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本月刊

自2013年5月開始,《論盡》開始發行紙本月刊,力求豐富多樣,其中包括專題報道、時事分析、藝文評論、人物專訪及特約專欄等。我們秉持著獨立、公正、客觀的原則,對社會事件和議題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為讀者提供不同的觀點和思考。我們深信媒體的力量,希望通過我們的報導,為澳門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電子月刊 111 期.2022 年 7 月號電子版.《疫靜瘋城》 2022年07月18日|文:論盡媒體

因涉及重要議題,電子版限時免費開放,禁足期結束後可如常在書店購買實體紙本,或訂閱及購買過往期數。 二〇二〇年一月澳門出現首宗「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患者來自武漢的女遊客),之後,陸續出現個案,尚托⋯

巴素打爾古街多巴士路線經過,常常出現塞車情況。
未來交通系統 城中各群體可各適其適? 2022年07月2日|文:論盡者言

作為城中的持份者,對一份將影響未來十年的陸路交通規劃應有怎樣的期望?有身障者最想輕軌可東西連結,再配合行人天橋,暢走澳門;有市民亦想公交暢通,有合理的通勤時間;更有市民想綠色出行,有完整的單車道⋯

近年投入使用的升降機。
三張網絡唯步行通道可取 黃東批只增十公里過短 2022年07月2日|文:論盡媒體

《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規劃(2021-2030)》(下稱:交通規劃)諮詢文本建議,全面落實地面道路交通、軌道交通、步行交通「三張網絡」, 時事評論員黃東表示,在「三張網絡」當中,只有步行通道具有⋯

諮詢文本將嘉樂庇總督大橋歸類為主要行人步道。
陸路交通十年規劃 城規師︰貼地問題無解決 離地構思有「創意」 2022年07月2日|文:論盡媒體

特區政府正公開諮詢《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規劃(2021-2030)》(下稱交通規劃),這份經判給費二千萬元的研究,近期引起市民熱議。城市規劃師林翊捷認為,這份諮詢文本提到的一些比較「貼地」的問題⋯

金光大廈與疊石塘山。
減少空氣污染跟不上車輛增長 陳俊明:實施配額落實控車 2022年07月2日|文:論盡媒體

《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規劃(2021-2030)》諮詢文本提到,在現有「控車輛」政策基礎上,適時評估政策效果並研究調整,使機動車年增長率不超過3%。雖然本澳車輛增長率大不如前,但政府的控車政策上⋯

長久以來因為超支、超時、營運等問題,輕軌已成為澳門的「負資產」。
交通十年規劃口號多、無亮點 林宇滔︰政府需創新思維才能破局 2022年07月2日|文:論盡媒體

正在公開諮詢的《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規劃(2021-2030)》(下稱交通規劃)提到的總體策略就是︰「在堅持貫徹『公交優先』的核心原則下,結合總體資源約束條件,推動陸路交通運輸系統的再提升、再優⋯

澳門傷殘人士服務協進會副理事長程福源亦認為,本澳要達致真正無障礙出行仍有難度。
現存問題未解決 「無障礙」未來見?團體:身障者望可自主、方便出行 2022年07月2日|文:論盡媒體

特區政府近年致力推動無障礙共融社區的工作,並表示有持續改善及增加社區內無障礙設施配套。社會上對完善無障礙環境的聲音一直存在,身障人士在日常出行時常遇障礙不在話下,遇上緊急情況時更是有苦自己知。⋯

當局或需再認真思考,交通規劃是否能解決澳門的交通亂況。
又一個十年 交通規劃仍是老調重彈? 2022年07月2日|文:論盡媒體

於上月末交通事務局公佈了未來十年的《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規劃(2021‐2030)》草案(下稱交通規劃),現正公開諮詢。就優化公交、​​鼓勵綠色出行、控制車輛等內容提出相對應的規劃,但有意見批規⋯

路氹的金光大道是路氹主要幹道,除了一般車輛外,賭場的「發財巴」更是穿梭不斷地接送客人。
公眾諮詢場、團體論譠  發言市民倡綠色出行 2022年07月2日|文:聞青(實習記者)

正在公開諮詢的《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規劃(2021-2030)》(下稱交通規劃)建議未來十年落實建設「地面道路交通」、「軌道交通」、「步行交通」三張網絡以鼓勵市民選取公共交通、步行等綠色出行方式⋯

吳國昌以「全部躺平」形容目前狀況。
全部「躺平」──專訪吳國昌 2022年07月2日|文:論盡媒體

「資本主義陣營與共產主義陣營全球抗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政治危機首先在資本主義陣營的邊緣地帶爆發⋯⋯.」這一段開場白,過去多年都會在議事亭前地響起,以後或者,成為絕唱。澳門民主發展聯委會今年決定⋯

雖然同為十級颱風,但天鴿(右)結構仍較山竹(左)緊密。圖片來源:NASA
請回答二〇一七,重探那場傷亡慘重的澳門颶風:這些研究結論你認同嗎? 2022年07月2日|文:廖志輝( 「澳門學16號」創辦人)

每次大雨或颱風來襲,我都條件反射地詢問開店朋友,是否需要幫忙搬出厚重防水閘。這時高至半米的鐵閘便出現在澳門大街小巷,它們橫置於店舖門口,一半的店內景觀被遮擋,顧客入內也不方便,但少有聽到抱怨,某⋯

被自然包圍的工作室是創作的靈感空間。
從自然裡尋找創作的素材——插畫師郝元春的創作生活 2022年07月2日|文:大蔥

插畫師郝元春從山西來澳門已經十幾年,個性安靜的她似乎從來沒有停止過畫畫。她的作品從海報、明信片、日曆本到繪本,帶著自己的風格,已經成為我個人的視覺記憶。作品裡常常有很多很多的植物:蘑菇、野果、樹⋯

相片由李銳俊提供
給最正的你 2022年07月2日|文:李銳俊

那些我和你一起的晚上 其實每一次的離別,都很像是死亡。過去我們曾與死神擦肩而過,嘗過許多絕望和心碎,每次跨過死亡的幽谷,我都不敢高興,不敢聲張,惶恐這樣的幸運,會被上天突然收回。 我和你最後一次⋯

李銳奮於2006年曾參與藝博館的「都市漫遊」展覽,圖為他所拍攝的澳門。
Gérard Henry:他希望透過攝影捉住對這城市的感覺 2022年07月2日|文:論盡媒體

「Frank向我們展示的澳門,既非賭城澳門,也不是亞洲有名的旅遊城市『小葡國』;那個澳門,既不是教堂與廟宇林立的澳門,也不是一個近年直線冒起的粗拙新區——那是一個日常的澳門,」說起李銳奮的作品⋯

李銳奮攝影散文集《邊走邊看》,2005年由邊度有書出版。
梯亞:他的藝術很真,很樸實 2022年07月2日|文:論盡媒體

「我覺得他的藝術觀念和他的性格很像,」說起好友李銳奮,作家兼影評人梯亞這樣形容說。「創作時,如果真實、真誠跟藝術創作的手法、觀念有衝突時,我覺得他會讓步給真實、真誠。有時人可能會為了觀念上的事或⋯

相片來源:石頭公社Facebook專頁
黃肖萍:不要他不在了,那啟發就沒有承接了 2022年07月2日|文:論盡媒體

「最懷念是那種年輕、追夢,一起背著背囊,傻更更地去識人,又不懂法文,跌跌撞撞地去看展覽、看電影、找工作,其實很自由!無憂的青春歲月自由在法國追夢做自己。」當年與李銳奮同時在法國留學的黃肖萍覺得⋯

奮sir 在昔日噴水池的邊度有書留影。
奮 Sir 2022年07月2日|文:林婷婷(澳門劇場工作者)

大學那些廿歲年頭,少不更事,寫過一些已經忘記作業主旨(是影像日記嗎?)的小文章交給你,你打了頗高的分數。我問你覺得怎樣?你用鼻音笑呵呵的說:「hmmhmm~~ 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詩強說愁啦⋯

合十,感謝 2022年07月2日|文:范世康(澳門視覺藝術工作者)

二零零一從杭州退學回澳 報讀理工視覺藝術學院 阿奮(李sir)當時是攝影課的導師 你介紹我入婆仔屋藝術空間工作 從此 我的藝術生命進入另一個時空 爆炸式非線性地展開都因為你 認識很多重量級的藝術⋯

作者彼得.尤伯在其書中指出,在新型態醫患關係中,醫生的職責不是告訴病人「該怎麼做」,而是告知病人各種選項的優缺點,讓病人自己做選擇。
生命選擇 體現自主 2022年06月3日|文:論盡媒體

在《在生命的關鍵決定: 從醫生決定到病人決定的時代》[1]《在生命的關鍵決定: 從醫生決定到病人決定的時代》(Critical Decisions: How You and Your Doc⋯

年老、生病、甚至死亡都是人生的過程。
不想惡活 但求「好死」 2022年06月3日|文:論盡媒體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經階段,但當人真正面對疾病時,都是恐慌的。在生與死之間反覆橫跳的癌症病患,未必對「預設醫療指示」或病人自主權有所認識,卻對生死預示有所感悟:不想久活,但求「好死」。 幸得癌症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