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關於知識份子不可不讀的書

016 知識份子的吶喊 紙本月刊

文:陳偉智

網址:https://aamacau.com/?p=10248

時間:2014年08月11日 17:17

周非所著的《中國知識份子淪亡史》,是一本值得細閱和深思的書。作者開宗明義地指出:「知識和知識份子都是外本詞。」並借用以色列的康菲諾(Michael Confino)對知識份子歸結的五個特點(註一),得出中國歷史上出現的:士、士大夫,是最接近知識份子這個概念的族群。可惜無論是士或士大夫,都是以官本位出發,求知至仕始終是古代或現代大部分讀書人的取向。一旦做了官或政治據位人,五項特點都會陷入功名和自由之間的掙扎,抗爭成功的例子少,逐漸消失的例子多。周非認為「知識份子在經過主流蛻變、精神萎縮、政策迫害後,剩下的那些「青史留名」者,竟然多數都是一些說大話、謊話和馬屁話的人,大發牢騷的人,清高傲慢的人,沉溺酒色的人,走歪門邪道的人以及做白日夢的人。」是甚麼原因令他們沉淪與墮落?看完這本書自然找到答案。但金錢、權力、名位、物欲的影響,肯定是其中的誘因。

周非把知識份子定義為:知識的探索者、承載者、傳播者、運用者和捍衛者。如果按照他的定義,則被稱為知識份子的,必須具備獨創性、構建能力、影響力,對社會有所貢獻和具有特立獨行的品格。社會上能夠符合以上條件的人不多,能夠保持始終的人更少。
當知識份子難,當知情識趣的分子易;堅持當知識份子難,堅持當拒絕知情識趣的公共知識份子更難。昔日的東林書院,今日已空無一人。但東漢士風,東林精神,仍潛藏在每一個讀書人的思緒中,只要保持清醒,不在俗世中沉淪與墮落,知識份子還會是社會未來的希望。

註一:五項特點為,一是對於公共利益的一切問題(包括社會、經濟、文化、政治等諸方面)都抱有深切的關懷;二是有自覺的責任感,因此認為上述各種問題的解決,都是他們的個人責任;三是傾向於把一切政治、社會問題看作道德問題;四是無論在思想上或生活上,他們都覺得有義務對一切問題找出最後的邏輯的解答;五是他們深信社會現狀不合理,應當加以改變。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