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這醜陋的造景叫都市美感,我們同活在其中又不在其之中 2016年09月6日|文:思崎井

「保留建築物對於下一代,能給他們什麼嗎?我看不到這樣做會有更好的福祉。」早在這城市舉辦被戲稱為「盂蘭盛會」的武林群英會之前,掌管城市文化命脈的最高部門負責人曾這麼說過。此時此刻,我們被教育成對每⋯

澳基會七不思議:藝文特別篇 2016年06月14日|文:論盡採訪組

① 澳門早有「十大藝團」 香港有「九大藝團」,分別是音樂、舞蹈、戲劇範疇的專業藝團,在藝術造詣、行政能力、觀眾拓展、節目製作等方面均具領先地位,這些藝團得到香港藝術發展局和康文署的三年資助,金額⋯

「草苺田藝術教育工作室」的林蘊華(Fanny)。
讓小孩自主──看戲劇讓孩子發聲 2016年06月14日|文:路家、黑黑、陳汶燁

表演,除了是娛樂、是教育,更可是小孩發聲的機會。只見「草苺田藝術教育工作室」的林蘊華(Fanny)與幾位「故事姐姐」一起,在公園或休憩區對着小朋友說故事。繪形繪聲的描述、生鬼有趣的表情,瞬間擄獲⋯

《樂進未來-台灣流行音樂的十個關鍵課題》
讓該放進歷史的放進歷史 2016年03月29日|文:期克果

近年,或因特區政府稅收水漲船高,或因聽到人民對文化生活的呼聲,又也許因特府官員自身也感受到文化生活的重要性,於是接二連三加四上五地,推出不同形式的資助,鼓勵一眾文化人搞文創,無論資助拍電影項目抑⋯

藝術認知及了解 2016年03月16日|文:張少鵬(投稿)

日前,澳門管樂協會主辦了「梁沛琴巴松管獨奏音樂會」。對於管樂協會而言,為學成歸來的本地音樂學子們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已經成為了一個傳統。畢竟,支持及鼓勵本地學生投身進入音樂專業的道路並不容易。演出⋯

超越凝視:觸感藝術的核心價值 2015年12月12日|文:陳斑妮、採訪:黑黑

這個社會,擁有一雙健全的眼睛,就擁有了話語權。 日常生活裡,我們常常談目擊,只要有人目擊,那個目擊者就成為了關鍵,可以使一個受冤枉的人復生,亦可以使一個罪犯下地獄。視力賦予一個人意想不到的權力⋯

圖:范世康
減法生活:廢物大變身(一) 2015年10月21日|文:文:大蔥/圖:范世康

今年的七月是史上最熱的七月,氣候變化的警鐘沒有停止過,未來的危機與其在這裡怨天尤人,不如實實在在的努力一把去挽救。過綠色生活,並非一個顯得很高尚的口號,而是自我的救贖。綠色就是由一點一滴的生活小⋯

劇場工作者kk2
劇場工作就如一支探射燈──訪劇場工作者kk2 2015年10月21日|文:黑黑/採訪:王郊

在進行「藝文自由工作者調查」時,發現劇場工作者是其中較大的一群,愈來愈多年青人投身於劇場工作,雖然缺乏全職劇團,但他們積極地以自己的方式創設職業環境,努力求存。這次訪談的kk2,就是其中一位。⋯

盧頌寧@足跡
「我可能未必改變不到什麼,但是必然能守住些什麼。」──盧頌寧@足跡 2015年10月21日|文:川井深一/王郊(採訪)

王郊(W)︰說說你對於自己作為自由工作者的感覺。 盧頌寧(寧):我已經在很多年前就沒有什麼「感覺」,其實我不是真當自己是自由工作者。 在很多年前,我就習慣找事情給自己作,而不是等待他人給予我工作⋯

《Correct》©林格
鼓起勇氣邁出腳步──訪本地插畫師林格 2015年10月21日|文:黑黑

從本地藝術院校畢業了兩年多的林格,是本地少數以插畫為專業的自由工作者。林格喜歡思考、發問,人很安靜,但對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獨到的想法,他的插畫也帶著濃厚個人特質,讓人看了要反覆思索。林格現時的工作⋯

打機 or 魚柳飽?/外展社工:細路夜晚可以去邊? 2015年09月15日|文:論盡

打機 or 魚柳飽? 白鴿巢公園經常人滿為患,不少長者會到附近的快餐店及遊戲機中心打發時間。那些含「幸運」成份的遊戲機,整個下午都圍坐著人,以老年人和中年婦女居多,不斷的投幣瘋狂按掣期望贏更多代⋯

塔石周邊有甚麼?
公共空間爭奪戰──愛都,別無他選? 2015年09月15日|文:論盡採訪組、葉瑋玟、梁惠施、阮子卉(實習記者)

愛都要作何用?公聽會一開,民意天花亂墜,人人有道理,老中青代代有需求,好點子太多,只恨地方太少,一時間諮詢似乎陷入死胡同。 事實上,塔石周邊缺的是設施,並不是空間。 塔石一帶可說是全澳室內外公共⋯

量度愛都,為整體社區增值 2015年09月15日|文:我城規劃合作社成員 李凱欣

兩週前,我城社區規劃合作社舉辦了一場「愛都再造-民間規劃自主規劃工作坊」。說是民間規劃,其實更大的意義在於展演一次探討的形式,一次社區規劃的精神。一場公眾諮詢的成功並非僅限人數,而是參與者的身份⋯

方案
自己動手做規劃:愛都再造-民間自主規劃工作坊 2015年09月15日|文:論盡採訪組

好想好想,走上天台便能變身都市農夫,享受農耕的樂趣;在空中花園找個可以發呆、靜靜看書的悠閒角落。也有人想到,如果要騰出更多空間又兼顧露天泳池,那可否搬上天台? 泳池、球場、農場、劇場、茶座、花園⋯

保留愛都,超越文化想像 2015年08月4日|文:莫兆忠

文化的想像力可以讓我們超越一些人云亦云的盲點,例如大型就是好、多功能就是合理運用,青少年就是「活力」,就等於有「生產力」,就會比其他人「更需要文化藝術」。然而在政府最近空降的「愛都重建」或「愛都⋯

世遺十年:保育必須下流 2015年07月30日|文:馬竇

嬉鬧聲劃破寧靜的夜、霓虹燈下搖搖晃晃走出幾個醉漢、滿臉通紅的臉上泛著油光和猥褻的笑容。早上是衣冠楚楚的體面人物,晚上卻來這裡享受平日根本不敢宣諸於口的下流玩意… 就是這一個簡潔有力的⋯

《密密說》展場(圖:施援程)
碎碎唸,密密說 2015年07月30日|文:莫兆忠

我先從文字去認識梁倩瑜,後來讀她的繪本《澳城紀事︰望廈1849》,由於它從一個劇本一段歷史出發,我也不自覺地將注意力投在她的文字書寫中,而她正在牛房倉庫展出的《密密說》算是我第二次走進她的視覺世⋯

輸在起跑不會輸一世 梁健濠的奇幻音樂之旅 2015年07月18日|文:許諾、李遠昇(實習記者)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說起九月可以到台灣的校園讀書,所有時間都放在他最愛的音樂,眼神內透出的光芒,臉上掛著幸福的笑容,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短短三年便考獲古箏十級,亦彈得一手好鋼琴,眼前深受學生愛戴的⋯

眼淚未必有秘密,但肯定有讀錯字 2015年07月7日|文:期克果(投稿)

無論是筆者朋友的社交網絡平台,還是網上近年很高點擊率的樂器教學頻道,都「洗腦式」地彈着兩首歌,沒錯,就是某台「武則天」的主題曲和插曲。筆者作為一個「音樂愛好者」,當然也要加入「戰團」,一起湊湊熱⋯

甚麼知識最有價値? 2015年02月15日|文:弘玉

1860年,英國的實證主義哲學家、社會學家赫伯・斯賓塞 (Herbert Spencer) 發表了他的著名教育論文:《甚麼知識最有價值?》(What Knowledge is of M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