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想做的工作,這是我想工作的地方」 ──在女木島經營民宿的怜美小姐

075 謠言止於監禁? 紙本月刊

文:黑黑

網址:https://aamacau.com/?p=55017

時間:2019年07月24日 12:12

如果要在一個人口大約175人,沒什麼便利店、超市、酒吧、甚至連電影院也沒有,只有農田、山和美麗海灘的小島上,獨力經營一家民宿和Café,你有興趣嗎?在男木島隔壁的女木島,地勢較平坦,同樣也是一個老年人為主的小島。

2019年的3月,目加田怜美在女木島海灘上的民宿開始營業了。這是一座橘黃色、面向大海的兩層平房,日間這裡經常滿滿的太陽,映照著白得發亮的潔淨沙灘,早上,客人可以在戶外長廊上看海吃早餐,夜裡,又圓又大的月亮自海面升起,睡覺時浪潮的聲音很響亮。今年開業便遇上三年一度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對生意很有幫助,她覺得自己很幸運。

經營民宿是日本的新興行業,自藝術大學畢業後的怜美,為照顧年長的家人在家鄉待了一段時間後,決定一人前往京都,除了可以在京都學習她喜愛的漆器工藝,個性開朗,熱愛旅行的她,還夢想有一天能有一家自己的民宿,一邊維持生活一邊從事漆器工藝,而京都就是日本最多民宿的地方,她在民宿的營運公司裡找到一份工作,可以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如何經營。「當時只是一心想著:我就是要留下來,便想辦法留在京都了。」在京都工作期間,接觸到很多不同形式的民宿,了解到它們的經營方式,積存下來的經驗,日後對她大有幫助。

怜美小姐見到外國人經常帶著幼童甚至嬰兒出遊,但日本人就很少這樣做,因為她們很怕為別人製造麻煩,也不是很多民宿接受家庭,因此她這裡也開放給家庭,希望日本人能多點一家大小一同出遊,就算患病、身體有障礙,她這裡都歡迎,她說,「每個人都應享受旅行」。

怜美小姐見到外國人經常帶著幼童甚至嬰兒出遊,但日本人就很少這樣做,因為她們很怕為別人製造麻煩,也不是很多民宿接受家庭,因此她這裡也開放給家庭,希望日本人能多點一家大小一同出遊,就算患病、身體有障礙,她這裡都歡迎,她說,「每個人都應享受旅行」。相片提供:三三

2018年六月,京都有一個關於移住到瀨戶內海地區的講座,從未接觸過這些地方的怜美很有興趣。講座後她與其中一位來自直島的民宿經營者聊天,了解更多情況後,她隱約感覺到,這些小島上或許有更多實踐夢想的機會,於是決定試試看。辭掉工作時,京都的老闆很能明白她想開設民宿的心願,因此也支持她的決定。七月,怜美已來到直島工作。

由於去年並沒有藝術祭,過了夏季後便沒什麼旅客,在直島工作至九月便停了,老闆暫停民宿的經營,繼續做回漁夫的本行。本來計劃要在冬天時以working holiday身份前往新西蘭,便想在出發前在高松找份工作,但高松並非京都,這裡的民宿不多,人手需求不大,加上淡季,工作並不易找,幸而有家民宿告訴她可以去二手書市試試。於是,她開始在這家大型的二手書城Book market 工作。

當老闆知道她的目標就是希望能在瀨戶內海找地方經營民宿時,竟然跟她說,「我認識有位業主在女木島,她有空置的房子,你想去看看嗎?」就這樣,怜美第一次踏上從高松坐船只有二十分鐘便能抵達的女木島,一到達便愛上了這個有著長長沙灘、簡樸寧靜的小島,當下決定,不用再到處尋覓了,就是這裡。

書店老闆為她介紹的這位房東已經八十多歲,一直有意把海灘上丟空荒廢了的房子好好利用起來,但苦於年紀大,找不到願意幫忙經營的人。怜美跟房東直話直說:「我沒有錢,但有滿滿的熱情,很想在這裡經營民宿和咖啡店。」房東與她一拍即合。「房東很愛這個島,她認為只要我用心地把這裡營運好,使更多人喜歡女木島,就是做了一件對島上好的事。」房東本身還熱愛茶道,會主持一些茶道的分享活動。合作方式是怜美負責營運的所有事情,修復房子與房租的費用,則在營運中再慢慢歸還。

這裡可為客人準備餐點,晚餐時怜美會和大家一起吃飯和聊天。

這裡可為客人準備餐點,晚餐時怜美會和大家一起吃飯和聊天。相片提供:三三

夢想突然實現,怜美也有點不敢相信。現在想來,改變是一環接一環地出現的。如果當初不是毅然決定前往京都,就不會接觸到瀨戶內海,便不會來到女木島了。每一個大膽的行動,都使生命得到意想不到的改變。「只要去做就可以。」怜美說,只要下定決心朝著自己的目標,總會找到可以走的路,會發現並非原先設想那麼困難。

十月,她已經開始在籌劃各種經營民宿所需的文件和準備了。之前在京都的工作經驗幫了大忙。看來好像事事幸運,但其實是長期以來的準備和累積在起作用。冬天時她還去了紐西蘭一個月,體驗了wwoof(世界有機農場機會組織)的工作形式。「在紐西蘭,所有事情都要自己動手做,這也很像島上的生活。」那一個月,她學到不少技能,改建民宿房子時,她也幫忙翻新和做傢具。「現在人們太習慣付錢去叫人做事了,因為我沒錢,所以事事親力親為,這樣也能學到更多東西。」

2019年三月,民宿正式開業。這一年剛好是藝術祭,因此不愁客源。藝術祭提供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契機,令人們來到這裡,但很多人可能只來一次,或只停留很短時間,直島、豐島和犬島等都有令人觸目的美術館,然而女木島沒有這些常設的設施,比較難留住客人,而且藝術祭只是三年一次。

「許多人因為藝術而來到這裡,我也是一樣。如果沒有藝術,我不會對這些島留下深刻印象。但我不會太依靠藝術祭,沒有人知道它會否一直辦下去,我很希望有一天即使沒有藝術祭,人們仍然願意來到這裡。為此我必須更有創意,或者以後我也可以策劃自己的『手工藝品藝術祭』、『陶瓷漆器藝術祭』等,或者 “D.I.Y Festival”。」怜美希望人們除了欣賞藝術,更能欣賞小島上的自然之美,回歸簡樸的生活。「其實也有一些高松,甚至東京、大阪來的人,到這裡享受海灘。有些人只是帶著書本就來了。女木島是特別適合放空的地方,其實不用特別去觀光什麼的,只要坐在海灘,看著大海,喝著啤酒或咖啡,已經非常舒服。」

「什麼令你留下來? 」

店長目加田怜美面對大海搖動自製「open」旗幟。

店長目加田怜美面對大海搖動自製「open」旗幟。相片提供:三三

看似優悠自在的怜美,其實也跟很多年青人一樣,有過困惑的時候。我們聊天時談到日本嚴重的「繭居族」,說起不久前的新聞,日本一位七十多歲的退休高官殺死繭居多年的兒子,還有很多因失業而成為露宿者的個案,「是的,日本的社會問題很嚴重,生存的確不易。」怜美說,開始時,父母也很擔心她,尤其她說要到京都學漆器時,都不理解她為什麼要花時間和錢去學這個,然後又突然辭職去直島,父母希望她能找到更穩定的工作,甚至對她說,如果有一天你丟了工作,成為無家者,可別回家哦。她說,好的,我有帳篷,可以在野外扎營,我可以活下去的。直到在女木島開了民宿後,母親來探望過,才比較放下心來。一路摸索著走過來的怜美說,她的生存法則很簡單,就是「不要死」,甚至想開工作坊教兒童如何生存,如教授一些野外求生的技能等等。她還有教授藝術的牌照,她認為日本的藝術教育還不夠自由,希望未來可以在島上開設給兒童的藝術學校。她還可以教英文,淡季時,她計劃開辦有關藝術、英語、求生技能等的親子活動,吸引家庭前來,務求讓民宿能生存下去。「是因為藝術,我來到這裡,也決定留在這裡。我相信藝術和美,他們是很有力量的!藝術可以賺錢,可以幫助別人,也可以連結社會,在這裡,更加救起了這個地區。」

她說獨自經營民宿的每一天都像冒險,就是這份「原來我也可以做到」的發現讓她對現在的生活享受和感恩。生活中包含很多事情,關於藝術、旅行還有很多她想嘗試的,還有很多未曾懂得的,她希望自己能一直保持著這份好奇心活到老。「活著不是只為了賺錢的,只要工作能維持到生活,讓我繼續做漆器就行。」活下去,簡單自足,怜美覺得這樣的生活已經很好。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