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社區成了旅遊景點

戲游花間 藝文爛鬼樓

文:卓早言

網址:https://aamacau.com/?p=13555

時間:2014年12月17日 10:10

打著「藝街活化社區 推動文化旅遊」的旗號,《褔隆計劃》從藝穗節的宣傳初期就贏得了不少注目。縱觀整個計劃,完整度仍有待改進,但它備受關注的程度,是不是代表了這類型的藝術計劃在澳門其實有其必要?來參加《福隆計劃》的人,是抱著怎樣的期待呢?捧朋友場?想更了解福隆新街?如果團隊是想透過突出老舊街區的人情味以嘗試推廣「文化旅遊」,這其實又跟社區藝術有何關係?

劇照由民政總署提供

(劇照由民政總署提供)

監製吳子輝曾在一次訪問中提到,社區藝術可讓市民「加強自我身份認同」。某程度上我同意他的說法,但想深一層,其實誰需要社區藝術呢?湊興的觀眾如我,會因為在那短短兩個小時看了演出又逛了一圈,吃蛋卷飲涼茶而在口腹上感覺充實,對居民來說,外人認識了他們的手藝或招牌食物飲料,對他們來說也很重要。但如果沒有持續的關注,僅把某些社區面貌抽取成為作品後就完事,藝術工作者們這樣一進一出,又為社區留下了什麼?如果要把計劃定位為社區藝術,是不是應先從居民的角度出發,思考街坊們需要什麼?

由此,撇開它作為「藝穗節節目」這一點,單從社區藝術計劃的角度出發,社區藝術其實需要刻意引進外面的觀眾嗎?假如這些藝術計劃都真正以居民作本位而開展,讓他們建立認同與歸屬感,甚至可演變出不同的方式,令居民更自發地成為社區文化延續和發展的推手,作為不住在這區的觀眾,位置又在哪裡?

以上的種種疑問,都是從我在參加《福隆新街心度遊》時的疑惑牽扯出來,而找不到答案的:為何我完全不能投入其中?我帶著旅客的眼光,用戲劇、環境舞蹈與導賞的方式,嘗試去更了解這條小街背後的古今故事,卻也自然而然地出現了作為一個遊客的距離感。製作團隊的努力其實相當值得肯定,在不少細節上都頗見心思,包括「褔隆計劃」的牌匾、西菜麵飽工會展場的竹棚,都意圖營造某種復古的情懷。而用展版與影片,讓十位老街坊訴說他們對該區的感情,也很誠懇真摯。只是,當藝術工作者一片熱心想為老區留個記錄又好,想「做D嘢」也好,都需要思考計劃對最大比例的受眾,亦即居民真正想要的嗎?又或者,有沒有更好的方式,讓外來者置身其中時,真正感受到社區的魅力,而非刻意營造一種氛圍?誠然,國內外都有不少從社區出發的藝術作品都成了促進城市經濟發展的旅遊景點,但如果讓居民有多一分參與,相信《福》作為社區藝術的計劃,會有更大的意義。

觀演節目:福隆計劃

演出團體:澳門四維空間、香港演藝學院

場次:20141116日下午4
演出地點:澳門西菜麵包工會(集合)

donation-ad
(劇照由民政總署提供)

(劇照由民政總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