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電影的二三事

2012-01-13 本土電影-愛情在城 專題報道

文:何家政

網址:https://aamacau.com/?p=961

時間:2012年01月12日 0:00

關於電影:電影是甚麼呢?人類發明了電影才不過110多年,50年前,電影是最新最潮的藝術形式,由於電腦的出現,「電影」這種藝術形式彷彿已經落伍,但人類對電影的需求仍然沒有減退,這是為甚麼呢?「(文化藝術)是孤獨的個人為自己說不出的痛苦找到名字和定義……文化藝術使孤立的個人,打開深鎖自己的門,走出去,找到同類。她發現,她的經驗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集體經驗,她的痛苦和喜悅,是一個可以與人分享的痛苦和喜悅」(龍應台,2006:196)

電影可以是人類娛樂的一部份,但人類對電影仍然有更多別的需求,觀眾想要的滿足感不一定是官能刺激,亦可以是心靈上的洗滌和認同。

 

關於電影市場與產業鏈:

2010年中國全年生產約500部電影,但能進入商業院線的約100部,真正能賺錢僅佔1/10。而電影票房預計能達100億元,《阿凡達》佔13億、《唐山大地震》佔6.6億,另外票房前10名的電影佔35億,剩下的約80部電影佔了餘下的50億元,可以想見,目前中國電影市場結構呈現「以大食大」趨勢,中小型電影發展呈委縮狀態,澳門電影要如何進入中國電影市場?這需要另闢蹊徑尋求獨特的商業模式。

 

本人認為健全的電影市場應包括商業電影與藝術電影,這意味着一個地區除了電影產業之外,更應該要有電影文化,一個沒有電影文化的地區,就像美式快餐店一樣,只會剩下不停賺錢的系統(或說商業模式),但卻不知道食物對人類的意義在哪裡。澳門電影要單靠境內票房回本不可能,因此必需要向外推廣,這幾乎與澳門固有的旅遊業商業模式反過來,電影業不能用「賣手信」的概念來思考,期望來澳消費的旅客會進入戲院看本土電影,這不太實際。

 

一般電影產業鏈可以分為內外兩個範圍,核心部份為電影前製、拍攝、後製、發行及交易系統等。另一個為較外面的,如:廣告商、品牌商、媒體通路業者、週邊產品設計與製造商等的參與,這意味着電影消費終端線可以拉得很長,自由市場會自動去優化商業模式的組合,一個符合市場規律的搭配方式就會自然出現。世上能擁有完整的電影產業鏈,又能發揮產業群聚優勢的國家不多。但澳門的市場和經營結構有別於兩岸三地,很難把一般的市場原則套在澳門討論,只要觀察澳門的發展便可知一二,例如:大量的非營利組織(俗稱民間社團)、地產業發展、巴士公司與電訊業的經營等等。

 

關於電影推廣政策:

任何電影產業管理的終極目標,都是極力地、有機地聚合、組織三類人:愛看電影的人、愛拍電影的人及愛研究電影的人。澳門需要「有理念」的電影文化、產業政策,何謂「有理念」?就是「扶植具商業、藝術及文化價值的本土電影」。政策必需做到有系統的、能讓市民參與及認同的、能結合不同藝術領域的、讓各政府部能理解的、商業機構與大學能參與的。簡單而言,首先做到一個透明化的機制已經將有助於產業良性競爭。另外,也必需推動大量的非營利組織轉化成商業組織,以增強澳門的商業競爭力、改善產業結構單一化問題。

 

關於橫琴:

電影是內容產業、媒體產業,並非製造業,因此不能用固有的製造業思維來考慮,正如生產手機,與生產手機內的APPS是不一樣的,如要在橫琴內建造製片廠、影視城或影視技術支援中心等硬體設備,這需要更詳細的研究才能落實,否則只會造成浪費。一般電影製片廠都是為了方便及減低拍攝大型史詩式影片的成本而設計,試問澳門每年會有多少部這樣的影片生產?

 

美國的片廠制度被認為有阻自由市場的壟斷原則,在40年代「反托拉斯法案」執行之後,經歷痛苦的轉型,最終化成強勁的商業模式,成功搶佔全球電影市場。但美國的成功經驗不能直套在澳門身上,近三十年的發展顯示,日本、台灣及香港都分別證明了大型製片廠的電影生產模式無法經營,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獨立集資和拍攝的彈性模式,例如北野武的「北野辦公室」(Office Kitano)採取彈性的集資和行銷包裝、拍攝類藝術電影,以滿足商業口味以外的觀眾;或是獲得境外文化藝術類的基金資助拍攝,例如:韓國釜山電影節資助馬來西亞的獨立電影,釜山電影節銳意成為亞洲電影的權威影展,因此逐漸成為華語電影的重要交流平台。

 

總結:

把「堂口故事2《愛情在城》」放在澳門整體的電影發展脈絡之中,只是一個微小的開始,卻是重要的一步,並具有代表性,為未來的澳門電影提供了一種可能性,《愛情在城》的核心價值包括:具本土性與在地性、具現代或當代觀點與敍事模式、具普世價值與普遍性元素、結合本土藝人與明星參與、配合兩岸專業攝製及後製技術、貼近商業電影規格、堅持進入電影院售票公映以測試本土市場、參與外地影展以增加曝光,並測試境外觀眾反應、有效善用社群行銷策略。

 

藝術培育文化、文化培育創意、最後的才是把創意進一步產業化,轉化成有效的商業模式,組合出適合澳門的文創產業鏈,並改變現行的市場與產業結構;「產業化」到最後必需回饋到最初的藝術創作之上,促進更多人願意投身藝術之中,因為一個成熟的文創產業市場,觀眾並非只是追求消費娛樂,他們定必有更多文化與藝術的需求,從中也反映了藝術人、文化人與產業人之間各自的角色與定位。澳門將來如要成為「國際化都會」,必先要了解何謂「國際化」,那不是英語好就等如國際化,因為英語給不了思想和創造力,是創造力造就了語言的強勢,不是語言帶來了創造力,「國際化」就是找到一個能讓別人瞭解自己的方式,我們有多瞭解自己,就有多少國際化的潛力,而電影能讓我們更瞭解自己,也提供了一個能讓別人瞭解我們的方式。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