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規範如套網 窒礙多元評核 陳偉智:勿把學生當機器

043 教育大一統 紙本月刊

文:論盡編輯室

網址:https://aamacau.com/?p=35472

時間:2016年11月15日 12:12

課程框架、基本學力、大學聯考……一個個教育改革不斷,但不少老師反映,教育政策如基力、聯考等不但未為學生減輕壓力,反而令學生及老師均感百上加斤。同是教師的時事評論員陳偉智認為,澳門教育制度化中的負面現象,如應試教育、管制束縛、標籤等,正逐步浮現,如相關政策不能達到當初「減輕學習壓力」的良好意願,當局應考慮調整或取消。

時事評論員陳偉智。

時事評論員陳偉智。

陳偉智認為,當初教青局介紹基力時曾稱設置基力是為「降低學校過往過高的知識要求」、「減輕學生壓力」,不會有像香港TSA般的測試,但現時具體內容制定後則鎖死了課程框架。他認為,教育改革如課框、基力等應從大方向着眼,並以普遍性及原則性為基礎,為教學提供參考,而不是成為唯一及必須的評核標準。

「不要太追求指標性量化性的數據,避免把教育變成一門像工廠般的測量標準,再進而一步有四校聯考,令整個教育像為變成一個產業,為一些標籤化、規範化、指標性去服務,失去了多元平衡、多元教學的原意。因為學生是一個個體,有多元有不同的特點。」

「現在談論的是人,不是像驗車中心般要全測方方面面。人不是機器,我們不要把這些基本具體內容變成出廠機器,要一應俱全才可出廠,這是一個很錯誤的理解。」

陳偉智形容,現時的教育政策環環相扣,猶如一個套,把教學局限。「基力標準影響課框,課框影響教材,教材配合聯考時,變成了一個套;不是配套,而是一個套,局限了教學多元化。我們正正要突破這樣。」他又表示,當局應避免本末倒置,違背教改原意。如四校聯考做不到當初所說的「減輕學生壓力」,「只要求學生基本進入大學的能力測試」這些構思就應改或取消,不應再將它異化成聯招或統考。「課框、基力或者四校聯考的口號是要減輕學生壓力,多元學習,那為何達不到這結果?那我們就需要檢討、反思、調整。」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