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屬於澳門人的電影盛事「澳門製造」

戲游花間 藝文爛鬼樓

文:小鳥

網址:https://aamacau.com/?p=17539

時間:2015年05月12日 12:12

Screen Shot 2015-05-12 at 11.56.13

一年一度的「澳門國際電影及錄像展」的重頭環節「澳門製造」,即將在512日至16日一連五天舉行,這個由澳門文化中心每年舉辦的影展,雖然沒有紅地氈、星光熠熠的大明星大駕光臨,但卻是本澳一個很重要、很本土及地道的電影盛事,這次將放映二十六部本地電影人製作的短片,當中有劇情片、紀錄片和動畫片,縱觀這二十六部本地作品,跟過去數年相比,水準確實高了很多,特別是劇情片,在說故事的技巧和電影語言的運用方面大有進步,可觀性也高了很多,在此我挑選了部份影片向大家推介一下。

少男的祈禱

少男的祈禱

《少男的祈禱》

這二十六部作品中,我最喜歡的是在台灣修讀電影系碩士的周鉅宏拍的《少男的祈禱》,這部劇情短片曾榮獲第四屆印度班加羅爾國際短片展之「國際競賽」首獎。故事講述一位終日發白日夢幻想自己成為出色籃球員/棒球員,但卻生活懶散的十七歲廢柴少男,有次意外地邂逅了一位美少女垃圾清潔員,二人為要替焦急的失主在垃圾堆中找尋丟失的眼鏡,於是一起展開了「垃圾堆大搜索」的奇妙之旅,少男從中被少女啟發了,開始知道自己要走甚麼樣的路,也開始對生活變得積極起來。這部片節奏明快,也極富娛樂性,是一部讓人看得很開心的短片,片末眼鏡失主的出現更甚有驚喜,印度班加羅爾國際短片展「國際競賽」首獎的名銜確是實至名歸。

世界變了樣

世界變了樣

《世界變了樣》

李嘉偉的《世界變了樣》應該是本澳有史以來第一部本土製作的喪屍片,雖然澳門缺乏特技化妝人才,但喪屍的爛面造型卻是似模似樣,一點也不失禮,這部喪屍片講述世界突然出現了離奇的喪屍病毒,澳門也很不幸淪為疫區,被無處不在的喪屍弄得變死城,政府派遣救援直升機四處搜索生還者,於是被困於工業大廈的幾名倖存者決定冒險搏一搏,衝上天台以求一線生機,在求生的過程中,突顯了有人很自私、有人很膽小怕事、有人願意犧牲自己,此外也把現時的手機低頭族揶揄一番,喪屍越迫越近卻還在玩手機,以致上到天台後本來可以靠手機的照明功能召喚救援直升機,但卻因之前一直在玩手機而使電源耗盡。

這第一部本土製作的喪屍片算是拍得不錯,頗有荷里活B級片的味道,但略嫌佈局未夠緊湊和驚慄,另外如果把手機低頭族的社會現況跟喪屍出現的關係設計得再貼切一點的話,相信會更好看。

香戲

香戲

《香戲》

孔慶輝、蔡佩詩的《香戲》,也是讓我感到有驚喜的作品。故事講述一位一直走不出流產陰霾的妻子,終日在妄想胎兒仍在腹中日漸成長,經常跟人家說自己有了BB,別人在不知真相之下恭喜她時,丈夫也逐漸受不了,找心理治療師傾訴但卻跟治療師越來越曖昧,妻子的妄想程度越見嚴重,最終釀成悲劇。

影片在情節的安排和佈局做得相當不錯,第一場首先是兩夫妻在房間安裝閉路電視迎接嬰孩的誕生,第二場是妻子發惡夢,夢見很多血,第三場是兩夫妻跟心理治療師見面,漸漸帶出原來胎兒早就流產了,這樣一場戲接一場戲,漸漸把觀眾帶進戲中角色的世界裡。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場戲,當這對夫妻參與透過戲劇形式分享生活近況時,丈夫模仿妻子抱著嬰兒那刻,一直不願面對事實的妻子終於忍不住崩潰了,這場戲的張力導演處理的相當不錯,也把故事推進高潮。

小三角

小三角

《小三角》

畢業於台灣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的丁冠濠,為本屆「澳門製造」帶來一部江湖黑幫片,這部《小三角》,讓我想起杜琪峰的黑幫電影,故事講述很怕事的年輕人阿明被黑幫份子阿文威迫到餐廳參與非法交易,阿文脇迫阿明扮演從大陸來的客人,來騙取幫派老大阿仁的大筆款項,三人在餐廳裡見面,阿明顯得十分緊張,然而接著的事情讓阿明更加緊張了,他的前度女友突然出現,接下來那位真正的大陸客人也出現了,於是,港產片式的鎗林彈雨場面也讓故事推向高潮,此時,觀眾或會有疑問,這個怕事的阿明,會否是阿文的過去呢?

導演丁冠濠應該很愛看八九十年代的港產黑幫片,鎗戰場面拍得相當似模似樣,值得一看。

三輪車伕

三輪車伕

《三輪車伕》

在俄羅斯出生但在澳門長大的Maxim,拍了一個關於三輪車伕一夜奇遇的故事。影片講述三輪車伕阿梁被一名一直截不到的士的神秘西裝友偷去三輪車,而阿梁在不久前剛收到政府的房屋清拆令,此刻又被人偷去謀生工具,無助的他四處奔跑找尋自己的三輪車…..看到這裡,讓我想到1948一部意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單車竊賊》(Bicycle Thief),碰巧這部短片的英文片名叫做《Tricycle Thief…..

阿梁終於找到三輪車和那位西裝友偷車賊,豈料西裝友出高價請他載自己去內港,當抵達內港後,阿梁卻發現西裝友原來要在內港進行非法交易,這西裝友看似來自大陸,又或來自香港,總之就不像本地人,他向阿梁說:「澳門充滿著搵錢的刺激!」或許這就是外來的投機者對澳門的看法吧。值得一提的是,飾演三輪車伕阿梁是香港電視甘草演員梁健平,他演得確夠傳神。

影片拍出小城黑夜的調子,可惜結局收得有點兒草率,但整體也算是不錯。

冠軍背後

冠軍背後

《冠軍背後》

看過勞嘉濠的前作《小芬日記》和《上膛》,今次這部《冠軍背後》在節奏掌握和運鏡方面更見熟練。影片講述一對運動員父子因一場車禍而受傷,父親更可能會終生癱瘓,兒子為了激發父親重新站起來,剛剛康復的他隨即走進運動場瘋狂鍛鍊,誓要勇奪百米短跑冠軍來告訴父親:「你一定可以再次走路!」這部勵志片在鏡頭語言、拍攝和剪接技法方面都做得相當出色,值得一看。

那一年,我17

那一年,我17

《那一年,我17

32歲的碧琪長居北京,一次回來澳門時,因為一本往昔的日記本,讓她憶起17歲那年的初戀,這就是陳雅莉的作品《那一年,我17》。

回憶總是美好的,特別是憶起自己的初戀,那段情雖則短暫,但花兒卻開得燦爛,雖然開了花卻結不了果,但卻永遠埋於心底裡,《那一年,我17》其實是一部很少女情懷的故事,導演把那17歲的回憶拍得活像一個夢幻的MV

小偷

小偷

《小偷》

葉廷鏗的《小偷》,在手法處理上頗具玩味,整部21分鐘長的短片沒有任何對白,全靠影像和演員表情來說故事,故事講述在北京一家影印店工作的青年被一名女扒手所吸引,他默默地觀察她,更漸漸闖進她的生活裡──他偷偷的走進她的住所裡,觀察她住所裡的一景一物,更在她的睡床上翻滾…..(看到這讓我想起王家衛的《重慶森林》,王菲偷偷闖進梁朝偉的家)整部片因為沒有對白,似乎更能帶出青年和女扒手二人自我世界的封閉。

繆鵬飛

繆鵬飛

《繆鵬飛》

說完劇情片,要說紀錄片了。由Pedro Cardeira拍的紀錄片《繆鵬飛》,講的就是關於本澳著名畫家繆鵬飛的故事。繆鵬飛生於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上海,從小時候開始便愛上畫畫,於是順理成章在長大後便考進美術學院進修繪畫藝術,但對於在那時期熱愛美術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共產黨佔領了中國,印象主義成了禁忌,美術史也只能講到1850年,之後的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通通不能談,而到了文革時代就更是遭殃,因為連畫畫也禁止,不能畫畫的繆鵬飛,唯有把繪畫的精神寄情於書法上,究竟一位鍾愛繪畫的藝術家如何渡過那艱巨歲月,便要看看這紀錄片了。

繆鵬飛以西洋畫的筆風來繪畫東方的事物,開創了「新東方主義」,這新東方主義頗為抽象,要進入這境界,必須把整個人的思想完全釋放,無拘無束地作畫,繆鵬飛形容在這刻,他會感到無比的快樂,他說如果沒有畫畫的人,是不會理解這種快樂的….看到這裡,我雖然不懂畫畫,但卻能感受到這位藝術家所說的無拘無束、自由創作的快樂。

出走吧!

出走吧!

《出走吧!》

蘇珊的紀錄片《出走吧!》,顧名思義,就是講述兩位女生出走澳門,到他鄉流浪的經歷。其中一位阿Sio,曾做了多年的影像工作,後毅然離開澳門,到中美洲、南美洲、歐洲開展自己的新生活。她一邊流浪、一邊打工換宿來感受他鄉生活,從而思考自己將來要走的路;另一位出走的女生,她拿著五千元港幣到台灣開展三個多月的背包客生活,嘗試以截順風車的方式環島遊,又以分享旅行經歷,以及自己的繪畫才藝來換取免費住宿。

Sio在異鄉流浪了兩年,一直也不想回去非常現實的澳門,但因後來腰背劇痛而被迫要回來澳門休養,她在片中提到:「以前很擔心回到澳門後,整個旅程就好像是完結了,但在我病的時候,我明白到地點不會令任何旅程完結,反而是你的心態,而我回到澳門後,我的旅程仍是繼續,我可以用旅行者的心情在澳門生活,用旅行者的心情重新去看這非常熟悉的都市…..澳門是變了,這是事實,你只能用你自己的心情去發掘這城市美好的東西,令自己的生活過得開心一點…..」沒錯,回到澳門並不代表旅程終結,因為人生就是旅程,再者,在異鄉遊歷了一段時間,回到自己的家鄉再以異地生活的經歷看自己的城市,必有一番很不同的感受,之後再買張機票,展開下一段的異鄉遊歷,旅程不會完結,除非是你的心態變了。

字裡城間

字裡城間

《字裡城間》

紀錄片導演陳子揚和幾位本地設計師穿梭街頭,到處收集在公共空間被遺忘的字體,形成了這部紀錄片《字裡城間》。這被遺忘的字體包括有商舖舊招牌、老師父的手製美術字、還有在茶館內的手寫書法茶譜,在公共空間出現的文字,其字體也反映了這城市的文化,也能道出這小城的歷史記憶,《字裡城間》讓我們重新認識屬於這小城的文字,是一部不容錯過的紀錄片。

祐一城

祐一城

《祐一城》

李文蕊、雷芷琦的《祐一城》裡的「祐」,就是指完全被政府遺棄的祐漢新邨,這已有四十多年歷史的樓房環境極為惡劣,不時有石屎剝落、爆水管和漏電的情況出現,這兒除了有外勞租住外,還有一些獨居老人在這裡居住,政府在十多年前說好的重建計劃,拖了很多年,到現在好像已失去踪影,立法會更沒怎麼跟進此事,看到這裡,不其然想到那基本法廿三條惡法的快速通過,以及上年差點兒就快速過骨的自肥「高官離補法案」,再想想安安特首曾常常強調的「想市民之所想,急市民之所急」是如何的順口開河,氹住你先,噏完就算,或許,在政府高官眼中,市民只包括高官權貴,祐漢新邨的獨居老人,只是屁民而已。

《祐一城》絕對值得一看,因為它說出了此城的荒謬。

本屆「澳門製造」的作品,不論在運鏡、電影語言和說故事方式等各方面都大有進步,這都是本地電影工作者一直努力默默耕耘的成果,希望大家都會在51216日親臨文化中心觀看這真正屬於本澳的影展,支持本地的電影創作!

購票:http://j.mp/1KCZLQQ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