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 城虧

超高樓破壞主教山及東望洋燈塔景觀,一幢幢醜陋的建築拔地而起,是澳門人心中的一根刺,也是工務部門黑箱作業的佐證。 澳門人在城市規劃吃的虧並不少,好不容易等到城規會終於成立,會議全程公開,有半數代表來自民間,規劃條件圖公示期市民可表達意見,算是打開了一個公眾參與的突破口。但其諮詢性質,一直令外界質疑會否只是一場口水會?近日放高漁人碼頭的大逆轉個案,公眾不但強烈質疑工務局走回舊路,更憂慮城規會被弱化成一個表面帶著民意光環、但卻無力挽的花瓶角色。

▧ 封面專題:城虧
▧ 人物專訪:法國導演法蘭克・迪麥可(Franck Dimech)
▧ 藝文爛鬼樓:【為什麼文創II】 之一
▧ 綠色生活:如何解決樹木管理的問題
▧ 遛躂澳門街:譚公誕,屬於路環人的「四月初八」

售賣地點:https://aamacau.com/?p=7737
訂購表格:https://aamacau.com/?p=3847
廣告聯絡:[email protected]

(圖三)2014年九月中,馬鞍山富寶花園把60棵成熟樹木去頂
行道樹排排隊──香港市區樹木管理之過去、現在與未來(下) 2015年06月25日|文:蘇國賢 長春社總監(編輯:大蔥)

在上一篇蘇國賢總監的文章裡,我們看到香港市區樹木管理所存在的問題。這一篇將會繼續探討如何解決樹木管理的問題。 在澳門,情況有所不同。我們負責管理樹木的是要處理大小事務的民政總署,並無專門的樹木辦⋯

魚頭大會
誰令城規會淪為稻草人? 2015年06月21日|文:莫柔

《城市規劃法》去年3月正式實施,社會期盼已久的城規會在翌月成立,一年多的運作,經歷政府大換班、「失憶」局長上台、撤銷秘書處,社會對其監督城市規劃的作用已半信半疑。近期「漁頭」放高事件出現大逆轉⋯

城規會委員胡玉沛
年度回望,檢視城規會功過 2015年06月21日|文:論盡採訪組

超高樓破壞主教山景觀,一幢幢醜陃的建築拔地而起,是澳門人心中的一根刺,也是工務部門黑箱作業的佐證。澳門人在城市規劃吃的虧並不少,好不容易等到城規會終於成立,會議全程公開,有半數代表來自民間,規劃⋯

漁頭事件的手法與小潭山超高樓如出一轍,先申請放高,下一步再改批地合同。
工務局成巨無霸 「拆局」此其時也? 2015年06月21日|文:論盡採訪組

自古至今,工務部門一直被視為肥缺,有「油水」的衙門。批地、批則、批工程,無不涉及商界龐大利益。一個行政酌情權值幾多錢?用天文數字來形容並不為過,只要看歐案就知道。目前工務局屬下有八廳十二處,從規⋯

【論盡者言】城市規劃的空間政治學 2015年06月21日|文:論盡者言

曾經好長一段時間,本地城市景觀或文物保護者對《城市規劃法》以及配套的「城市規劃委員會」制度寄予厚望,以為有了這兩個法寶,可以解決長期以來存在的澳門城市規劃程序隨意性的問題、土地利益輸送的爭議問題⋯

屬於路環的譚公誕 2015年06月21日|文:柯德(文/圖)

陽光恣意地舒展筋骨,下了一星期雨,這天,天空終於放晴,為平日寧靜的路環市區更添節日歡欣。這天,街上的行人似乎比平日多,彼此亦像久別重逢似的閒聊起來。「回來了?」「對,一年一次啦。」「一陣去奀姑度⋯

《侯貝多・如戈》(Roberto Zucco)排練中
個人面對『權力』的關係 ──專訪法國劇場導演法蘭克・迪麥可(Franck Dimech) 2015年06月21日|文:黑黑(相片由夢劇社提供)

改編自法國最為人談論的當代劇作家戈爾德思(Bernard-Marie Koltes)同名作品的《侯貝多・如戈》(Roberto Zucco),是今年澳門藝術節中相當令人驚喜的本地節目。劇本根據真⋯

本地藝文自由工作者 生存與工作狀況——第一輪問卷調查結果摘要 2015年06月21日|文:藝文

藝文自由工作者── 凡以澳門為大本營,個人專業工作領域與各項文化藝術相關,目前不屬於任何政府或私人企業的編制之內,主要以自由身或自組公司名義接洽工作,包括創作、演藝、製作、行政等工作範疇的藝文工⋯

舞台設計Cola
放下身段,那麼保障也要放下嗎?——訪舞台設計Cola 2015年06月21日|文:王郊

Cola是本澳自由工作的劇場人,專職從事舞台設計,有時還會寫劇評。家裡是個小工場,有電鑽、鋸機與各式各樣的工具,她的辦公室要不在家,要不就是在舞台。工作內容就是做研究、畫圖、出去印圖、買材料或做⋯

來去自如的劇場人生——訪劇場監製遠遠 2015年06月21日|文:王郊

一日有24小時,返工8小時,睡覺8小時,剩餘下來的時間,吃飯玩樂逛逛街看看戲。城裡典型的打工仔生活,日復日大概就是如此。對於在劇場界從事製作的自由工作者遠遠來說,生活天天都是工作天,卻又天天都是⋯

活在這個城市像活在一座沒有回憶的主題商場 2015年05月5日|文:思崎井

穿過昏黃的街燈,大片的水泥牆班駁,露出皮膚底下那歷史感濃厚的青磚頭,門簷觸手可及,街影被拖長成一條畢直的直線,更顯老居民的動作緩慢,在美麗但脆弱的海岸線被瓜分前,海風夾雜着海水的味道吹過每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