當提供孩子們適宜的性教育,為家長們提供支援的類似工作坊、講座也十分重要,畢竟家庭是性教育的第一現場。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