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鍋塑膠濃湯熬煮的海鮮大餐──《海洋塑化記》觀後

032 教育不是一盤生意 紙本月刊

文:大蔥

網址:https://aamacau.com/?p=25129

時間:2015年12月12日 11:11

南灣廣場播放《海洋塑化記》。

南灣廣場播放《海洋塑化記》。

淼淼海洋水覆蓋了地球七成的表面。曾經我們以為,大海大得可以包容一切,可以撫慰人類的心靈,也可以消化我們製造出來的所有東西,直到塑膠被發明。

在夜晚南灣廣場的秋風中,一群人在觀看這一場藝穗節的節目——紀錄片《海洋塑化記》的露天影院。今年的海洋文化交流計劃延續往年的議題,請來台灣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的賴威任先生,帶領義工淨灘,又將這一部由英國導演兼獨立製片人Edward Scott-Clarke在2012年所拍攝的紀錄片帶入澳門的校園,也有三場在公共場地的露天播映。用威任的話來說,就是來『恐嚇』一下大家,特別是孩子們,這是解決海洋垃圾問題的唯一辦法。

影片一開始講了塑膠的歷史。其實塑膠的誕生不過短短一代人時間,最初是為了環保的理由,用塑膠製品替代在當時需求量極大的象牙製品,拯救了無數大象的生命。可是接下來的發展卻越來越背離這個初衷,這也是塑膠發明者所始料不及的吧。古代的時候,隨手丟棄的垃圾很快就會在大自然中分解。但是這個習慣延續到現代,還未被大自然認識的塑膠,被人們隨手一丟放任自由,就會帶來很多人類才剛剛開始了解的後果。

作為澳門淨灘小組的成員,片中出現的各種海洋垃圾情況對我來說,都不陌生。因為只要你的視力正常,又會去海邊走走,那麼就會發現沙灘的垃圾狀況有惡化的趨勢,特別在澳門。除非你把心靈關上,對此視而不見。

黑潮帶領義工們淨灘,並將垃圾分類分析來源。

黑潮帶領義工們淨灘,並將垃圾分類分析來源。

大型的垃圾我們可以通過淨灘清理,但是塑膠這種方便輕巧的現代文明標誌物卻有一個『惡魔』的特質——碎片化,卻永遠不被分解。所以就如片中的志願者在一片英國已經掛了藍旗(表示環境優秀,水質優良)的沙灘上,蹲下來細細看,在一平方英寸的範圍內,塑膠碎片已經有幾十片。這一個世紀的塑膠製品已經隨著洋流環遊了世界,在遠離人類的海洋上匯聚成島,而其中的很大部分則被分解成了無數細小的碎片,被衝上岸,漂浮於海洋,被當成食物。

於是消化不良的海洋生物變得不健康,遙遠的中途島上的信天翁肚子裡都是塑膠碎片,鳥媽媽甚至拿塑膠碎片去餵鳥寶寶,剛出生的小海龜被垃圾絆倒爬不進海洋,擱淺的抹香鯨死去的身體裡是大量的塑膠袋……荒謬而沉重,天吶,我們到底做了什麼?影片裡有一段精彩的動畫——用塑膠碎片演出的生物鏈,大魚吃小魚,而人類就在那條鏈的頂端,所以,這一切都會回到我們的身體:過敏、氣喘、污染母乳、干擾激素,種種的見過沒見過的疾病將會變得普遍,困擾我們的生活。

塑膠碎片繼續分解,就是塑膠微粒了,如今各大海洋如地中海都像是一鍋鍋的塑膠濃湯,水和塑膠,已經再不分彼此。家裡洗臉的磨砂微粒們,也是這個大家庭的成員,它們來刮刮我們的毛孔之後,就到了下水道,然後逃過一切的過濾系統,最後匯入海洋。

海洋,是一切的歸宿,也是生命的起源。如今我們驟然發現,這個起源之地已經被我們徹底的改變。人類的偉大之處就是對未來的演繹,和防患於未然的能力,如今,我們預計到了『患』,如何『防』呢?

影片也有解答。因為塑膠的輕便,短時間內我們還無法擺脫它,如果把現在的一切塑膠換成其他材料,碳排放會增加六成(若加劇氣候變化,後果人類無法承受)。所以妥善的棄置和回收是必須的,在英國,有公司把沒有人回收的塑膠製成了品質極佳的建築材料。而最最最最容易的,就是不要使用一次性的塑膠用品,用水壺代替瓶裝水,用自己的袋子代替塑膠袋,這些行動,不過你我付出一點點心力。

很喜歡片中一個淨灘志願者說的,大意是和大家一起去淨灘吧,唯有身體的體驗才能真的了解問題的嚴重,而跟一群人一起清理了海灘的成就,會讓人感到無比的快樂。

寫到這裡,我突然想起那個荷蘭19歲的少年,他的發明可以在十年間清理太平洋42%的垃圾。這也是紀錄片《海洋塑化記》要走入校園的原因吧。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