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桃花-從桃花崗開始的保育省思

近日的桃花崗事件,引發了社會對於舊區的空間肌理以及本土文化的關注,作為規劃工作者,我們嘗試從規劃師的視角分享一下我們對於桃花崗的觀察。

為甚麼我們會覺得桃花崗如此獨特:桃花崗的社區價值

為何我們會覺得桃花崗如此獨特,這基於一種充滿生命力的地方體驗。桃花崗,和紅街市同氣連枝,維持了傳統的道路肌理,朝行晚拆的攤檔,更是重要的環境元素,圍合而成一個溫暖而富有趣味的小尺度空間。除此以外,還有街巷裡傳來的陣陣餅香及咖啡的香氣,還有帶有地方色彩的傳統商舖及茶座,這源自於一種與週邊社區網絡共生的本土經濟,長期以來為社區服務,並與之共生,至今仍然是居民日常生活的場所,並同時發揮了一個公共空間的功能,並承載著一種講求人情信任的生活模式及鄰里關係。以上林林總總的因素,展示著一種甚具本土風貌及代表性的獨特空間體驗。而這種舊式的社區空間的文化脈絡,並非因規劃而生,更是無法複製,更而是需要日積月累的人文沉澱。

為何這些會對我們的城市如此重要,城市的社區形態很大程度是受當時的社會情況、人口及經濟等條件所制約,特定的社會環境繁衍出相應的建築及空間應用,而他們在今天的社會環境幾乎不可能再有機繁衍出來(1),因此,環境是一種時代的識別性及本土性,紀錄城市發展的年輪,並同時勾勒出城市個性鮮明的文化景觀。這些社區空間的可持續發展,對於城市有著非常正面的功能及作用,否則,如果把所有東西都推倒重來,沒有記憶的城市就會面目模糊,從宏觀的發展來說,如果在城市規劃的過程中,不好好把保護納入規劃的考慮當中,只會讓日積月累的文化小城陷入千城一面的窘境。

桃花崗事件衍生很多讓人反思的問題,我們關心的是長遠整個城市的文化保育政策,以及相關部門對於這類社區空間如何去文化價值評核,以及使之可持續發展的取態。而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到底要以甚麼準繩來釐訂保育的準則,甚麼該保,為誰而保,以及由誰釐訂準則才可判斷當中的社會效益。

如何去評定桃花崗有沒有保育價值,誰說了算?-背後的保育機制及邏緝

過往政府的保育思維過於短視,對於一些街區及建築物的評定準則偏向以年代、美學價値、歷史價值及經濟誘因出發,卻鮮有從社區人文的觀點考慮。一些隱藏於城市之間的今天看來毫不起眼的社區風貌,其實都蘊藏著為人忽視的社區價值以及千絲萬縷的文化脈絡,他們未必能夠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卻帶有非凡的社區意義。但這些社區空間的存活,至今未引起文化部門的充份重視,文化價值的評估需盡早開展,而評估的標準必須加入社區價值的標準及公眾參與,都是必需的,畢竟,城市的規劃及發展,並不單純是空間技術的專業,更是一種社會集體的價值判斷。

有關桃花崗另一個值得思考的方面是:和保育文物建築不同,這些社區空間的有機秩序讓如何維持,並可持續發展下去。以桃花崗為例,公眾期望保留的,到底僅是一種社區空間的格局,還是當中的生活模式呢。從技術的角度去考量,社區空間的格局,可以利用設計及空間規劃的手段去維持現狀,然而,要保育一種生活模式或者經濟模式便不那麼容易了。這亦是近年不少本土特色老舖所面臨的問題,除了地價租金的急升及勞動力不足,工藝失去承傳,年輕的一輩不願入行,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如何讓這種原生的社區生態及無形價值能可持續的發展下去,這些都是保育過程中需要思考的問題。要推動這些社區的本土文化,除了需要相關部門的政策以外,民間的參與及推廣,包括一些推廣本土社區文化的教育,都是不能缺席的,畢竟,這些本土文化,都是強化凝聚力的重要社區資本。

記得在新城規劃第二階段諮詢時,文化局局長便曾經在會上提出,文化永續之城的概念,定位固之然積極可取,值得反思的卻是在文化城市的定位下,我們城市的文化水源在哪裡? 當我們談論文化城市的發展時,城市文化會否被忽略了城市文化離不開生活模式及社會價值,忠於美好的生活追求本身就是一個城市文化價值的所在。(2)在強調文化旅遊的今天,這些空間,為社區及提供了很本土化的空間體驗,更是鮮活的展示了澳門的生活模式,比起露天博物館及盆景式的保育,更能彰顯真正的價值。

結論

城市更新是一個有機的推演過程,舊去新來,生生不息。物盡有時,是正常不過的自然定律,然而這同時意味着這將會是汰弱留強、適者生存的進化論(3)。桃花崗即使未因為我們的行動而得以保留,但從長遠來說,如果能讓澳門人都發現到巿井的人文生活原來也有一種價值,小小的桃花崗原來是有人關注的,喚醒了更多澳門人的文化細胞,再者,在是次事件裡,縱然萬般不捨,但是去留還是其次,公義才是核心,我們相信,時間站在我們這一邊。

其中斜體部分參考自:
(1) 剖開記憶:高園街16-22號公務員宿舍 (下)﹣ 每當變幻時 我城社區規劃合作社
(2) 新城概念:無題 -第二階段新城規劃草案意見  我城社區規劃合作社
(3) 剖開記憶:高園街16-22號公務員宿舍 (下)﹣ 每當變幻時 我城社區規劃合作社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
桃花崗上

桃花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