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立法會是「垃圾會」遭炮轟 蘇文欣:議會心態不夠開放

2018-10-26 垃圾會 專題報道

文:論盡採訪組

網址:https://aamacau.com/?p=49834

時間:2018年10月27日 14:14

議員蘇嘉豪早前在立法會大會引述坊間指稱「垃圾會」,隨即引來不少建制派議員炮轟,間選議員黃顯輝提出抗議,認為蘇的發言對立法會構成侮辱。而立法會主席賀一誠亦先後兩次批評蘇的言論:「要罵立法會是『垃圾會』,即係變咗自己都係垃圾,爭取得咁辛苦,為何要進入一個垃圾堆呢?」、「自己作為一份子,自己詆毀自己個會,是否應該這樣呢?」

時事評論員蘇文欣認為,今次事件反映出議會的心態不夠開放,同時亦對自身的工作缺乏信心,「人家說你是(垃圾會)就是?若你認為不是,你大可不必理會這些言論。若議會是做到嘢的話,市民亦不可能用這些說話來諷刺議會的。如果議會連這些批評的聲音都不能接受的話,這樣要個議會來做什麼?」

蘇文欣認為,無必要將事件交予章程及任期委員會去調查,「當坊間有人這樣批評議會,而議會引述坊間之言,難道這就等同是侮辱議會?」又謂賀一誠對於「垃圾會」事件的回應帶有幽默的意味,可謂「既娛人又娛己」。但社會普遍對立法會的工作感到失望是事實,「市民是否感覺立法會真的是一個做到嘢的議會?是否真正幫到市民?現在看來,在不少事件上,議會對於市民的直接幫助都是有限的。」

蘇文欣舉例指,過往政府將法案交到立法會審議時,審議程序都十分緩慢,「例如講了很久的經屋法,社會看不到政府或議會落力、快速地審議法案。」但他認為,議會本身的工作是十分被動的,政府手握法律的提案權,議會只能等待政府送交法案,審議過數次後又要再向政府索取資料,只能不斷拖延,「重要的民生法案屢屢拖延,市民感覺到議會的作用不高時,就會認為議會的工作做得不好。」

「為何市民會說這種話,確實是因為市民對於議會有諸多不滿,議會有太多東西做不了,就連賀一誠都對政府工作的方法不太高興,要你交功課交不了,要你排好隊拿法案上來你又排不了,有其他的藉口。而市民亦的確在期望有一些事會在議會發生,例如修改經屋法等。」

蘇文欣認為,要改變社會對議會的印象及觀感,必須要從立法會的結構著手,令到議會變得更民主,「如果要令市民對議會的認同感高一點,政制就一定要改。民主的體現方式就是議會內有更多的直選議員,短時間內直選議員一定要增加,取消委任,並減少間選議席,令其變成少數。到最終更應令全部議席變為直選。不能像現在般,委任及間選佔多,令到民選議員變成少數,變相令到監督政府變得困難。」

「制度要改,政府自身亦要改,要以一個更負責任的態度來施政,現在每次政府都說會檢討,但我們看不到責任的實踐。就如今日的輕軌,為何會搞成這樣?港珠澳大橋與輕軌同時動工,一齊起了10年,現在大橋通車了,輕軌都未通車。責任誰屬?到現在都沒有人負責。」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