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戰紀念館:尋找澳門的一戰記憶

築城危言 藝文爛鬼樓

文:Alex Lou

網址:https://aamacau.com/?p=10687

時間:2014年08月27日 11:11

image1

在寧靜的加思欄花園上有一座圓柱形建築物,看似堡壘中的小塔樓,屹立在花圃草木間。粉紅的色調在綠意油油的花園中格外顯眼,使它成為這裡的地標。步近塔樓的大門,看到旁邊寫著「大戰將士花園1914 – 1918」(Jardim dos Combatentes da Grande Guerra 1914 – 1918)的葡語。眾所周知,100年前,六個塞爾維亞的青年刺殺奧匈帝國的王儲,結果引發長達四年的第一次世界戰爭。這座名為「歐戰紀念館」的小塔樓,正是紀念這場大戰中英勇的葡國戰士,也因此加思欄花園也有「大戰將士花園」的別稱。

一戰中的葡國遠征軍

1918年初在利斯河防線的葡國遠征軍(圖片來源:http://www.areamilitar.net/HISTbcr.aspx?N=4)

1918年初在利斯河防線的葡國遠征軍(圖片來源:http://www.areamilitar.net/HISTbcr.aspx?N=4

翻查澳門歷史,即使澳門總督嘉路米耶(José Carlos da Maia)在1916年3月10日宣佈葡國加入歐戰,正式向德國宣戰,但這場名義上的「世界大戰」主要在歐洲開打,所以對澳門幾乎沒有受到甚麼影響。然而,為何澳葡政府卻建造紀念館來紀念一戰呢?當時澳門並未被納入徵兵的地區,但一些志願者卻選擇遠赴歐洲,加入葡國遠征軍(Portuguese Expeditionary Corps)參戰。

葡國宣戰後,在歐洲組織一支人數為55,000人的葡國遠征軍,到西方戰線(Western Front)來抵禦德軍入侵。除此之外,葡軍也在非洲的殖民地與德軍戰役。自1917年起,遠征軍與英軍駐守在利斯河(Lys)十八公里的防線上,成功阻擋德軍多次猛烈進攻。

經過一年的駐防後,士氣低落的葡軍等到撤離的消息,並在1918年4月開始撤退。然而,正當遠征軍的第一師離開後,德軍突然發動猛烈的攻勢,以炮火和十萬人的兵力向僅在20,000人的遠征軍第二師進攻,在數小時的交戰後,第二師終於支撐不了,軍隊開始潰敗,幸好前來接替的英軍趕到前線,繼續與德軍交戰。

利斯戰役中被德軍俘虜的葡國士兵,人數約在6,500人。(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利斯戰役中被德軍俘虜的葡國士兵,人數約在6,500人。(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1918年4月9日的「利斯戰役」(Battle of the Lys),對葡軍而言簡直是災難的一天,戰鬥中共有400人陣亡,以及6,500人被俘。雖然英法兩軍成功保衛防線,但英軍事後批評葡軍抵擋不力,甚至指責他們是最無用的同盟軍。然而,當時德軍的攻勢直迫葡軍的指揮中心,很多將士就在那裡被俘或被殺,當中包括能提前逃跑、卻選擇留下來的軍官將士。

戰役過後,元氣大傷的葡國遠征軍,經過重整後繼續參與戰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當天,他們依然在比利士的斯海爾德河(Scheldt)與德軍交戰。

澳門的歐戰紀念

位於舊西洋墳場內的「歐戰將士紀念碑」,上面掛有曾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葡國軍人。

位於舊西洋墳場內的「歐戰將士紀念碑」,上面掛有曾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葡國軍人。

和平後,葡國政府把每年四月九日定為紀念日,紀念利斯戰役犧牲的葡軍,而澳門當局也有相關的紀念活動。在1923及1924年的紀念日當天,各界人士皆在炮台鳴炮之際進行默哀,同時也有檢閱軍隊的儀式。除此之外,參與一戰的葡國將士在1921年自發組織「歐戰將士同盟會」(Liga dos Combatentes),而居澳的歐戰退伍軍人也在1935年成立澳門分會,其中包括著名的葡籍教師喇拿.尼士(Fernando de Lara Reis)。

喇拿.尼士原本是一戰葡國遠征軍的飛行員,但因意外迫使他退役,其後他來到澳門擔任一名教師。今天,在舊西洋墳場內的「歐戰將士紀念碑」上,依然可以看到喇拿.尼士,及其他參與一戰的葡兵名字。這座白色的紀念碑設於1938年,而位於加思欄花園的「歐戰紀念館」,則在1939年由澳葡政府及慈善團體資助下,經過修葺後來呈現今貌,並作為「歐戰將士同盟會」澳門分會會址。

歐戰紀念館大門上的「歐戰將士同盟會」會徽。

歐戰紀念館大門上的「歐戰將士同盟會」會徽。

然而,自喇拿.尼士逝世後,歐戰紀念館被數次易手,曾一度被用作工務局倉庫、鞋店、裁縫店,直到1963年用作三等軍郵局(Estação Postal Militar de 3ª classes)。軍郵局撤銷後,歐戰紀念館成為傷殘人士文娛曁體育總會的會址,但近日筆者再臨紀念館時,這裡已經是「開心樂園協會」的地方,不過大門依然關閉著。現在的歐戰紀念館,有如戰士靜靜地默守在花園裡,「身上」的同盟會會徽提醒當年將士們的血汗與光榮,以及被塵封的一戰記憶。

參考資料:
• 《澳門憲報》(1923年4月7日)。
• 《澳門憲報》(1924年4月5日)。
• 王文達(1999年)。《澳門掌故》。澳門:澳門教育。
• 李鵬翥(2006年)。《澳門古今》(新一版)。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 Garrett, R. J. (2010). “The Defences of Macau: Forts, Ships and Weapons over 450 Years”.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 Nenotavaiconta (March 20, 2012). “Serviço Postal Militar em Macau”. Retrieved from: http://nenotavaiconta.wordpress.com/2012/03/20/servico-postal-militar-em-macau/.
• Botas, J. (March 14, 2013). “Capitão Fernando Lara Reis: 1892-1950”. Retrieved from: http://macauantigo.blogspot.com/2013/03/capitao-fernando-lara-reis-1892-1950.html .
• 林守儒(2013年5月10日)。《加思欄花園雜談》,《澳門日報》。取自:http://mpaper.org/Story.aspx?ID=420374

訂閱每月紙本