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在起跑線?身心障礙生升學難.難.難

2016-12-09 輸在起跑線?身心障礙生升學難.難.難 專題報道

文:論盡編輯組

網址:https://aamacau.com/?p=36058

時間:2016年12月10日 10:10

四校聯考報名在即。不少聲音關心考試會否「一試定生死」,考試會否變成「統考」;而較少人關心的,是一班身心障礙生的考試安排;更少人關心的,大約是一眾身心障礙生的升學率。

本報曾去信高教辦,高教辦表示,根據個人資料保護辦公室規定,本澳高等院校在收集學生資料時,必須嚴格遵守《個人資料保護法》,因此,本澳高等院校無法直接向學生核實是否屬於殘疾人士,掌握準確的數字。高教辦亦沒有收集殘障生在外地升學、殘障生在本澳高校畢業以及外地高校畢業之數據。然而,高教辦表示,本澳高等院校每年向提交的註冊學生資料中,包含一些校方掌握到殘疾學生人數數據。當中顯示,2011/12學年澳門大學及聖若瑟大學共有六名殘疾學生,及至2014/15學年,澳門大學、理工學院、科技大學、城市大學、聖若瑟大學合共有十九名殘疾學生(下表)。

2011/12學年至2014/2015學年 本地高等院校殘疾學生數字(資料來源:高教辦)(論盡製表)

2011/12學年至2014/2015學年 本地高等院校殘疾學生數字(資料來源:高教辦)(論盡製表)

 

資料不足,難以定論數字的上升是否亦是比例上的上升;是高中畢業的身心障礙生人數增加?學生較願意透露自己身體狀況?或是高校更願意酌情錄取?其他院校又為何沒取錄身心障礙生?是沒有學生申請?沒向學校申報狀況?還是其他原因?

還有就業率。具大專學歷的身心障礙生,畢業以後的前景又是如何?根據勞工局提供的《殘障人士成功轉介就業統計數據》顯示,具大專程度的成功轉介個案由2013年的13.63% 下降至2015年的3.33%。而職業分類只有「文員」、「服務銷售及同類工作人員」、「非技術工人」等。當中是由於更多具大專程度的相關人士自行找工作?還是未有成功轉介?官方的職業分類又何以未有就職級、行業等分得更細?這樣的分類反映了甚麼思考?一個個數字不但未有解答疑問,反而為我們抛出更多問題。

訪問過程中,受訪者不約而同地表示澳門的身心障礙生升學甚難,難在基礎教育未得到有效支援,於是學生未能在穩固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升讀大學。2015年3月,《特殊教育法》進行諮詢,同時爆出兩間學校被指控涉嫌將特教資助「肥上瘦下」,同時光是2013/14年度,教青局的融合資助預算超過3800萬。教青局後來徹查,表示發現五所學校受資助的行政費高於其他學校的平均水平,已要求這五所學校退回一定比例的資助,涉及金額約五十萬,又承諾將在指引中進一步明確資助使用的分配比例,在2016/17學年實施新的融合教育資助模式。

大學、就業,是社會向上流動的階梯之一。在現時的社會模式下,部分身心障礙生已有感「輸在起跑線」。究竟我們的社會風氣、教育資源是否有合理分配,讓大家機會均等地處於同一起跑線上,各自發揮所長?這注定是一少撮人的事,卻顯示出我們的社會是否平等。過去數十年出現不足,我們期望從這刻開始的二十年會出現改變。這不是當下立見的亮麗政績,卻關乎整個社會對平等、共融的追求。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